“中华”一词的由来(典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22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4:07

“中华”的典故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中华”一词与“华夏”紧密相联,应先搞明白何为“华夏”?何为“华夏民族”?


何为“中华”?为什么近代以来称“中华民族"?


中国人应该研究自己从何而来。华夏,百度百科目前比较准确的,是从有正史《史记》《春秋左传》传世记录以来,后世《左传注疏》中最早对华夏的解释:“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而华夏的文字演变史远不止于此!商周之时的甲骨文或金文中已出现华、夏两字。


夏字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来源于“太阳”崇拜。夏,上“日"下“鸟”。鸟即金乌的形象,大眼大足三羽,金乌即太阳,一部分早期的夏字有典型的金乌三羽特征。所以华夏最早的文明,就是崇拜太阳的文明!而华字最早来源于“扶桑神树”,“草木,为华”,取神树三层三叉之形,上通神间,下通人间,是人神相通的宇宙神树,是太阳神树,宇宙太阳神休息居住之所。华代表的扶桑神树,与夏代表的金乌,一起构成华夏族对太阳的敬祀,是对宇宙太阳神的崇拜与敬畏。华夏族最早就是崇拜太阳的民族,甚至建立了最早的古城,夏朝都城,阳城。华夏族,早期就是崇拜太阳的民族!华,又指阳光,泛指日月光华。华夏族以华为尊,敬祀太阳宇宙,因为世界万物沐浴阳光而生命繁衍。后世,华,因神树而指草木,“草木,为华”,泛指植物,又指植物精华。再后,又以“华”通“花",演变为“花”之意,代表开花的草本植物,又指花朵,花蕾,泛指一切美好事物。至周朝时,“华山”即意为太阳神山,周朝以华山为神山,“华山之周”,华,又指华山。直至春秋战国先秦之时,儒家学说盛行于世,儒家大贤在著作中又改“华"为“华服”之华,取礼仪之邦的文化之意,《左传注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指礼仪、华章,又指华丽,繁华。华,代表有着礼仪之邦的中原诸侯国家,以与“夷”所代表的外番夷族国家相区别。古人云:“太清紫华,飞神度命;太清丹华,飞光保生。太清青华,飞仙炼神;上清素华,飞零炼形;外则荣华,内则精华;境饰妙华,承上启下;上华*,谓之中华。”中华,最早是日月*的光华的意思,后泛指*、团圆、统一、团结的意思。至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七国领土为疆,取“中华”*、统一之意称“中华”大地,以七国百姓为民,称“华夏"民族,以与夷族相区分。西汉时,匈奴统称中华大地上的华夏族汉朝人民为“汉族”。《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秦汉之时“犯我中华,虽远必诛“。至此,中华、华夏的称呼实现大一统,千古流传。中华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华夏来历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犹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就是华夏民族对太阳宇宙和人类生命探索不息的文明。(个人观点以探讨,查阅古文献以分享,企盼考古实据以证明!)


因此,在古代,中华特指中华大地,华夏特指华夏民族。


至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若使游步于中华。”指曹操魏国所在的中原大地。东晋恒温《请还都洛阳疏》:“夫先王经始,玄圣宅心,画为九州,制为九服,贵中区而内诸夏,诚以晷度自中,霜露惟均,冠冕万国,朝宗四海故也。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权幸扬越,蠖屈以待龙伸之会,潜蟠之俟风云之期,盖屯圮所钟,非理胜而然也。”指西晋魏蜀吴三国统一后的中华大地。唐朝长孙无忌《律疏》:“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至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谕中原檄》:“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中华,指华夏民族历来所生存过的大地领土,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国家开疆辟土所打下的江山国土。


而到了近代,中华*以来为什么又将全国人民以"中华民族”称呼呢?当然了,是因为“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指汉民族,而中华*推翻满清王朝后,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三民主义治国,强调全民族平等,所以"中华民族”这一称谓从此产生!而“中华*"就是中华民族建立的国家,简称“*"。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全中国,首次实现了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大团结,因此继承沿续了“中华"这一称谓,“中华民族”,就是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简称“中国”,(古代夏商周开始,就始称“中国”,是泱泱*之国,王权国家,天子之国自居于天地之中,诸夏等诸侯藩国围守在外,四夷等外族国居于中国外围四边偏僻荒野之地。随着民族融合而后中国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与中华大地同等范围,中国即中华)而至此,中华即华夏,华夏即中华,也即中国了。

这,就是“中华”的历史典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5:25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朝已普遍使用。《晋书 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晋书 陈 传》记载陈 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魏书 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把“中华”一词用于*领域,在古代大概功效最明显的要推朱元璋。他在吴元年(1367)十月命徐达等北伐后发布告谕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且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以“中华”对“胡虏”自然是族称,以之对塞外,则是地域。洪武元年(1368)二月又“诏复衣冠如唐制”,当然又属于文化与礼俗等内容了。此外,他特别强调蒙古、色目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他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动员了当时苦于元朝压迫的汉人及各族人民,但并没有渲染民族仇恨;相反,对蒙古、色目以至元朝宗戚、顺帝父子都采取宽容*。这一方面说明了朱元璋的*远见,同时也是汉民族的宽容传统自不是异族的人面兽心所能比肩的。
使“中华”再次成为*口号,当以清末孙中山先生为代表。他在同盟会纲领的“民族主义”中,借用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民族,在古代汉语里,用人、种人、族类、部落、种落等词表示。以民族一词用来表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则是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从日语中引进的,当时用法较为复杂,很多场合下与“种族”混用。直到目前,各家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含义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则是指从古到今所有处在各种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上拥有较稳定族称的民族共同体。在民族一词引进之后,不久也就复合出中华民族一词,最初一般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即汉族。
辛亥*前后,著名的*家章太炎在《中华*解》中解释说:“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这种解释仍未脱离古代传说观念的范畴。然而当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边疆时,边疆各民族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主权,其中著名的如晚清云南保界运动中的云南各民族,以明清两朝行使管辖的实证与英帝侵略者抗争,保卫了祖国的西南边疆;*1904年对英帝入侵者的抗战也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为维护中华民族主权,同仇敌忾,不惜牺牲的精神。又如辛亥*以后,帝俄策动当时外蒙古宗教首领哲布尊丹巴等宣告“”,而1912年10月和1913年10月,哲里木盟10旗王公在长春两次举行东蒙古王公会议,讨论赞助王族共和,拥护*,反对外蒙古“”。1913年初,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又召开了西蒙古王公会议,内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一致决议,“联合东蒙反对库伦”,并通电声明“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这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向世界宣告自己是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的*宣言。
在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漫长过程中,华夏/汉民族起了主导的作用,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或者说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这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7:00

“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泛指中原地区,与中国类似。
《晋书 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晋书 陈 传》记载陈 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魏书 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