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01 03:42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4-01 08:03
qc2.0和qc3.0的区别如下:
1、QC2.0支持5、9、12V固定电压,最高达24W(12V每2A),最大支持电流2A;
2、QC3.0:支持3点6到12V波动电压,最高达36W (12V每3A);
3、QC3.0相较于2.0优势在于充电效率提升百分之38,充电速度提升百分之27,发热降低百分之四十五,大约35分钟将普通手机充电到百分之八十;
4、QC2.0 因为只能在3种固定电压中切换,切换幅度大,会导致手机电池发热。QC 3.0是波动电压,有智能自动调节电压的功能,保护手机电池,避免发热。电量到达百分之90,自动转化成涓流充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1 05:11
高通的qc2.0/qc3.0生态链中分为三类成员,首当其冲的是高通自己,代表性的产品是smb系列输入模块,高通规定凡是输入端需要通过qc2.0/qc3.0认证的产品,如充电宝、手机,都必须要使用其这套充电系统,这是高通获取利润的来源之一;其次是qc2.0/qc3.0的输出识别方案,这部分高通是完全开放的,这也是qc2.0/qc3.0能在短短1年诞生100多款应用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第三个就是高通跟ul合作的认证规范,凡是打上高通qc2.0/qc3.0认证的产品,都需要提交到ul位于台北的实验室测试,这里测试费用是按照单个usb接口来计算的,费用约3000美金,约合人民币16000元。需要注意的是,ul将会在东莞的松山湖建立一个认证实验室,目前已经在筹备,届时*厂商就不用发到台北做测试,方便不少。
与高通qc2.0/qc3.0输出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相比,输入端仅由smb担当,这成为高通qc2.0/qc3.0普及过程中的一个障碍。原因有两点,首先是这套模块设计初衷时给手机用的,由于其独特的bga封装,供应链普遍反映很难加工,完全不适用于移动电源;其次,这套模块的性能并不出众,无法跟上快充的发展步伐,因此很多24w快充的手机上,几乎看不到这套模块的身影。
高通qc2.0/qc3.0生态链产品涵盖了充电器、充电宝、车充等配件,但是却忽视了日常使用中不起眼的数据线。因此,很多用户用了副厂数据线后,出现了损坏手机、不兼容等问题,消费者均归咎到了高通头上,这点高通就显得很无辜。
高通qc2.0/qc3.0的普及,首当其冲离不开手机厂商在前期的大力推动,而后期,更是离不开跨境电商客户的支持,以anker、aukey、ts、cho、ravepowe、闪电狼为代表的厂商,开发了众多极具特色,深受用户喜爱的应用,使得qc2.0/qc3.0的可玩性大大增强。
高通qc2.0/qc3.0除了日常看到的手机快充应用,还延展到了无人机等领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智能设备接入快充平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1 06:29
在QC2.0大获成功的同时,方案本身的缺点也开始暴露出来。首先,在元件工艺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高压差(充电输入电压和手机电池电压的差)带来较高的传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较低的降压效率。由于手机空间的局限,对充电降压带来的发热远比其他领域的充电应用敏感。因此,QC2.0提高充电速度后,提高充电效率,降低手机发热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2015年9月,高通在宣布推出其第三代快速充电技术Quick Charge 3.0。作为快速充电技术的第三代产品,QC 3.0在同类产品中首次采用最佳电压智能协商(IntelligentNegotiation for Optimum Voltage,INOV)算法。INOV是由QualcommTechnologies开发的全新算法,旨在帮助便携设备具备选定所需功率电平的能力,以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功率传输,且最大化效率。具体一点说,QC3.0可以通过手机与充电器的协商,让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以0.2V的台阶升降。配合相应的算法可以实现充电效率的最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1 08:04
高通qc2.0/qc3.0赶上了mircousb退市前最后一波热度,甚至是减缓了microusb退出手机舞台,但是新接口USB-typeC取代Microusb的大趋势不会逆转。虽然在USB-typeC上依旧可以实现QC2.0/3.0充电,甚至比在Microusb上工作的更好,也确实能看到了同时支持qc2.0/qc3.0与type-c的手机。但是特性上更先进,功能更强的USB-PD协议正在崛起。从google nexus转向USB-PD协议可见,以苹果、ms、google、intel为代表的四大天王主导的type-c已经异军突起,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对于用户而言,四分五裂的快充标准已经跟使用体验渐行渐远。而高通与usb-if的博弈,将会让原本已经硝烟四起的行业充满了变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高通也在拉拢usb-if成员为其开发qc3.0+usb pd的多合一识别方案,还在秘密跟usb-if组织商讨未来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