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34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26 03:33
1、银鱼捕捞一般采取拖网捕捞,此方法适用于万亩以上的湖泊和水库等大水域。另外可以利用半球形网灯光透捕。
2、捕银鱼需要合理安排渔获季节,充分利用生物饵料,水域中银鱼的生物饵料——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高峰期通常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
3、因此,捕捞期要避开夏、秋季节,以便充分利用生物饵料。一般在秋末冬初进行捕捞较为合理。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开繁殖期进行捕捞,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11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6 19:08
(一)银鱼捕捞时期
实践证明,银鱼渔业是优质高效渔业。但如何保证银鱼渔业持续高产高效呢?笔者认为,安排合理的捕捞期,科学利用其群资源是极其重要的途径。因为银鱼种群是由一个世代组成的简单群体,所以,合理利用其种群资源,必须做到:
1.种群达最大生物量时捕捞 种群生物量是种群尾数和个体体重的乘积。种群生物量受种群补充量和减少量对比关系变化的影响。补充量大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增加;补充量小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减少;补充量相当于减少量,生物量就呈稳定状态。补充量是由发生量和生长量决定的;减少量是自然死亡和捕捞的结果。所以,种群生物量的变化是发生、生长、死亡3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这3个过程又都与种群本身生物学特性、外界环境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非捕捞死亡的自然死亡率通常变化不大,故发生量和生长量则成为决定种群生物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足够的亲鱼量是丰厚世代发生量的物质保障。所说的足够的亲鱼量,是指能产生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正常生长、发育的下一世代最大发生量的亲鱼数量。这个足够的亲鱼量值,须根据各水体及其渔业的具体情况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科学测试而定。生长量是指体重增长量。银鱼属于性成熟早、世代交替迅速的鱼类,如前所述,银鱼幼鱼阶段生长极为迅速,先是体长快速增长,然后是体重的快速增长,至生长拐点后,体长、体重的增长速度都趋缓慢,性腺开始发育,此时的种群生物量最大,是进行渔业捕捞比较合理的时机。此后,因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增长量逐渐变小,种群生物量会由于自然死亡而越来越小,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太湖大银鱼应在7月龄(10月份)捕捞为宜,春宗群则在5.5月龄(9月份)捕捞为好。
2.合理安排渔获季节,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浮游动物是银鱼的主要饵料资源,其中挠足类、枝角类是幼、成鱼的主要食物。银鱼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将饵料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形成优质的鱼产品,为渔业所利用。因此,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饵料资源,是提高水体生产力和渔业产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调查证明,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体中的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其高峰期通常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所以捕捞生产最好避开夏、秋季节,以便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饵料转化。一般来说,秋末冬初进行渔业捕捞较为合理。
3.捕捞要避开繁殖期 繁殖是银鱼种群发生补充量的过程,如果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势必影响其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从而导致补充群体数量减少和渔业产量降低,因此,不宜在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
综合考虑银鱼繁殖、生长和饵料资源充分利用等因素,把银鱼的捕捞时间安排在9一11月份比较合适,北方可适当提早些,在冰封前捕捞,南方地区可适当延后些,在10一l1月份捕捞均可。
(二)渔具渔法
银鱼渔业的渔具,主要是网渔具类,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银鱼拖网、银鱼围网和小丝网。
1.银鱼拖网
(l)双船对拖网:此网为双翼双囊,用聚乙烯网布按生产需要的大小规格,裁剪后缝制而成。全网分为两部分,各有一翼一囊,分别由两只船装备。作业时连接成一体,两船同时拖拉,见图14。双船对拖网拖速较慢,捕捞银鱼效果较好,渔获物中银鱼约占90%,其他小型鱼虾类占10%左右,太湖80年代l对60吨级的渔船最高日产量为250千克左右,一般日产量为150—200千克。太湖、巢湖等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大多使用此网捕捞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银鱼。
网具:现以60吨级渔船用网为例说明各部分规格和结构:
网衣:由竖杆头、上下片、槽底、囊网4部分组成。竖杆头在囊网的内侧,具有确定网高的作用,网衣*长度为27.77米,两边长为26.2米,宽为3.3米,呈箭头形状。网衣下另是以槽底为界,缝合在槽底和竖杆头上方的为上片,缝在下缘的为下片。各片均呈三角形,其长边长度为58.8米,短边长为26.2米,另一边长为48.7米。槽底网是翼网和囊网的纵长网衣,一端呈尖形,长边长度为60米,两短边为58.8米,宽为2.4米。囊网由3幅网布缝合而成,各片网布均呈切角三角形,长边长度为4.17米,另两边分别为2.49米和1.2米。
纲索:由上下纲、上下缘纲、吊纲、上下帮纲、叉纲、曳纲和绷纲组成。上下纲为三股左捻聚乙烯绳,其直径2厘米,长度为49.5米,上纲无沉子;上下缘纲为三股右捻聚乙烯绳,其直径0.4厘米,长50米,缝合在网衣上;吊纲直径0.25厘米,是用三股左捻聚乙烯绳两条合并而成,长10厘米,一端系在上下纲上,另一端系在缘纲上,上下吊纲各用500条;上下帮纲是用聚乙烯多股散绳将破旧网衣缠绕而成,直径0.25厘米,长35米,分别绑在外侧网的上下缘30米,余下5米作为叉纲;叉纲为青竹蔑条搓绞制成,直径7厘,长90米,一条。绷纲为青竹蔑条搓绞制成直径4厘米,长55米,一端系于曳纲上,另一端系于船尾舷柱上,在作业中起船与网的联系作用。
浮子和属具:分别有浮子、浮标筒、浮桶、*撑杆、纲索连接插销。浮子是用毛竹制成,直径4厘米,长40厘米,两端各有一小孔,用细绳拴在吊纲上,每口网4个。浮标简以毛竹做成,直径5厘米,长40厘米,一端有2个小孔,用长7—8米的细绳将其系在囊网上,作为观察网位和起袋取鱼的标志。浮桶由杉木制成,呈椭圆盆状,长80厘米、宽60厘米、高25厘米,作业时联在网上,用以增强网的浮力。
*撑杆为毛竹制成,直径4.5厘米,起连接两船网具和支撑网上高度的双重作用,长度2.5—3.5米,每船一只。
纲索连接插销,用硬木制成,圆柱形,长20厘米,大头直径6厘米,小头直径5厘米,在叉纲和曳纲连接处作插销用,每船一只。
渔法:现以60吨级渔船为例。首先,选好放网地点,定好拖捕方向。然后,两船一边航行,一边做好放网准备。先将曳纲和叉纲用连接插销连接好,然后将曳纲的另一端绕过主桅根部,系在左右舷使风梁上,用木棒插入,将其暂时固定,另一端系在曳纲的1/2处,待各纲索连好后,将网具依序堆放在放网舷侧的甲板上,同时连接好浮标筒、撑杆等属具。最后将*撑杆纵向堆放在最上面,等待下网。船达放网地点后,主船发出信号,副船即行靠拢,靠拢后副船速将*撑杆递给主船,随即依?即:东北风时向西施,东南风时向北拖,南风时也向北拖。速度保持在每小时2.5公里左右。速度过快网身会起浮,过慢网则吃泥,捕捞效果不好。拖捕1—2小时即可取鱼,主船放出舢舨或快艇,驶至囊网上方浮标筒处,捞起浮标,拉上囊网,解开网底绳,倒出渔获物,然后扎好囊袋口,继续拖捕。取鱼时,不停船,不减速,照常拖捕。调换捕捞地点或结束捕捞生产时,需要起网。起网时,主船发出信号,两船减速慢行,分别放出舢舨或快艇,先将囊袋中的渔获物取净,再解开两*撑杆的系绳,分别将网收入舢舨内,大船随即抛锚定位,拉进曳纲和绷纲,舢舨也回到大船旁,先将叉纲拉上,再一边清洗网具一边将网拉上大船,最后把撑杆拉上,起网结束,两船起锚开航。
双船双拖是银鱼渔业的专用渔具渔法,已有200—300年历史,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它具有如下特点:(1)操作简易,如前方有障碍物时,两船可以相互示意,偏转一个角度改变航向,继续拖捕,不需起网,能充分利用时间,可整天生产。(2)劳动强度低,只需按时放舢板至囊网处取鱼即可。(3)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船级不同,其所用网具的规格大小和所需网布料也不同。
(2)其他拖网:银鱼移驯技术的推广、普及和银鱼产品价格的逐年提高,促进了银鱼渔业的迅速发展。广大渔民为取得更高的效益,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各自水体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渔具渔法,在传统渔业的基础上,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拖网渔具渔法,如双船单网、单船单网、单船双网、单船三网等。尽管渔具规格大小不同,但结构大同小异;然而渔法却各不相同。
(1)网具:这些拖网一般都较小,为无翼(或有翼)单囊,前大后小,网口宽2—20米,网高0.8—4米,网长10—30米,囊网长l一4米,由上下身网、左右侧网和囊网5部分组成,全部由上述聚乙烯网布裁剪缝合而成。
(2)渔法:双船拖单网生产时,先将曳纲在主船上盘好,撑杆、身网、囊网依序放在主船上。到达放网地点后,两船靠拢,主船将一条曳纲交给副船,连接在副船的舷环上,另一条曳纲系在主船的舷柱上,然后主船不动,副船向左前方慢行,主船将囊网、身网依次推入水中,再将网上的撑杆上端连结在上纲上,投入水中,撑杆靠沉子直立于水中,两船按预定航向慢行,网口张开,形成一个扫水面,两船保持一定距离等速前进,银鱼则随着湖(库)水源源不断地进入网内。捕捞较深水层的银鱼时,沉子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大。
起网时,主船发出信号,两船减慢航速,先将网内渔获物取净,然后两船分别收拉曳纲。收完后,将副船网的一端绳头拉到主船上,两人同时在主船上起网,先将撑杆连同撑杆下端的沉子一起收放好,再起身网和囊网,完成起网。此法一般在较大水库的敞水区使用效果较好。
单船单网、单船双网、单船三网拖捕时,船网通常较小。单船单网是将曳纲系在船尾的舷柱上,然后将网缓缓放人船后水中进行捕捞,网和船的距离在15—20米。
单船双网是用竹竿将网具分别撑架在船左右舷之外15米处水中进行捕捞。
单船三网是上述两种渔法的结合。
这些渔法因船网较小,机动灵活,中小型水库使用较多。
2.银鱼围网:
(l)网具:银鱼围网为中小型围网,呈长带形,无囊,长80一150米,高4至10米,由聚乙烯网布缝合而成。上纲加有浮子,用旧网衣包裹的小石子附于下纲作为沉子,或下纲用粗综绳作沉子。
(2)渔法:银鱼围网一般以5—8人操作。作业时将网的一端固定在岸上、网具置于小船上,然后1人摇榴,1人将网具依次投入水中:三面包围湖(库)岸,将银鱼围于其中,接着在岸上两边同时收拉曳纲和上下纲,逐渐缩小包围圈,使银鱼集中在网的*进行捞取。取完银鱼后收起网具,转移捕捞场所。
此渔具、渔法适宜在沿岸平坦或有缓坡的浅水湖(库)区作业,捕捞效果较好,渔获物中90%以上是银鱼。一般网产10—40千克,最高可达80千克。
3.小丝网(挂网)
小丝网属刺鱼网,是定置渔具。作业时将网直立成垣墙状,设置在银鱼分布区,使活动的银鱼刺于网目内或缠绕于网衣中被捕获。此网高1米左右。可以浮在水面,叫浮网;也可沉于水中,叫沉网。
(1)网具结构:小丝网由网衣、上下纲、浮子、沉子4个部分组成。网衣为直径0.1—0.2毫米的尼龙胶丝结成。上下纲和缘纲为3毫米的聚乙烯线两根合并制成。浮于是用泡沫塑料切成的矩形块。沉子用铅片剪成。网目大小一般为0.6—2.5厘米,网长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数十米;通常每一浮子压5目,间隔11目;每一沉子压2目,间隔6目。根据需要可增减浮子或沉子的数量而做成浮网或沉网。
(2)渔法:船达捕捞地点后,1人摇橹驱船向前,1人立于船头手持穿挂丝网上纲的竹竿,随着船的缓慢航行,先将浮标竹放入水中,再依次将网放下,每条网两端以泡沫浮块作为标志。放完一条,继续放第二条,一般每次连续投放25—50条(每条网的上纲,相互连接成一体),全部放完后,放下浮标竹竿,渔船返回。收网取鱼时间依当时资源量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放网后10一12小时收网。收网时,驱船至浮标竹竿处,1人摇橹,1人取回浮标竹竿,提起上纲,一面将上纲穿人竹竿,一面摘取渔获物,然后将全部网衣收取到船上,每条网一串,依次叠放在船上,全部收完后,渔船返回,准备下次放网。
此渔具、渔法具有成本低、劳力少、操作方便、作业灵活、产量较高等优点,广泛使用于湖泊、水库,是捕捞大银鱼的有效渔具、渔法。
除上述渔具、渔法外,小兜网捕捞大银鱼效果也较好,太湖等大中型湖泊使用较多。近两年来,利用银鱼垂直分布昼夜变化和趋光性等特点,夜间使用光诱捕捞渔法也取得较好效果,新安江水库用此渔法,每晚最高产量l网可达5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