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39
1853年3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占领南京城,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并在城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天王府。
眼看太平天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清廷着急了,为了围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他们设立了江南大营、江北大营2个兵团。结果,他们却先后被太平军攻破。后来随着太平天国内部的天京事变发生后,无气大伤,形势很快逆转,1862年,曾国藩在占领安庆后,令其弟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顺流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攻下了南京城,天京保卫战也由此展开。
为了保卫京城,洪秀全急令忠王李秀成回援。李秀成赶紧从苏州前线撤下来,率主力救援天京。
然而,李秀成所率10多万军队在雨花台与清军交战,双方比拼了一个多月,太平军并没有能击败清军。
李秀成只好率军进入天京城,结果他发现城内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在清军的长期围困下已陷入“里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境地。李秀成于是向洪秀全提出一个建议,4个字:让城别走。
结果洪秀全勃然大怒,不但拒绝了他的建议,而且还严厉斥责了李秀成。
几个月后,天京城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李秀成如实奏报:“合城无食,男妇死者甚众,恳求降旨,应何筹谋?”洪秀全当即下旨:“全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洪秀全所说的“甜露”就是野草。
18年5月30日,病入膏肓的洪秀全发布最后一道旨意:“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
三天后,洪秀全死了,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一个半月后,天兵没来,清军来了,他们攻破南京城,太平天国至此覆灭。
相传,洪秀全由盛到衰都是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其祖坟的原因。
传说洪秀全的发迹是祖坟葬得好的缘故——葬到了风水宝地上,其祖坟所葬之地叫“芙蓉嶂”,属大庾山脉。山南麓有三个小山岗凸起,右叫“覆船岗”,左叫“莺蜂窦”,居中的叫“土地坛”。据悉,宋代风水大师赖文俊曾相过此地,留下占诗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洪秀全的祖坟因为正好葬在土地坛上,所以后来“落迫书生”洪秀全发动金田村,掀起了一场动摇清朝根基的太平天国运动后,很快风声水起,势力迅速壮大,占据了半壁江山,一度让清廷惶惶不可终日。
眼看这样下去有亡国的危险,清廷便秘诏花县知县牟崇龄,将洪秀全的祖坟的后脉凿断,以断其风水,称为“断龙脉”。
结果再现神奇一幕,洪家的祖坟的龙脉被断后,洪秀全立马落败下来,最终灭亡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洪秀全的祖坟并未埋在正穴,仅沾了“龙气”,所以最后没能长久。而天京城危在旦夕时,洪秀全之所以不愿走,更多的不是他期待“天父”下凡,而是祖先的保佑吧。如果是这个原因,当真令人唏嘘。
而清军攻入天京,进入天王府后,却找不到洪秀全。对此,曾国藩下令,不管是死是活,掘地三尺也要把洪秀全找出来。
20天后,洪秀全的尸体被找到,不是清军找到的,而是一个姓黄的宫女告发的。这名黄姓宫女自称亲眼看见洪秀全埋在了天王府的大殿下面。
清军带她去指认现场,果然在在天王府内御林苑假山附近一棵桂花树下挖出了一个大坑,并没有看到棺木,而洪秀全的尸体用绣龙黄缎包裹就埋在里面。
清兵于是将洪秀全的尸体刨了出来,正在这时,出现异常一幕,但见天空突然乌云四起,电闪雷鸣,然后就降下了暴雨。有人迷信地认为这是天王显灵。
尽管出现了“天遣”,但曾国藩不管这么多,还是下令“毁尸灭迹”。令清军将洪秀全尸体拖出来后,进行了狠毒的鞭打,鞭完后将尸体焚烧成灰,最后装进大炮里面,一炮轰出去后,灰飞烟灭。
洪秀全死后60多年后,粤系军阀陈济棠听说洪家祖坟地为风水宝地后,重金聘请风水名师堪舆点“龙穴”,将其母迁葬于芙蓉嶂下的洪氏家族墓地,后来陈家果然发迹了,陈济棠后来感叹:这里果真是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