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17
盼(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勾画对小作者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借助思维导图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写的。
3. 通过“盼出门”事例,抓住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方法,学习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的;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入手,理解盼的意思。

所以有个四字成语叫“左顾右盼”,就是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的意思。后来也引申为“期待、期望”。所以在这里,“盼”指的是小作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好,让我们带着期待读一读只有一个字的题目。
(二)理思路,寻找“盼”——写作方法:事例扣中心。
1.师: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作者在盼什么吗?(因为得到了一件新雨衣,所以作者盼着能穿上雨衣。)
SPAN>.你还记得那究竟是一件怎样的雨衣吗?(出示课件:“雨衣上竟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就是这件雨衣,却引出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回忆一下文章围绕“盼”写了哪几件事?(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
4.思索:“仔细揣摩文章中心和三个事例,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写法:善于读书的同学总是能发现文本背后的秘密。写文章要紧扣中心选择事件来写,作者以雨衣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三个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例可不是随随便便取的,只有选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板书:紧扣中心,用心取材)
5.在这一个个期盼中,“我”这个小女孩内心情感又会有怎样的波澜起伏呢?找到“我”心理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三)找心理,感受“盼”——写作方法:心情有起伏。
1.预设一:每天在方向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的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2预设二: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上最美的事呢!
师:天马上就要下雨了,人们行色匆匆。为何“我”却反其道而行——放慢脚步?
“我”的行为让人既好气,又好笑。可不妨碍“我”的坚持,因为这是一件(世界上最美的事)
心境不同,感受也就千差万别。同样是下雨,你觉得好冷,“我”却觉得好美。
3.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
齐读:“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里的描写美不美?为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树在笑实际是人在笑。终于要下雨了,我内心的快乐和兴奋是藏也藏不住啊。看花花传情,看树树在笑。这便是我们第一单元学过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今后的写作中,你也可以将叙事和写景相融。
4. 这么美的画面,可却缺少了一抹什么颜色?
5. 出示“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对于他而言,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穿着雨衣在雨中奔跑时的笑脸)通过人们和小作者的不同反应的对比,我们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穿新雨衣的“盼”。
总结:这些心理活动能更好地刻画人物,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同学们以后在写人或记事的文章中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在和妈妈的高手过招中,还有一处很明显的心理描写。
(四)察言行,触碰“盼”——写作方法:语言不直述,行为指内心。
1.出示:“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我为什么希望妈妈向窗外望一眼呢?(让妈妈知道外面下雨了,我可以穿雨衣出去玩儿。)
这个想法如愿了吗?我的心情如何?
2.三个事例都是围绕“盼”来写,看看哪个事例写得最具体,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盼出门)如何将典型事例写具体,今天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看“我”和妈妈这两位高手是怎样过招的?
3.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文章是如何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烘托人物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