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是如何打断楚国称霸中原之路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5

楚国自从在泓水之战击败宋国之后声威大震,一时间在中原无敌手。楚成王抓住这一有利的战略时机,向黄河流域猛烈扩展。楚国对于中原小国采取亲善和*并用的策略,相继控制了鲁国、郑国、陈国、蔡国、许、曹、卫等。对于从未跟楚国结盟的齐国、晋国、秦国三个大国也区别对待。

对于东方大国齐国,楚成王拥护公子雍并派兵驻守边境监视齐国,并任用齐桓公的七个儿子为楚国大夫来收拢齐国人心。对于晋国则用隆重的礼节接待*到楚国的重耳,为楚国进军中原减少对手,事先联络感情。对于秦国,楚成王派遣重兵守住商密使得秦军东出受阻。

当时的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便卷入内乱漩涡丧失了霸主地位。秦国主要目标在西方对东方诸侯采取观望中立的态度。有实力且有意图与楚国争霸的,只有逐渐强盛的晋国了。

周襄王16年,在外面已经*了19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在秦国帮助下终于回国继位。重耳迅速在晋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和争取盟国的措施,晋国国力开始蒸蒸日上。

重耳当时已经六十多岁,老而弥坚只争朝夕,他采取尊王室、联齐秦、与楚争霸的策略,希望在有生之年当上七国霸主。

不过重耳借鉴了宋襄公争霸的经验教训,通过尊王攘夷以维护周王室的身份,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誉。在平定周襄王内乱的时候,晋文公获得了周王朝赏赐的河南温县、济源等中原地带,为他争霸中原打下了底子。

齐国与鲁国发生战争,鲁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派兵援助鲁国打击齐国,同时派遣一部分兵力打击宋国。泓水之战后宋国以败给蛮夷的楚国为耻,投靠晋国。楚成王准备一举解决宋国这个祸患,防止宋国倒向晋国给自己添麻烦。

晋文公面对宋国被楚国围攻的形势,认为宋国作为中原心脏地带如果落到了楚国的手中,中原争霸的大局将无可挽回。跟随晋文公重耳的先轸献策准备救助宋国,挫败楚国北进中原的锐气。

晋国如果去救援宋国,必然要经过还是楚国盟国的曹国和卫国。狐偃针对这一情况认为:正好利用打击曹国和卫国,来解除楚国对宋国的围攻。晋文公重耳认为这个办法好,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楚国北上作战,还能在*上避免没有报答楚国恩惠就和楚国作战的指责。军事上还能避免劳师远征,遭受楚军和曹卫联军前后夹击的风险。

晋文公迅速将主力军团扩充到接近四万人,相继攻占了曹国和卫国。不过晋文公这个小算盘打的响,楚成王也不是傻子。晋国攻占曹卫,楚国却不为所动,继续加紧攻打宋国。这个时候宋国实在撑不住了,再次派人向晋文公求救。此时的晋文公有点为难,如果不救援宋国,那么宋襄公之前的相待之恩无法报答,必将被其它诸侯耻笑。宋国如果被灭,全局不利。救援吧,晋国一国给楚国这个大国打,胜算不大。

不过这个难题,先轸给出了个主意。他说最好的办法是让宋国去贿赂齐国和秦国劝解楚国退兵。另外我们晋国把曹国和卫国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宋国,来坚定宋国抗击楚国的决心。这个时候齐国和秦国肯定加入调停,甚至会出兵参战。

这个时候楚国见晋国、齐国、秦国结成了联盟,中原形势的发展对于楚国不利,楚成王命令楚国大部分主力先期撤回楚国境内。对于攻击宋国的军队,仍然保持着子玉的军队。楚成王告诫子玉要适可而止,必要的时候要后退不可与晋国交锋。

但是一直打胜仗的子玉认为晋*队不足挂齿,并且听说有人说他指挥*,坚决要和晋国决战。楚成王先期调动大部分兵力回国是怕后方的秦国从武关出兵,但是回国之后发现秦国并没有举动。

楚成王于是增援了六千兵力去增援子玉,并希望他侥幸取胜。晋文公看到楚国*近,立即命令晋国的军队退避三舍。这一退让措施令很多晋国的将士很气愤,不过晋文公解释道这是为了报答楚国之前的恩惠。其实晋文公之所以退去是为了避开楚国的锋芒,把楚国引入预定战场。

楚国很多将领认为晋国突然退兵必有蹊跷,但是子玉却认为这是占领曹卫的好机会。最终公元前632年4月4号在山东省濮县爆发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投入决战的晋*队主力三万人,战场700乘。另外还有秦国、齐国、宋国等盟*队5万人。楚国方面连同陈国、蔡国的军队合计11万人左右。

决战开始晋国左翼的部队用蒙着虎皮的马匹军队冲击楚军右翼的弱军陈国和蔡国的军队。晋国右翼的主力与楚国左军交战,晋国中军主将狐偃率领最精锐的晋君亲军拦腰横击。这个时候楚国的子玉看到左右两个军队都被击败,只好命令中军停止前进往西南方向撤退。

城濮之战晋文公一举定霸,楚国势力*退回原来的桐柏山和大别山以南,中原地区均势形成。楚成王争霸中原一统天下的迷梦自此告吹,楚国错失了这一战略机遇期之后,后面面临的还有老对手秦国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