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4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4:49
从文献整理的角度来说,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整理:
一,物理意义上的整理
即对文献载体的物理属性的维护,修缮,确保纸张或其他截至的物理生命延长,且能保证阅读效果亦暨相关文献信息清晰可辨,尤其是有色印刷的信息能保证不因时光发生大面积的变色,褪色等情况;
二,语文意义上的整理
即对文献载体的语言文字层面进行疏通,转录,重排,乃至添加索引,页码,排序,剔除误字等。这一点需要对汉语及相关语种,以及现代历史文化比较熟稔方能为之,否则很可能发生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
历史上的一砖一瓦,都和文献一样,值得珍视!
三、思想意义上的整理
即从新时代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精神和人民需求出发,对*文献中记录的历史信息进行真伪甄别,深入解析,对其中反映历史规律,反映当时学者认识水平的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的内容予以综合,编排,重新组织,形成综合性的新的文化产品形态,确保*时期优秀的学术文化能得以传承,而对那些有历史局限性或已经和现在的历史需求相去甚远,违背历史规律的内容只能以存档备查的方式予以保存。
这三个方面的整理,其功能不一,其目标不易,具体来说——
物理意义上的整理,目的是修旧如旧,提供可读的版本;语文意义上的整理,目的是准确理解,确保不会发生语文上的误解;思想意义上的整理,目的是刮垢磨光,目的是推动当下文化发展。物理意义上的整理,主要是图书馆*文献整理部门的事务;思想意义上的整理,主要是高校专家学者们的事务;语文意义上的整理,是文化爱好者,文史爱好者们可以从事的基础工作。虽然是基础工作,但意义重大,若基础不牢,则后续的工作地动山摇!
那么如何从事好这个基础的语文意义上的整理呢?
语文,很重要哦
第一,搞清楚*时期排版、标点符号等各方面的惯例
例如,*时期很多文献中标识书名,戏剧名的时候没有《》,如果不熟悉相关剧目,书目,就会把这些名词当成普通名词,容易造成断句错误。建议整理任何一个领域的文献史料时,应该根据资料涉及的人物的特性,了解其生平撰著或相关作品标题,确保不发生《》漏标的情况;又如当时的引号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而是竖版文字中的那种弄法。如果不加变通,最后的文字效果是不伦不类的。
不同时代文献的排版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值得注意
第二,搞清楚*时期语文表达的一些特殊语言文化习惯
例如,*时期的标点符号可能和现在相比,规范性不够,所以需要根据上下文适当调整。如当时有的记者写新闻有一逗到底的情况。整理者可以适当作些调整,以便符合现在阅读者的水平和习惯;另外,在*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势力冲突,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各方面也许互称匪帮,甚至会有*之类的污蔑性称号,发现这种情况,整理者可以保存原貌照录,但必须在文末或当页脚注写清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并表明自己的*立场。
第三,对不认识的文字或不清晰的文字应截图为据
不可否认,由于*建立迄今已近百年,部分文献已退出流通领域,发生文字漶漫不清的情况比较常见,若整理者发现某版本某字符不清晰的时候可以截图并做好文献位置标记,并通过网络资源找到同期的其他版本或该文章的其他版本进行比对,确保毫无疑问再把这个字符落实清楚。若不这样比对,可能会疑问越增越多,就达不到整理的预期目的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6:07
看不懂,一是,没有接触过,二是,我们也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不能更加深入的去体会其中的感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7:41
不太能看懂。因为虽然*时期用的是白话,但在写文章的时候还是用的文言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9:33
我觉得我是能够看懂的,当时的书都是比较有文化气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