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4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7:36
1、抓清淤除野。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3、抓调节水质。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养成中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4、抓合理投饵。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5、抓防止浮头。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水质监测,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说明水中缺氧,是虾浮头的前兆。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6、抓虾贝、鱼混养。坚持对虾与贝类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增加虾池效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8:5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来回答您的问题!1、池塘要求:池塘的深度一般约为1.8m,周围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并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以及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2、大棚构架:用竹木框架按照“人”字型搭建大棚并覆盖透光性良好的薄膜,薄膜厚度以0.6-0.8mm为宜。3、灭菌:放养前进行灭菌处理,放养后合理投喂饵料,水质较差时应及时调整。
①在放养前,先将装有虾苗的袋子放在池塘中15分钟左右,使袋中的虾苗适应池塘的水温和基本环境。待其适应后,再拆袋分批投放到池塘中,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避免对虾发生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的情况。②放养虾苗的数量需与池塘面积大小相匹配,一般可在池塘中放置固定的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中放养固定数量的虾苗,避免虾苗乱游动,有效的控制虾苗的放养密度。
(1)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合理的投喂饵料,保证所投喂的饲料数量能够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避免投喂过量造成浪费,或者投喂量不足,影响对虾的生长情况。(2)投喂的时间需要满足对虾的进食习惯,避免饵料浪费,降低过量的饵料对池塘水质的影响。
(1)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水质,一般可通过固定频次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池塘中的水质变化情况,随后便可通过减少饵料投放等措施,有效的调节池塘水质。(2)根据季节及时调节水温,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水温,避免水温忽高忽低影响对虾的生长。
1)根据水中具体的溶氧含量,及时将溶氧含量调整当合适的位置。(2)一般可通过池内的氧气泵,往池塘水中注入氧气并通过溶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水中的溶氧含量是否达标,当溶氧含量达到标准后,便可停止供氧。(3)注意:在不同的季节,水中的溶氧含量各有不同,因此需要灵活调整溶氧量。
1)通常大棚池塘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在池内会淤积大量的淤泥和细菌,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淤泥和细菌,不仅会导致池塘水质恶化,还会爆发病害。因此需要及时清淤清塘,提高水质质量,降低病害发生几率。(2)可使用网格饲养,能有效的隔离病毒,避免对虾之间相互传染,减少病害的发生面积。(3)根据虾苗的生长情况,确定感染病害的种类,并对症下药,提高防治虾苗病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