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7:13
解1:“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老子为他心目中的理想臣民设计的标准,“按现代汉语讲,就是臣民应当脑子里空空荡荡,肚子里满满实实,没有什么志向,身子骨却要结实。”这样的臣民,“会把‘虚心实腹’的生活视为天理”,对现实永无不满,社会也就太平了。解2:“老子讲的虚其心,是指率性虚淡,随遇而安”,“内心虚旷无垠”,“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谓“实”,“是一种精神得到满足后的慰藉与愉悦”。只要“使空灵高远、纯净如水的心境腾出足够的空间,去接受和容纳更多有益的东西,这也就是使‘腹’实起来了。” 综上所诉:见仁见智。哪个更近原意些?查《老子》原文是这样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原来老子讲的是“圣人”的治民之术,所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云云,都是为了“使民无知无欲”,让人们以“无为”的态度去处世,无所欲也无所争,天下就“无不治”了。可见,老子“虚心实腹”之论,似乎并无字面上理解的虚心好学之类的意思,而是一种“使民无知无欲”、脑子空虚的愚民之术。虽然他提倡的“无欲”并不含食欲,主张“实其腹”而让人吃饱肚子也合于“唯物”论,但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对于正为实现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当代中国人来说,显然没什么积极意义。 眼下不少人因反感物欲横流、官欲膨胀和道德滑坡的怪现状,而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向往清心寡欲的境界,这是不难理解的。但向往可以,真要做到“心净如水”却不易。鲁迅在谈到陶渊明时曾指出,陶历来被称为超脱尘世的“田园诗人 ”和“隐士”,其实他既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式的“猛志固常在”的一面。“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于朝政还是留心”,并不“浑身‘静穆’”,“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因为他作为乡间财主,有奴子,也有些生财之道,要不然,他老人家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早已在东篱旁边饿死了,哪里还能“悠然见南山”!看来,人生作为一个过程,尽管人各有志、各有活法,但都很难超然、悠然于尘世,也不大可能毫无追求、毫无进取。现在人们反对官欲膨胀、物欲横流,反对寡廉鲜耻的争权夺利,并不意味着要肯定或返回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争的状态。“存天理,灭人欲”的古训讲了多少年,有谁灭了多少“欲”?问题在于“欲”什么、“争”什么、为谁而“争 ”。官迷们争着升官,是一种争;巨商们争着发财,是一种争;道德家们热衷于弘扬古文化传统,是一种争;平民们争取过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争。这是不宜一概而论的。老子所设计的无知无欲、无为无争的人生模式,显然不是现代人的理想境界,更不是*者道德修养的应有取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8:31
,让心里面什么杂念也没有,保持心的宁静的状态,由于虚心和弱志的这种无知无欲的*,人的体魄自然就很强壮了。虚心弱志对人的直接作用就是实腹强骨。
虚心弱志是一种无为的*,实腹强骨是让人民生活富足体魄康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0:06
使人心虚害怕,但是让他吃饱。源自老子《道德经》原句“虚其心,实其腹,唱使人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