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02
人的骨骼结构虽然结构和功能大体都相同,但是却也存在个体差异,遗传、营养、疾病等都可以影响站立时双腿间的间距,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
人的下肢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的作用是支撑上半身的活动,因此下肢骨的构造都比较粗大、坚韧,就是组成骨盆的几块骨头、股骨、胫骨、腓骨以及组成脚掌的趾骨、跖骨、舟骨等,股骨联结在骨盆上,胫骨腓骨和股骨以膝关节相连,胫骨腓骨又和舟骨形成关节和脚上的骨骼相连。总体上来看区别不是很大,但是人与人之间有个体的差异,因为遗传、营养、疾病、习惯等多因素影响。
遗传方面,人的下肢骨有长有短,造*个头有高有矮,而下肢骨关节的构造也使得构成关节的各长骨之间的夹角稍有区别,加上某些遗传性疾病(唐氏等)也会造成骨骼发育的异常,进而造成骨骼之间的夹角不同,使人的腿有的直有的不直。
营养是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发育的关键,骨骼在成长时期的伸长是由于骨骺软骨的骨化作用,营养不足尤其是和细胞*等有关的叶酸不足,会导致发育异常,也会导致下肢肌肉的发育不良,也会造成空隙。
疾病影响骨骼构造在过去比较常见,比如脑垂体病、呆小症(甲状腺激素缺乏)、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佝偻病(缺钙)、骨软骨病等都会导致骨骼生长异常,也造成下肢骨骼间的空隙。
生活习惯方面多是后天的坐姿等影响下肢骨构造,我国古代有裹小脚,最后脚上的骨骼都严重变性,日本流行跪坐,所以“罗圈腿”也比较多,不少日本人都羡慕中国韩国女星的腿直且长。
还有一个较少的因素:外伤。外伤可以导致人体大量失血,这会造成肌肉的萎缩,如果伤及骨骼,骨骼修复时会形成类似于树瘤的骨质膨大,也会造成下肢骨的变性。
影响下肢骨构造的因素还是很多的,一个人成长期间很难保证各方面因素,因此就会使得人的下肢骨有一定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的构造也有相同的,相互之间又会有一定的差异。人体是由总数数十万亿,种类不下数百细胞构成复杂结构,存在差异很正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02
因为每个人的腿型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的腿部粗细不一样,从而导致两腿之间的间隙不一样,所以双腿并立站直,有些人两腿之间连张纸都塞不过去,有的却有一拳之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03
因为每个人的腿型是不一样的,腿型有可能遗传也有可能是后天引起。每个人的腿部粗细不一样,从而导致两腿之间的间隙不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04
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不一样,而且腿型也不一样,后天养成的走路习惯,坐姿站姿都是有差异的,各种因素相结合导致的后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04
那是因为每个人骨骼不同,体格也会不同哦,再加上后天的锻炼,会有很多小差异咯,很正常啦,就和人有胖瘦之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