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42
孟子最早交往诸侯,是从邹国的邹穆公开始的。公元前331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争斗,邹国官吏死了三十三人,邹国百姓却在旁边无动于衷地旁观。邹穆公既怒且惑,便向孟子询问如何处置此事。孟子认为百姓之所以冷漠,是因为官吏们平时对百姓不仁爱所致,因此劝说邹穆公推行仁政。对于孟子的建议,邹穆公倒是确实听进去了,但邹国毕竟太小。并不足以让孟子实现自己的抱负。此后他开始了一系列“传食诸侯”的游历。但是,虽然孟子的游历很受重视,总是能得到各国诸侯重臣的接待礼遇,跟从的学生也一次比一次多,他自己的思想理论也在游历中得以完善成形,但他的治国理念,除了邹穆公滕文公实施过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之外,并没有在哪个国家得到过真正的落实。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孟子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扬与更新,但始终是以仁德之政为中心的,他希望王者施行仁政,效法尧舜禹,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以民为本思想,赞同若君主无道,民众有权力推翻君主的统治。这样的思想,让做帝王的人感觉到难堪。当时的诸侯国间连年征伐不休,兵戈千里。国力强盛的诸侯都急于强国富兵,争夺更大的利益和霸权,孟子却认为为夺地夺城发动战争杀伤人命。是连死刑都不足以赎其罪的行为。可以想象,孟子这样的观点,怎么可能得到诸侯的认可与实施呢?这也就难怪当孟子对齐宣王进言发问时,齐宣王会“顾左右而言他”了。对于这样的问题,只好以装没听见眼睛望向别处说别的话打岔混过去。孟子在各国间游历。得到过厚待,也吃了很多苦头,尤其在经过薛国时,还遇到了危险,甚至于不得不接受薛国国君让孟子一行人携带武器的建议。他也曾经几乎绝粮断顿饿死在半路上。来源: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