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3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00
观音,最早的译名为光世音,唐朝唐太宗时期,定名为“观世音”,并因为避讳唐太宗的名字“李世民”,将“观世音”的世字去掉,成为“观音”. 观音,最早见于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汉译《正法华经》出现的“光世音”,没有“可观全世”的含义,只有“救苦救难”的含义,如下: 《正法华经 卷第十 光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三》全文: 于是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以名之光世音乎.义何所趣耶.佛告无尽意曰.此族姓子.若有众生.遭亿百千垓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得解脱无有众恼.故名光世音.……世世安隐至无极慧.其光世音.神足变化普至道门.所显威神而无穷极.佛说是普门道品.彼时会中八万四千人.至无等伦.寻发无上正真道意. 《法华经》又名《正法华经》《妙法莲华经》,起源很早,但是,是不同历史时期补充完成,其中最早的竺法护译本《正法华经》共10卷27品,鸠摩罗什译本《法华经》7卷28品,其中就存在《光世音普门品》的篇章区别.而无论是哪一种版本,观世音、光世音都出现在*最末一卷.出土文物中的《妙法莲华经》也说明,佛教发源地的尼泊尔系的*年代,反而晚于中亚系,而最早的*文物,就是中亚出土的,是公元5世纪左右.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 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 梵文意译,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又称观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追答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01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13:01
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