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饭桌》主题活动计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5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9:38

一、幼儿园日常工作常规
(一)幼儿日常活动
1.入园、离园:
(1)做好开窗、通风、换气、采光、保持室内卫生、消毒、供水等准备工作。
(2)稳定幼儿情绪,提醒幼儿有礼貌地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告别。
(3)对幼儿进行晨检(摸摸额头、看看眼睛、照照喉咙、查查指甲和口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发烧、传染病或携带不安全的玩具等。
(4)保健医生应清楚掌握需要服药的幼儿和服药时间。
(5)认真履行幼儿交接手续,热情主动、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介绍幼儿在园情况。
(6)离园时提醒幼儿检查自己的衣物,观察幼儿服装穿戴是否整齐,并适时给以整理。
(7)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离园。并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跟随家长离园。幼儿家长亲友来接及时联系家长是否属实。提醒幼儿有礼貌地与老师、小朋友告别。
(8)收拾好活动室,做好幼儿离园的结束工作。如:关好门、窗、水、电等。
2.晨间活动和户外锻炼活动:
(1)活动前为幼儿做好器械的准备和场地的布置,组织安排并分发活动器具,检查各类器具的安全性。活动后师生共同整理器械和场地。
(2)检查幼儿衣服、鞋带等。活动中注意观察并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
(3)教师充分熟悉锻炼活动内容,积极参与幼儿活动,对幼儿锻炼活动进行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并做好个别幼儿辅导工作。并注意调整活动时间及活动量。
(4)有多个班级共同活动时,保教人员要分四角站立观察,保证每个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锻炼,严禁聚集聊天;及时发现并排除不安全因素。
(5)进行必要的观察记录,不断积累幼儿活动资料。
(6)活动结束回教室后教师督促幼儿及时洗手,要求幼儿小口喝开水以补充水分
3.早操:
(1)教师、保育员同时出操。教师负责组织、领操、观察幼儿的情绪及做操情况,保育员负责观察幼儿,关注个别幼儿做操情况,协助教师组织管理。
(2)保教人员着装要整齐、雅观,精神要饱满。
(3)领操动作要有力到位。
4.游戏、区域活动:(游戏包含区域游戏)
(1)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游戏形式多样化,创造性游戏与小组游戏相结合,区域游戏与其他创造性游戏相结合,通过多种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根据主题及幼儿的兴趣,创设丰富多样的区角,准备的游戏材料和玩具要安全无毒、清洁卫生。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布置区域环境,并根据幼儿发展状况,及时撤换、增补、更新活动材料,并保管好撤换的环境材料以备延用,尽可能探究和发掘游戏材料所具有的多方面教育功能,了解、掌握各种材料的多样化玩法,依据主题适时调整活动区域。
(3)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学会解决区域选择中的冲突,帮助幼儿协调各活动区人数,并提出行为要求,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4)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鼓励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但不能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要分阶段、分目标、分层次地开展游戏,提高幼儿游戏活动水平,并做好观察记录。
(5)重视游戏评价,应在游戏过程中或游戏结束后进行评价。幼儿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相结合,客观评价游戏的某个环节或幼儿的某一行为,以促进游戏的深化。
(6)区域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按区域活动的内容分类整理好游戏材料。
(二)幼儿日常生活
1.盥洗:
(1)饭前便后洗手,手脏随时洗。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2)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巾擦汗、用面巾纸擦鼻涕的方法,并将废纸扔入垃圾桶内。
(3)每天午睡起床后给幼儿梳理头发,每周提醒幼儿请父母定时修剪指甲并洗净。
(4)做到幼儿用品(茶杯、点心盆、毛巾等)洗净、消毒并按时更换。
(5)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
(6)逐渐培养幼儿定时大便和大便后用肥皂洗手的习惯,并随时提醒、检查。
(7)教幼儿正确使用卫生纸。
(8)允许小中班幼儿随时入厕,大班幼儿除上课时间外随时入厕。饭前、外出、集体活动及入睡前提醒幼儿入厕。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幼儿随时入厕。
2.就餐(点心):
(1)进餐前半后小时让幼儿停止较剧烈的或情绪过于激烈的活动。
(2)擦净并消毒餐桌,准备餐具,组织指导值日生领取和分发食物。保育员拿餐具时须带手套,分发食物必须戴口罩。
(3)组织洗净手的幼儿入座就餐,创造愉快安静的就餐气氛、环境,使幼儿文明愉快地进餐。(不处理问题,引导幼儿文明进餐。)
(4)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养成幼儿从小不偏食的好习惯。
(5)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帮助,并逐渐培养这些幼儿进餐,不依赖老师喂。
(6)准备好温毛巾,督促幼儿餐后擦净嘴和手并漱口。
(7)收拾餐桌,送回餐具,清扫地面。
(8)组织幼儿饭后安静游戏。
3.午睡:
(1)创设宁静、舒适、安全、卫生、通气、光弱的午睡环境,做好防寒避暑工作。寒冷天气睡时适当开窗保持空气流通、睡前睡后通风,夏季幼儿熟睡时,电扇只开弱档、注意空调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别太大(控制在3—8 度以内。一般在26度左右比较合适)。
(2)教会幼儿有序*、穿衣的方法,将脱换下的衣物进行折叠,根据季节变化提醒并帮助幼儿脱去合适的外衣外套,教育幼儿穿着袜子不在地上行走。
(3)幼儿必须盖自己的被子,并相对固定床位,以防疾病的交叉感染。
(4)提醒幼儿按时午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加强巡视,随时关注幼儿的状况,观察幼儿的面色、呼吸,纠正不良睡姿,帮助幼儿盖好被,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5)允许幼儿按需随时大小便,对大小便解在身上的幼儿,保教人员要及时给予擦洗干净并注意心理安慰。
(6)体弱、患病幼儿要重点照顾,避免直接吹风。
(7)中午值班时不吃零食,不午睡,不离岗,不大声讲话。
(8)起床后,指导、帮助幼儿整理被子,避免被子碰到地面。
(9)指导、帮助幼儿整理仪表。
(10)经常为幼儿晒被子、鞋子,按时用紫外线消毒午睡室。并做好消毒记录。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缀脱落纽扣及破洞,做好值班记录。
4、生活习惯:
(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2)每天保证供应充足的温度适中的开水,每天起床后、课间、运动后提醒幼儿饮水,培养幼儿自觉饮水的习惯。
(四)其它工作
1.环境创设:
(1)每学期初根据实际情况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更新。
(2)根据教学主题变化,创设相应的主题墙饰。
(3)根据季节和节日的变换,及时创设与之相应的环境。
(4)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积极体现家长、幼儿的参与性,同时注意废物利用。
(5)环境创设能体现出班级的特色和教育意义。
2.观察记录:
(1)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观察内容选择记录方法,注意个案观察记录和全面观察记录相结合。
(2)观察记录客观、公正,应避免可能有的偏见。
(3)充分观察并完整即时记录事件发生的情景,并及时作相应的反思。
(4)对观察结果记录的描述应客观具体,不带主观评价。
(5)记录的结果应及时整理或反馈给家长,以便于调整计划,生成新课程。
(6)保教人员及时根据观察记录作幼儿个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商量教育对策。
3.家园联系:
(1)能随时以电话方式联系。采用多种方式如电话、手机及网络平台能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2)每半个月定期更换家园联系栏内容。根据需要及时进行小调整。
(3)每月以书面形式如《幼儿成长档案》或《幼儿成长记录册》与家长交流。
(4)每学期采用不同方式对每位幼儿进行家访。(或:通过家长接待日、网上沟通等多种形式,保证一对一和每生家长交流20-30钟。)或:入园前必须普访一次,每学期根据需要有计划重点家访。
(5)每学期召开一次班级小型的家长会。
(6)每学(期)年承担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7)对于上级指令需配合的情况“如预防手足口病”等,及时以《告家长书》的书面形式通知家长配合。
(8)每学年初完成新生和插班生的家访工作,并做好家访记录。
(9)各班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家长委员会,利用休假日开展园外亲子活动。
(10)平时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并做好约访、交流工作记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常规
(一)教学计划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周计划和集体教学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班况及幼儿发展情况分析、学期教学总目标、学期教学工作重点、落实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等。
2.周计划的内容包括:本周主题目标、各领域达成目标、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家长工作重点、区域环境创设、每日活动安排等内容。周计划安排应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将自主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考虑每日活动的多样性,各领域活动的均衡性。
3.集体教学计划应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游戏活动计划要明确游戏目标与过程要求,区域活动和幼儿自选活动还要明确主要观察点与指导点。
(二)教学预案
1.认真钻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教材,根据纲要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掌握各领域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教学原则。
(2)了解教材编排体系、编写意图、知识结构、各年龄班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明确所任年龄班教材的主题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
(3)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做好必要的书头批注。
2.在个人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探讨疑难问题。
3.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找准教学起点和重难点,把握教学容量、梯度和时间分配,科学而全面地制定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三维教学目标,形成有班级特色的预案。
4. 课前准备好相关教具和学具,熟悉所教内容,做到儿歌能熟练背诵,故事能脱稿讲述,歌曲能熟练弹唱,科学实验、操作练习事先做过。
5.教案要及时制定,并略有超前(一般应超前一周左右),要讲究实效,并妥善保存。
(三)教学实施
1.教学准备恰当,运用教具操作规范、熟练,教学具数量充足有层次,能让幼儿在亲身感知、体验中快乐学习。
2.教学环节疏密得当,合理紧凑,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
3.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合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如图片、立体教具、录音机等)组织教学同时,提倡有条件的幼儿园适时适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师提问要适时有效,有助于幼儿的积极思维,提问覆盖率不低于30%。
5.幼儿主体突出,师生互动有效,能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努力调动全体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6.根据幼儿反馈,及时捕捉突发性的教学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7.师幼关系融洽,不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8.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表达正确生动,简明易懂,富有童趣,无教学忌语。教态自然、大方、亲切,情绪饱满、热情。
9.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掌握好集体活动时间,活动中不接听电话,不干私事,不擅自离开岗位。随时注意引导幼儿遵守活动常规,随时关心幼儿的用眼卫生和坐、站、写画的姿势。
(四)教学评价
1. 坚持以“幼儿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后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幼儿参与兴趣是否浓厚、教具准备是否恰当、师生互动是否有效、重难点是否突出等进行反思。
2.以《幼儿成长档案》为抓手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工作。以日常的观察为主要方式,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轶事记录等多种方法,尽可能仔细收集每个幼儿的美术作品、操作卡、调查问卷和记录、照片,幼儿的童稚趣语、自我评价等,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对幼儿进行一次多元智能发展观测评估。
3.幼儿发展评价要以纵向评价为主,应自然地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动态进行。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
4.客观准确地分析评价结果,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禁止不做任何解释或说明,简单地公布评价结果或对幼儿进行排队。
5.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生成新的教育内容,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方法,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
http://www.yhe.com/article/systemarticle_pkId_35_aid_345.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