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傈僳族的“阔时节”是什么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05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4 17:26

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在傈僳语中,“阔”是“年”的意思,“时”是“新”的意思,译成汉语,即“新年节”。每年12月20日是法定的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 1155815.com

过阔时节形式与汉族的春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按照傈僳族的传统习惯,年前要用锥栗树枝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一边扫一边唱,大意思:“扫除一切疾病,荡尽全部患难,扫除痛苦和困难,扫净贫困和饥饿……”祭扫完毕,要在大门前竖一棵青松,并铺上松毛,以示祛病消灾,全家人有如青松四季长青。“阔时节”的第一天,傈僳族人们都要穿上最好的新衣,欢聚一堂,相互祝贺,同时举行传统的民族文娱活动——打拽,进行赛歌赛舞,男女青年怀抱土琵琶、月琴或三弦琴扛着猎,挨家挨户去拜年,他们每到一户,便为主人跳舞、弹琴、吹笛子,吹口弦,表示祝贺,主人则为青年人祝福,恭贺后,主人敬酒并送糯米粑粑和瓜子、松子等食物、节日晚上,村上长辈带领全村人唱“阔时节”歌(这是一部叙事长诗,平时不能唱。)

中华民俗节庆网

节日期间,举行射弩、打陀螺、荡秋千、“上刀山、下火海”,对情歌,“沙滩埋情人“等活动,是傈僳族最隆重的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4:34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族习惯和风俗人情,他们过年的形式内容也各有不同。聚居在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年一度的“阔时节”,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是傈僳族众多节日中最大的一个。

“阔时”是傈僳语的译音,即汉语“岁首”之意。傈僳族是个相信万物皆有灵崇拜自然的民族,节庆的确定以观察自然物候变化来决定,阔时节以前一般选定在每年十二月初五至来年正月初十野桃花开放的季节,前后约一个月,所以这个月又称为“过年月”。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阔时节来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三兄弟鸡血盟誓,行走天涯,隔山隔水不隔心,不忘父母养育恩,不忘祖宗留根情;愿求樱花初开“阔时”至,兄弟落叶归根的凄美动人的传说。因而对于傈僳族人来说,过阔时节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是拜天拜地祈求保佑;二是祭祖祭宗,祈求赐福;三是驱赶天神地鬼;四是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阔时节期间,怒江州地区机关单位学校都会放假,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所有的傈僳人家,也都会在节日前宰猪杀羊,酿制水酒,舂米做籼米粑,祭祀祈福,沐浴洗衣,辞旧迎新。

傈僳族手抓饭,更是阔时节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在傈僳族的风俗里,手抓饭通常只有在过节的时候和款待最尊贵的客人时才会准备。手抓饭是他们为节庆或让客人吃得满意,而搜罗倾尽家里所有食材,烹饪而成的美味大餐。

故而手抓饭是云南怒江傈僳族最具传统风味和地方特色的一种美食 ,也是怒江一道久负盛名的美食名宴。手抓饭食材全部来自怒江大峡谷自然生长或者山民自己种养动植物,绝对纯原生态无污染,这也保证了其味道鲜美风味诱人。

手抓饭是选用当地上好香米和玉米糁等混合在一起煮熟后,盛在洗净的簸箕内,然后在米饭上分别堆码摆放切好的熟腊肉、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火腿肉、油煎土豆、鹌鹑蛋、清煮小瓜、葡萄金桔等食材,再配以干炒辣椒等特色佐料。

手抓饭食材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造型独特,吃法特别,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恨不能马上就饕餮而食。

不过在吃手抓饭之前,必须要先洗手,再围着簸箕而坐,以左手当碗,右手当筷,双手并用,大快朵颐。

丰富的食材,斑斓的色彩,多重的味道,粗狂豪放的吃法,让人享受着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美食盛宴,吃得尽兴而痛快,过瘾快哉。

手抓饭中必不可少的老窝火腿,色泽通润透明,肉肥而不腻,味道咸香适宜。老窝火腿是火腿中的上品,产自泸水老窝镇,是用包谷、绿菜、野菜喂养出的土猪肉制成存放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美。

风味独特的白参竹筒蒸鸡蛋,美味又养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