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3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2:39
孙子不是孙膑,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孙子原名孙武,齐国人。
孙武到齐国之后,齐王让他证明下自己的能力,把后宫的女眷叫来,让孙武训练她们。开始她们不听号令,孙武重申了两遍之后,她们一样嬉笑打闹。孙武将两个期望最宠爱的妃子斩了,结果其他人都认真起来。齐王也很佩服。 这说的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围魏救赵,就是他与魏*师庞涓的一场战斗。庞涓是挑断他脚筋的人。他的著作《孙膑兵法》是在总结孙武的兵法的基础上写成的,后世认为《孙子兵法》是孙膑的,后来出土了《孙膑兵法》,经考察研究,《孙子兵法》系孙武之作。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战略运筹
第一篇《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2:40
孙子: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
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扩展资料:
孙武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他曾率领吴*队大败楚*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阖闾被杀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
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打败楚国,灭亡越国报了杀父之仇。著有兵家圣典《孙子兵法》。
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骨),故称孙膑。
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齐孙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武
百度百科-孙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2:40
不是,孙子指的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和孙膑两个人,孙膑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是孙武写的。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扩展资料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号为《孙子兵法》,共计五千余字。除此之外,孙武还有一些论兵法的著作。不过由于它们游离于十三篇之外,所以后来大多失传了。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2:41
1、孙子指的不是孙膑,而是孙武。
2、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家,尊称兵圣或孙子。
3、孙子并未受到膑刑。
4、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称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5、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6、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扩展资料:
1、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在战争观方面,孙膑认为战争是国家*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
2、孙武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参考资料:
孙膑-百度百科
孙武-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4 12:42
孙子是孙武,并不是指孙膑。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等。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孙武为“沪渎侯”。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武。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