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8:28
家庭是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地方,学习什么是亲密的情感,什么是自我的感受以及如何表达;但是,遗憾的是,家庭教育又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那些影响早已经深入骨髓。“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基因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一个家庭对孩子人生有什么影响?
父母比较民主的家庭,孩子的性格会比较、大胆、善于交际,有分析自主思考的能力。
父母比较严厉的,经常打骂孩子,会使得孩子的性格倾向于顽固、冷酷无情、倔强,还会在一些事情上极具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任性,缺乏性,情绪不稳定、易于骄傲的孩子。
父母的保护过度,则使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
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不统一,长此以往会使得孩子的警惕性变高,易养成孩子的两面性,变得投机取巧易说慌。
父母支配教养出来的孩子,这样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变得很顺从、对父母过于依赖、缺乏自主性。
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温柔的世界,美丽的星空,善良的人群,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胸怀忍受各种无趣的生活。优秀孩子的特点: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成绩好,名列前茅、善解人意,懂得包容他人、爱运动,有健康体魄、有很多的朋友,且友谊深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9:46
一、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
对于还没有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1)严厉管教论。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传统观念。
其实,长期处在父母高压*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论。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概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3、家庭情感沟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的沟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
(1)指责埋怨型沟通。指责埋怨型沟通使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甚至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逆反、攻击性强。
(2)迁就讨好型沟通。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些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
(3)唠叨罗嗦型沟通。唠叨罗嗦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反而会造成孩子出现逆反和抵触的心理。
二、改善家庭环境的途径,创设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1、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2、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这种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3、注重亲子沟通态度与行为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4、建立父母--子女互相学习的家庭环境。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生活充满热爱,个性品质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积极热情,观念信仰正确得体,风俗习惯有趣活跃,便会使孩子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1:21
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影响孩子的性格
作为童年时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行为养成。而家庭氛围是否融洽,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也同时会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里有一个“踢猫效应”。
当一个人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坏情绪有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至最底层,最弱小的那个,会成为无处发泄的受害者。
影响孩子的交际能力
家庭作为孩子们面对的第一个社群,最初的社交技巧基本都是从父母家人的言行中学习的,所以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们的言行。
影响自我认知
家庭的不和谐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不被重视、没有价值的,不利于孩子发展的自我,长大后容易自卑,没有自信。
过早成熟
还有一种家庭,父母无法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孩子便成了调解员。由于过早地承担了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却无法自己排解相应的情绪。一旦超过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范围,他们就极有可能会在抑郁和狂躁两种情绪之间持续摇摆。
来自父母的压力、不信任、贬低,这些在青少年抑郁症中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作为父母,面对抑郁症的低龄化,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学会鼓励孩子,一味贬低不可取
前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母亲跟孩子说话总是带着嘲讽的语气。这在亲子交流中是非常不可取的。打压的话语偶尔说一次可能会激励孩子。
但是将其形成一种习惯,只会消磨孩子们的自信心。一直被否定,即使是一个成年人都承受不住,更别说是一个小孩。
相信孩子,承认孩子的优秀,并不是一件难事。适当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会比一直打压更有动力。
了解抑郁症表现,早发现早就医
很多人分不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认为抑郁症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也有的父母不相信自己孩子会得抑郁症,觉得只是在骗自己。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对抑郁症的不了解,导致了很多孩子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
了解抑郁症的具体症状,发现有抑郁倾向的时候及时就医,抑郁症是可以被治疗的。
所有的疗愈,都离不开爱
无论是已经被确诊抑郁症的孩子,还是有倾向的孩子。他们需要的除了医生的治疗和药物的控制,更重要的,他们需要父母的爱。学着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为什么痛苦。
在孩子心里,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永远都是父母,如果我们愿意去了解他们所想,他们慢慢的也会向我们敞开心扉。
如果面对面沟通一时不好实施,留言板、家庭日记等方式都是可取的。
最后,不要让自己的伤痛延续到孩子身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3:12
一个家庭可能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我想从家庭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影响因素: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学家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五类,民主型、溺爱型、忽视型也叫冷漠型、*型以及不一致型。
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简单说有爱有规则,在爱的基础上跟孩子建立规则,孩子更容易遵守,也更容易保持下去。因为他的很多情绪,他的很多需要会被无条件地接纳,但是在规则的前提下,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无条件满足。
溺爱型:给予孩子很多很多的爱,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使得他所有的需要都会变成立即满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没有办法建立任何习惯,因为所有习惯的核心要素都是规则。
譬如说在帮助孩子吃饭的时候,告诉他不准看电视,那溺爱的孩子可能就只要能吃饭,看就看吧。但是根本就没有想孩子看电视的过程中,其实是大大的阻挠了他在吃饭。所以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吃饭就是家长一口一口喂出去的,很大了可能还自己不会吃饭。
冷漠型/*型:家长有规则,但没有爱。就是一种*型的教养方式,只有说家长需要孩子做什么,希望孩子做什么,要求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必须做什么。如果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他就会受到惩罚,父母就会表现的失望或者生气,会认为孩子伤了家长的的心。
这种情况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养成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因为这些习惯是在家长的的威*利诱下养成的,一旦离开,他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在家里边表现特别好,一出去就跟变了人一样。
忽视型:最可怕的教养方式,既没有爱,又没有规则,完全的忽视型。这种完全会让孩子真的没有办法有任何的认知,他们对所有的生活的认知也没有,对所有学习的认知也没有,对所有行为的认知也没有,不知道什么是对或者是错,这是非常可怕的。
不一致型:这种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的规则是这样的,明天的规则是那样的,永远没有办法形成习惯。习惯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一个反复重复的行为动作,而这种行为动作是减少了他的很多认知资源,他直接就可以去做这件事情,就像我们习惯了骑自行车,我们根本就不用考虑怎么上车、蹬车,就可以驾轻就熟。
但是如果他没有养成习惯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8 01:20
家庭环境的好坏,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一、在认知能力上的不良影响。
父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统一,尤其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不统一,有时甚至相对立。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各说各的理,对孩子来说,就不知如何辨别是非、好坏,难免造成孩子的认知歪曲与不和谐,就会形成许多错误观念,其行为必然会偏离正常。进一步还会导致行为的紊乱,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在情绪、情感方面的不良影响。
面对父母的不断争吵与相互指责,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真正情感的体验。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使他们总感到恐惧与烦恼。父母自身情绪的不愉快,父母情绪不稳定,对孩子忽冷忽热、忽严忽宽,也会造成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无安全感。孩子喜欢提出各种问题,而父母心情不好则会缺乏耐心去解答,乃至态度生硬,很不耐烦,使孩子的积极探索得到的却是一种失望的体验,久而久之,不但会使他们的创造性受到挫伤,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会变得自卑自闭,叛逆,易暴易怒,亲情冷漠。有的孩子会发展成仇恨父母。总而言之,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由于认知不和谐,没有建立高尚的动机,也没有积极向上的进取情神,他们的行为往往表现得十分懒散,生活也没有规律。有些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护和关心,在学校不能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会经常打架斗殴、违反纪律。
总之,家庭的和睦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