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与《种树郭橐驼传》的异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4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8:07

  这是一则课堂实录,请仔细慢慢看完就有答案了......

  搭建学生的期待视野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

  课堂也是一个主要通过对话使学生获得知识、修养、能力的场所,而这对话,像阅读一样有师生各自的期待视野,这对话成功与否,则取决于师生能否有相当的视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其实也肩负着帮助学生组建期待视野的责任。

  无庸讳言,本应该最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已经变得不那么可爱,除了应试的重压、让人腻味的肢解、奉若“真理”一般的标准答案、老师的组织课堂能力外,觉得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例如课堂内容的取舍、课堂问题的设计、学生期待视野的培养,依据“当好一台空调”的心得体会,依据“教有特色,一专多能”那首先要“一专”的指导,平时也注意对课堂作些调整,以期能做到“有用”“有趣”,因此,在课堂上作过一些旨在“广一点”“深一点”的尝试,在此过程中也培养学生较高较有深度的期待视野。例如在自读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的课堂上,成败不易判断,记录在此供大家讨论。

  目标:1.读懂(把握主旨)、会翻译。

  2.掌握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名词作动词的词类活用

  3.文章比较(本文与《捕蛇者说》)与文化解读(两种思想来源有别)

  难点:文章思想倾向与两家思想文化

  课时:二

  第一课时:(简案)

  1.幻灯片:文学常识(回顾读过的柳宗元的作品)

  2.学生对照注释逐段翻译:让学生自己划自认为是重点的字词

  3.找出本文“传”的要素:姓名,家乡,特点,职业,

  4.把握主旨:文章的重心与用意

  5.作业:课后练习二、三,

  思考:《捕蛇者说》从主题看属于哪家的思想,《种树郭橐驼传》呢?

  第二课时:

  1. 幻灯片:比较《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的异同点

  文 体:

  构 思:

  主 旨:

  学生甲:文体上一个是“说”,一个是“传”,一个是论说,一个是记叙。

  学生乙:构思上……都是“记言”,一个人的话。

  师:你觉得柳宗元是为了记录这些人和话而记录的吗?

  学生乙:不是,是为了提醒别人——

  师:不错,是在提醒谁,提醒什么?

  学生乙:当官的人,“苛政猛于虎”和顺应百姓的生活规律。

  师:好,“你真是个小聪明”,(开玩笑)这样连主旨都不用再问了。

  幻灯片:比较《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的异同点

  文 体: “说”, “传”

  构 思: 都以事明理

  主 旨:“苛政猛于虎”和“顺其天而致其性”

  2.思考:“苛政猛于虎”是在主张什么?

  学生(不约而同):仁政。

  思考:这是我们古代哪家哪派的思想?

  学生(不约而同):儒家。

  问:关于儒家的思想,你知道哪些?注意言之有据。

  (学生沉默)

  师提醒:“苛政猛于虎”的典故知道吗?有人能说出来吗?

  (学生沉默)

  幻灯片:《礼记·檀公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师:齐读)

  师:老师举了一条,谁能再举一条,向学过的文章里找。

  学生丙: “载舟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师:好,这是《谏太宗十思疏》的句子,作为奖品,老师告诉你这名言的源头——(幻灯片:)

  《荀子·王制篇》: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师:谁还能找出一条?仍然从所学过的文章中找。

  学生丁:《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王道”思想。

  师:能背一段吗?

  学生稍勉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师:了不起,能做到学以致用。谁还能想到一些吗?

  学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

  学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学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

  学生:《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师:很高兴,大家对儒家了解这么多。那转回头看《种树郭橐驼传》,主题属于我们儒家思想吗?先不急回答,齐读第三、四两段,然后回答。

  3.问:哪家思想?

  学生(齐答):道家!

  师(笑着):蒙的吧?谁来简单介绍一下道家思想,证明不是蒙的?

  学生戊:无为。

  师:怎么个“无为”法?能介绍一下吗?先从学过的文章里找找看。

  学生戊:“塞翁失马”的故事,福祸相依,顺其自然。

  学生己:生死是一样的。

  师:有引证没?

  学生己:“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师:厉害,不仅会学以致用,而且还会灵活化用!谁还能想到哪些?

  (学生沉默)

  师:书到用时方恨少吧?那老师给大家补充几则,注意积累。

  幻灯片:n《老子》第七十五章

  n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n〈老子》第五十七章

  n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庄子·内篇·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师:齐读。)

  师:好了,今天我们一起对柳宗元先生两篇文章的思想作了点对比和讨论,下面总结一下。

  4.幻灯片:

  n文体——论说、记传

  n立意——讽谏当政者

  n思路构思——以事传理

  n思想源头——

  《说》:苛政猛于虎也儒家仁政思想

  《传》:顺其天致其性道家无为思想

  5.作业:

  一个课题:道家思想在诗文中的影响

  或:儒家思想在诗文中的影响。

  整个课上下来虽不敢说成功,但内容基本完成,目标基本达到,学生比平时也专心一些热情一些。回顾这节课,感觉学生的参与不参与、发言不发言有两个关节处。一,问题有一定新鲜感和深度。不是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不是讨论文章的修辞艺术,而是讨论文章思想的源头,问题有点出乎意料,而且有点挑战,问题不是三两句话轻易可以打发了的。二,融化提炼已有的知识。从同学的回答来看,问题提出他们已经在思考,但要回答还没那么容易,很可能他会觉得无从说起,那么老师的“从已经学过的读过的文章里找”就给出一条思路——回顾已经学过的文章,尤其是文言文,《论语》《孟子》首先要被想到。说到道家思想时,就想到《老子》《庄子》,但没有学过很多,再就是《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一鳞半爪的印象,这时有必要给点补充。这里其实想强调的就一点——“期待视野”的问题,借助现代文学理论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本来指接受者原有的阅读经验、接受者处的历史环境、接受者原有的*经济地位,此处我们简单点说,在学生一边它指学生的阅读、阅历、趣味及趋向,就是学生在坐到这个课堂上时,他有了什么、想要得到点什么。在老师这一边,也就是老师在走进这课堂时你有了什么、想给学生点什么。而这一点上,老师与学生必须有视野融合(阐释学中概念),二者又足够的交集才能上一节有些质量的课。而这一点上,有了意识,付诸实践时,由此,我们就立足于这两点——广一点、深一点。

  所以本节课上注意了引入的多一点,讨论的话题也大一点深一点,而且并没有空谈,尽力在学生自己已学的已知的基础上做些拓展和加深。

  想法归想法,做的到不到,还要看结果。此处只提出来,供讨论。2004-8-20
  其他请参考:http://www.lm.gov.cn/gb/training/2005-11/11/content_91077.htm

参考资料:http://www.hzhs.net/listnews.asp?NewsID=587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