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5
五代、两宋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历史中的成就空前绝后,不但超越了前代,而且后无来者,且名家辈出,多姿多彩。北方画派以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为代表,荆浩画太行山,李成画齐鲁平原的寒林风光,范宽画关中山水,其画风以险峻雄奇的高山大岭作为画面的主体。江南画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董巨师徒俩实为简笔画的开山鼻祖,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尽管对照后世的写意画,在今天看来已经不算是什么真正的简笔了),以江南风景为主题,其画风不求险峻,但求平淡天真,气氛氤氲。两大画派的笔墨风格虽有明显差异,但都是"远观以取其势",所画内容皆为全景风光,连绵不断。与北方画派不同,董源的山水画多以清淡的笔墨描绘江南明媚秀丽的风光,他的山并不雄奇险俊,山石也不象北方画派的那样钢健裸露,树也不干枯萧索,董源的山水,都是平缓连绵的山峦,或是江村渔舟,溪谷流水,画面烟云缭绕。他不追求雄壮伟大。却注重柔和恬淡的氛围,细节上也刻意的模糊,但是远观的效果却很好(这一点很象西洋的油画),对于光色的把握也别具一格(这可能也是被西人喜欢的原因)。在北宋时代,董巨的江南画派在名声和影响上远不能与荆关的北方画派相提并论。直到北宋后期,由于一些文人的推崇,才被认为"平淡天真,唐代无有,格调之高无与伦比",于是呼一跃成为山水画的最高典范,后来经过"元四家"的发扬光大,加上董其昌的大力提倡,江南画派便取得了绝对的正统地位,甚至有人认为:"画界之有董源和巨然,犹如儒家之有孔子和颜回",干脆把二人比作了儒家万世师表的孔子,颜回,就此,北方画派则日渐衰微,不再为人称道。然而,在北宋的画坛上,还是北方画派居于主宰地位,且大家辈出,影响最大的,前有李成和范宽,后有郭熙和王冼。他们师法前人,但更注重师法自然,李成画齐鲁平原的寒林风光,好用淡墨,所画的枯树寒林,主干挺拔刚劲,枝叶则卷曲下垂,但传世作品稀少,只有"读碑窠石图".范宽画关中山水,李成的画可把近景画的远如千里,范宽的画则把远景画的如在眼前。他的画峰峦纵立,壁立千仞,气象雄伟,此外范宽也非常善画雪景。有西画经验的人都了解画面的反光处理,西人也多垢病中国画没有光影的处理,但是范宽在山石轮廓线内几乎都留了一道白,象反光线的效果,一般的山水画家很少这么做(可参见范的"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和"雪景寒林图")。后人讲,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而范宽则得山之真骨。但是由于纸绢流传的困难,加之不少所谓的传世品实为后人的临仿,所以今人也只能窥得一鳞半爪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6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有景有情,是作者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山水画艺术。有意境是山水画的特色,有着从情感到气格的“境界”的追求。画山水注重“师造化”,要在造境,高在化境,作画和看画共同身临其境,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一是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和大自然合一,达到主客观世界与时共进光景常新的境界,谓之新。二是潜移默化在真境、神境、妙境的高深境界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6
古代的山水都是自然的雕琢,没有人类的干预;
古代没有重工机械,所以没有被大肆破坏;
古代的山水描述,都是来自于文人墨客所述,添加些许修饰,自然是美极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7
无污染,无破坏,纯天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7
现在的山水也很美啊。漓江,长江,珠穆朗玛峰,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