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有什么习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3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34

  在世界上所有暖热的地区,特别是沙漠,都能发现蝎子。蝎子白天常躲在岩石或木头下。那些爬进房子里的蝎子则躲在地毯下、 床上或是鞋子里,所以很危险。某些种类的蝎子。尤其是20厘米长的非洲蝎子,它们的毒刺可以致人于死地。

  蝎子通常用它的两只大而有力的钳子来捕食,食物绝大部分是蜘蛛和昆虫。只有当猎物挣扎时,它才会使用毒刺。

  蝎子是独居的,而且相互间好斗。因此要交配成功,在雄蝎接近雌蝎子里就要格外小心。

  蝎子的毒刺有腹部末端,即身体的最后一节。人被大蝎子蜇后会倒下,大量流汗,感到恶心,然后口吐白沫,甚至可能死亡。

  在几个星期里,蝎子会生育多次,每次产下1---2只幼蝎。起初,这些刚成形的小蝎子会骑在妈妈的背上。7天后,它们就长到可以生活了。

  某些种类的蝎子就像草蜢一样,靠自身两部分之间的磨擦来“唱歌” 。但是与草蜢唱歌不同的是,蝎子的歌声不是用来吸引异性,而是警告侵者:蝎子可是有着危险的毒刺的。

  A、蝎子的外部形态: 蝎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蝎科的种类,身体一般可分为3部分,即头*、前腹部和后腹部。头*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分节,呈尾状,又称为尾部。整个身体极似琵琶状,全身全表面为高度几丁质化的硬皮。也有的把蝎体直接分为躯干部和尾部2部分。具体形态可见图片。 B、蝎子的生长概况: 一般情况蝎子在野外生活,从仔蝎到成蝎约需1000天(4年时间);而在一南方和温室饲养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 一、蝎子在野外生长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充期、休眠期和复苏期。 1、生长期:从清明到白露(约150-160天),这是蝎子全年中营养生长和繁殖生长最佳时期。 2、填充期:从秋分到霜降(大约40~50天),蝎子积极贮备营养,做好入蛰前的准备。 3、休眠期:从立冬到雨水(约120~130天),蝎子的生长发育完全停顿,处于休眠蜷伏、完全不吃不喝的状态。 4、复苏期:从农历的惊蛰到清明(大约30~50天),处于休眠状态的蝎子逐渐开始苏醒出蛰活动。 二、温室(南方)饲养蝎子,则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在食物丰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经8~10个月,仔蝎便可长为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可以繁殖2次,从而基本上改变了蝎子的生长时间和繁殖周期。 C、蝎子的生命周期: 蝎子的一般寿命大约8年左右,而繁殖产仔期约有5年左右。按生长发育阶段为分为1-7龄蝎、孕产蝎。其中1-7龄蝎的年龄不是按年度计算,而是按*次数计算。在温室条件下仔蝎的4天左右可长到1~2龄;50天左右可长到2~3龄, 105天左右可长到3~4龄;160天左右可长到4~5龄;215天左右可长到5~6龄大约; 280天左右可长到6~7龄。 D、蝎子生理习性: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条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同来活动。 3、蝎了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E、蝎子的饮食习性: 蝎子属于肉食性动物,以各种节肢动物为食,如各种昆虫、陆生软体动物等,尤其喜食柔软、多汁含蛋白质丰富的小动物。喜食各种蜘蛛、蜈蚣、蝗虫的若虫、蟋蟀、地鳖虫、蛞蝓、黄粉虫、米蛾和玉米螟的幼虫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粉虫是较理想的蝎子饵料。新鲜的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肉、蛙肉等蝎子也爱吃,但不吃熟食。在物缺乏、缺水、干燥或密度过大所致,蝎子之间相互残杀现象。 F、蝎子的繁殖习性: 蝎子为雌雄异体动物,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5~6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在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约在8月份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一次发情后,必须立即捉放公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一般为3:1,即"3雌1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34


熟悉其生活规律

养蝎本身就非易事,如果不了解蝎子的习性有哪些更是会给养蝎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在饲养之前应当对其习性做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日后饲养。

蝎子的生活习性就是蝎子的生活规律,也是人工养蝎的理论基础。只有掌握蝎子的生活规律,才能更好的养蝎。在网络上和书本上也有很多介绍蝎子的生活习性的知识,很多养蝎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蝎子的生活习性,不能依照蝎子本身的生活习性为蝎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生活条件。

人工养蝎是一项细心加耐心的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多留心、多观察、多记录、多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每天定时观察蝎子的活动情况(在不影响蝎子的情况下),记录蝎子的捕食、饮水、蜕皮、产仔、病变、虫害及温度、湿度、死亡等详细情况。定时定量投放饲料;调节温湿度;经常清除死虫;保持饮水的清洁;对伤、弱、病蝎做到及时处理。总之,人工养蝎是一个很有技术性的特种养殖项目,了解并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是养好蝎的首要要条件。

因为蝎子属于变温动物,其自身的温度来源于环境温度,所以蝎子在一年四季中会随季节的气温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四种生活方式。

1.复苏期(从农历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

惊蛰以后,气温回升,蛰伏的蝎子陆续复苏出蛰活动。由于早春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蝎子的活动时间不长,活动范围也不大,除了白天外界气温转高时出穴活动外,夜间很少出窝活动。这个时期,蝎子的消化能力很差,凭借书肺孔吸收大气或土壤中少量的水分,利用体内贮积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2.成长期(农历的4月中旬至9月上旬)

清明以后,气温逐渐变暖,蝎子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不断增大,消化能力也随气温升高而不断增强,蝎子的生长发育和交配产仔大都在这个时期进行。每年的6月底至8月底气温较高,蝎子活动最活跃,生命力也最旺盛,这是蝎子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也是蝎子交配产仔的最佳时期。

3.填充期(农历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秋分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蝎子食量大增,进入捕食高峰期,蝎子尽量吃饱肚子,把获得的营养贮存起来,以便供给休眠和复苏消耗。这个时期,雌蝎刚产过不久,体瘦身弱,应做好育肥复壮工作。

4.休眠期(10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下旬)

秋末冬初,蝎子停止采食,开始休眠,这个时期。蝎子的生长发育完全停止,处于蜷伏休眠状态。冬眠时,蝎子不食不动,体内活动微弱,新陈代谢处于很低的水平。

野外常温下,蝎子从仔蝎到成蝎需要3年的时间,蝎子的繁殖期4-5年,寿命7-8年。每年产一胎,产仔时间一般在7-8月份。恒温养殖的蝎子,受精卵在卵巢中发育成熟大约需70-80天,成熟的卵再经过40天左右的胚胎发育期,继而以仔蝎形态分娩,母蝎一般每年繁殖两胎,繁殖3年后将被淘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1:35

蝎子的基本习性常识

_

A、蝎子的外部形态: 蝎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蝎科的种类,身体一般可分为3部分,即头*、前腹部和后腹部。头*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分节,呈尾状,又称为尾部。整个身体极似琵琶状,全身全表面为高度几丁质化的硬皮。也有的把蝎体直接分为躯干部和尾部2部分。具体形态可见图片。 B、蝎子的生长概况: 一般情况蝎子在野外生活,从仔蝎到成蝎约需1000天(4年时间);而在一南方和温室饲养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 一、蝎子在野外生长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填充期、休眠期和复苏期。 1、生长期:从清明到白露(约150-160天),这是蝎子全年中营养生长和繁殖生长最佳时期。 2、填充期:从秋分到霜降(大约40~50天),蝎子积极贮备营养,做好入蛰前的准备。 3、休眠期:从立冬到雨水(约120~130天),蝎子的生长发育完全停顿,处于休眠蜷伏、完全不吃不喝的状态。 4、复苏期:从农历的惊蛰到清明(大约30~50天),处于休眠状态的蝎子逐渐开始苏醒出蛰活动。 二、温室(南方)饲养蝎子,则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在食物丰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经8~10个月,仔蝎便可长为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可以繁殖2次,从而基本上改变了蝎子的生长时间和繁殖周期。 C、蝎子的生命周期: 蝎子的一般寿命大约8年左右,而繁殖产仔期约有5年左右。按生长发育阶段为分为1-7龄蝎、孕产蝎。其中1-7龄蝎的年龄不是按年度计算,而是按*次数计算。在温室条件下仔蝎的4天左右可长到1~2龄;50天左右可长到2~3龄, 105天左右可长到3~4龄;160天左右可长到4~5龄;215天左右可长到5~6龄大约; 280天左右可长到6~7龄。 D、蝎子生理习性: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条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同来活动。 3、蝎了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E、蝎子的饮食习性: 蝎子属于肉食性动物,以各种节肢动物为食,如各种昆虫、陆生软体动物等,尤其喜食柔软、多汁含蛋白质丰富的小动物。喜食各种蜘蛛、蜈蚣、蝗虫的若虫、蟋蟀、地鳖虫、蛞蝓、黄粉虫、米蛾和玉米螟的幼虫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粉虫是较理想的蝎子饵料。新鲜的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肉、蛙肉等蝎子也爱吃,但不吃熟食。在物缺乏、缺水、干燥或密度过大所致,蝎子之间相互残杀现象。 F、蝎子的繁殖习性: 蝎子为雌雄异体动物,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5~6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在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约在8月份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一次发情后,必须立即捉放公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一般为3:1,即"3雌1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