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酱园的姑苏戴玉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2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6:51


济宁背依水泊梁山,前俯微山湖;地连河南、安徽、江苏,水牵京津、苏杭。自打京杭大运河穿城开通之后,这里就成了江北著名的水陆码头,商贾云集。加以这里地理环境优美,早就留下了江北小苏州的美称。到了明清、特别是它由散州复升为直隶州之后,更是成了鲁西南*、经济、文化的中心,玉堂酱园的创始人戴阿大发现这里是:济宁州、赛银窝,生意兴隆买卖多;南门口枕着运粮河,交通方便行商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戴阿大便在南门口买下了一方宝地,开起酱菜铺。开店铺讲究字号戴阿大图吉利,按天干地支推算,选中未时(按天干地支解释未时为玉堂),便取名玉堂,又因他原籍苏州,故名姑苏戴玉堂。从此,声震国内外的玉堂酱园便在济宁运河岸边诞生了。
草创的姑苏戴玉堂只有三间门面,几个伙计,除自己加工一点黄酱、酱油、香醋之外,多数酱菜都有是从苏州潘万成进货,这些纯江南风味的小菜虽然色香味都有特色,但却很难适应当地和北方客商的口味,虽经戴阿大和他的伙计们竭尽努力,惨淡经营,仍然每况愈下,加上贪官污吏的勒索,沉重的额外税征,到了1807年就不得不将经营近百年的酱园拍卖。当时,济宁的大药材商冷长连听说之后,马上联合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济宁人孙玉庭以千两白银买下了姑苏戴玉堂。由于戴家卖店不卖字号,故孙冷合营后的字号改变成了姑苏玉堂。冷长连为什么要专找孙玉庭合买姑苏戴玉堂呢?冷长连长期经商,1804年经商到南京时,贻误了商机,本利赔尽,走投无路时,想起了济宁老乡、两江总督(当时驻守南京)。孙玉庭不忘邻里,叙过桑榇之情,就为冷长连解决了困难,使冷长连绝路逢生,东山再起。如今正愁无机会报恩,听说姑苏戴玉堂要拍卖,冷长连从习医中又极通酿造之道,因此,主谋合买了这家酱园。
买下后,冷长连亲自来酱园主事。他潜心研究,反复尝试,吸取戴家的经验及教训,留江南风味之长,取地方风味之优,短短几年,就研制出了几十种集江南风味、地方风味之优的酱菜,使姑苏玉堂名声大震。味压江南
生意旺,靠懂行,这是冷长连经营几十年悟出的一个道理。他选中了贴身的伙计梁圣铭,让他八方学艺,遍求名师,三年学成毅然将总经理的重任交付于他。这位伙计出身的梁圣铭果然有才干,懂经营,具有好胜之心,一上任就在产品的地方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单是为了制作出济宁风味的豆腐乳,他就千方百计学习江南制作方法,仔细研究济宁的口味,并派出其一精明伙计扮成哑巴混进江南某酱园学徒,经两年的苦心才摸到了江南酱菜的精要。
货不全,不卖钱,学到江南风味精要之后,梁圣铭经过几十年努力,终于研制出了既有江南风味,又有济宁特点的什锦、八宝、香干、冬菜、黑、黄酱等小菜及金波,状元红、葡萄绿等露酒,使玉堂的酱菜、酒类成为江南、江北都喜欢的消费品,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汝珍也在《镜花缘》中夸赞金波酒为天下五十五种名酒之一,色泽明澈,醇厚芬芳,天下美酒。玉堂酱菜更是味压江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