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1:35
不能。社会考生只能在户籍地参加高考。要想在外省参加高考,其他条件先不谈,至少要在该省有高中学籍并实际就读,社会考生肯定不满足这一条。
社会考生是与在校考生、在读考生相对的考生群体。一些公开报名的考试,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等。
除了符合条件的在校(在籍)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之外,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可以参与,例如在职职工、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等。这类参考考生称为“社会考生”,包括成考,电教和自考等。
发展:
2001年4月3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改革新举措,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首次允许25周岁以上的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在3个多月以后的2001年高考中,共有16265名大龄考生走进考场,他们占全国报名总数的0.36%,最后有1900多人被录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1:35
不可以的,社会考生都需要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一选拔性考试。 [1]
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试。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3-4]
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5] 。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6] 。
2022年,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2]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 [10] 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1]
1904年,清*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高等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出任*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54]
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54-55]
1981年,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12] 文6理7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普通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报名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普通高考进行制度改革,推出“3+2”考试制度,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思想*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思想*。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13] 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成为高考科目。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使用统一命题的全国统考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14]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周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但同时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教育部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及直辖市增至18个。 [14]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也就是采用“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或直辖市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15]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16]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到上千万。 [6]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2019年6月7日—9日举行,报名人数为1031万人 [8] 。
2020年3月31日,经党*、*同意,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17]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 [18]
2020年7月25日,从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19]
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7]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 [53]
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2022高考全国统考时间,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56]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1:36
不能。社会考生只能在户籍地参加高考。要想在外省参加高考,其他条件先不谈,至少要在该省有高中学籍并实际就读,社会考生肯定不满足这一条。社会考生是与在校考生、在读考生相对的考生群体。一些公开报名的考试,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等。除了符合条件的在校(在籍)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之外,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可以参与,例如在职职工、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等。这类参考考生称为“社会考生”,包括成考,电教和自考等。发展:2001年4月3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改革新举措,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首次允许25周岁以上的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在3个多月以后的2001年高考中,共有16265名大龄考生走进考场,他们占全国报名总数的0.36%,最后有1900多人被录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1:36
不能。社会考生只能在户籍地参加高考。要想在外省参加高考,其他条件先不谈,至少要在该省有高中学籍并实际就读,社会考生肯定不满足这一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1:37
你问:社会考生普通高考可以去外省参加吗?
我们知道:不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叫做异地高考。要异地高考必须符合当地的异地高考*(这个*全国各地不尽相同),你应该去咨询一下这些*。目前,都是在当地就读至少一个学段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执行这个*,社会青年还没有执行。应该也很难执行。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