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春节习俗的扬与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39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6-01 01:16

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习惯上把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也叫春节。春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为春节的习俗做一场演讲,怎样的演讲稿比较合适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22:24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寒风料峭,冬意浓浓。冬至的寒意还没逝去,元旦的钟声就悄然而至~回首2009年——展望2010年我们09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憧憬着2010的新开始.迎着朝阳的光辉,我们再一次凝望冉冉升起的国旗;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又一次来到新的起点,在此我代表高一五班全体同学老师和同学们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

寒风料峭,冬意浓浓。圣诞老人还没来得及把他的长袜收起,我们的耳畔又传来了元旦的脚步声声。迎着朝阳的光辉,我们再一次凝望冉冉升起的国旗;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点。整理刚刚走过的2009年,祈盼2010年的到来。在此,我谨代表高一五班全体同学老师和同学们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

1月1日又称元旦,“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从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着灿烂辉煌的光芒,这个象形字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的斗志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wul6BjNxi4bw01i1tQczg

?pwd=2pqe 提取码: 2pqe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23:42

  春节的扬与弃,具体如下:
  春节是传统风俗的集大成者,诸如填穷坑,送火神,年轻人常常不以为然,长辈们却谨言慎行地遵守着,尽管他们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么就用一句“祖辈们传下来的规矩”来搪塞。
  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春节向长辈们磕头的记忆,毕恭毕敬,拜之再三,长辈的自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荷包里摸出一张毛票,这就是我的压岁钱了。后来,移风易俗,压岁钱水涨船高,磕头的礼节倒是不时兴了。似乎也没有人特别怀念那个时代,这说明传统也是在变的。
  再譬如,过去每年的春节前母亲都要再三嘱咐,莫要莽撞打碎了碗,这是不吉利的。但孩子哪个不是属猴的,常常是顾得了头顾不了尾,手肘一拐,“咣当”一声也是常事。这时,母亲就会捡起一块碗片,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包起来,然后郑重其事地丢到井里去。母亲说这样就可以破解了。但今天,井却如凤毛麟角,很难找到了。今年女儿打碎了一个碗,母亲的变通是三呼“岁岁(碎碎)平安”,取其谐音,似乎这样就可以逢凶化吉了。

  关于传统,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有非常精辟的论断,今天的人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传统是我们认识自己和我们背后那个庞大族群的最好媒介,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的哲学命题。一个人在外打拼多年,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当年我们以为自己是风,其实都是风中的一株草。根在哪里?就在把我们打回原形的传统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的意义上来说是家,从大的意义上来说是国,开枝散叶中的一环,这也就是为什么年龄越大,越会回归传统的原因。隔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弥合,这是我们情感的依托,谁都概莫能外,否则就是无根之萍。我们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和禁忌把它仪式化,就等于把虚变成了实,伸出手来就可以摸到。固然其中有很多的做法以今天的科学视角来看,无根无据。但我们每到此刻乐此不疲地旧话重提,其实就是提醒自己,脚下的根在哪里。
  *时期,曾将春节与元旦合二为一,用意是与国际接轨,但终因水土不服,无疾而终了。这说明春节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至于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是我们无意中在将一些风俗抛诸脑后了。但是我们要明白,风俗只是一件衣裳,春节的内核是团圆、是亲情,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千里万里也要在春节这个节点上回家一聚的原因。所以,对于传统的扬与弃都再正常不过,正是在扬弃中,我们才实现了抵达,距离精神上的那个“中国”更近了。
(来源:QL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