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8:31
这是一把逆天的神剑,不存在于现实里,仅产生于传说中。
首先,时间说得很明确:1974年。
其次,地点是秦兵马俑1号坑的11号过洞处。
实际上,考古学家也真的是在1974年正式发掘秦兵马俑1号坑。
人物:一群考古学家。
事件:这群考古专家发掘在11号过洞处发现了一把青铜剑。这把青铜剑的处境很糟,剑柄陷泥,剑尖被一尊重达 150公斤的陶俑压住。
细节:因为陶俑压得很死,剑身弯曲角度接近了45度。当考古专家们将陶俑搬开,这把又窄又薄、被压弯了2200多年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人物心理:在场的考古专家全惊呆了!
为什么惊呆了呢?
因为,金属表现出的这种弹性物质,在冶炼工业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 “形态记忆合金”。
而形态记忆合金是在1932年才被发现,其首次应用则是在1969年。
按照这则传说,那就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人就已经掌握了“形态记忆合金”制造技术?!
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一个好事人编的“黑科技”段子,并不见于任何现场考古学家的报告和记述。
当然,可能有人入戏太深,以为是考古学家撒谎,私藏了这把逆天神剑。
但是,1994年3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2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次,又陆续出土了18把青铜剑。
这些青铜剑先后分送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上海冶炼厂等单位,进行激光显微光谱、电子探针、X光荧光检测和化学定量分析。
补充一下,青铜兵器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上:硬度、塑性和抗拉强度。
这三方面性能都和含锡量有关。
随着含锡量的增加,其硬度可以不断上升;但其伸长率(塑性性能)在超过3%含锡量后就不断下降,超过22%含锡量后,趋近于0%。抗拉强度则会在18%含锡量时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
所以,含锡量超过20%后,青铜塑性极低,基本上无法形变,抗拉强度也很低,工业上已无实用价值。
本来,对于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其塑性数值较高,可以通过冷锻来提升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太高,硬度高、塑性低,无法采取冷锻技术,只能通过淬火、退火等法进行热处理。
一个非常冷酷的检测结果摆在眼前:这批青铜秦剑的硬度均在200HB以上,可知其并未经过淬火、退火等法对其塑性进行改善。
即:这些青铜秦剑属于不折不扣的硬脆材料,各项性能数值与常见玻璃、陶瓷的数值十分接近,稍不留神掉到地下就会成为碎片。
也由此可知,传说中那把被压了2200年却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神剑纯属好事者捏造的谣言。
秦兵马俑1号、2号坑里这种青铜长剑一折即断,遑论什么“形态记忆合金”技术?
目睹秦剑出土、并亲手捧过秦剑实物的考古专家刘占成先生坦承:从性能上讲秦剑是脆而易断的。
但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何堂坤曾对66件西周-战国时期的刃器进行检测,其中的2件曾经过淬火处理,而由出土的杨家山铁剑证明,我国不但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钢铁兵器,还经过渗碳和退火处理。燕下都出土的大批钢铁兵器也表明,在战国时期,经过淬火处理的钢铁兵器已经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要角色。
也就是说,在战国末期,青铜已经走向了没落。
那么,秦兵马俑1号、2号坑里为什么还会有这种脆得掉渣的青铜长剑呢?
考古学家们认为:既然兵马俑里的陶俑都是精心制成的陪葬品,那么,这些青铜长剑的真实身份就是陪葬品——不求实用,只求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