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4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29 08:13
1、《告别》歌词如下: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线》歌词如下: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歌词如下: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如下: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沙江,毛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歌词如下: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歌词如下: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歌词如下: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dàng)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jì)。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祝捷》歌词如下: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歌词如下: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怒斥张国焘,高歌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10、《大会师》歌词如下: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歌唱伟大的。
1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并已经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典范。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先进性本质;2021年5月4日晚,沪上200多名青年学子在上音歌剧院携手唱响新时代版《长征组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18:44
告别、*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
1、告别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zhòng)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chóng)飞渡,兵临贵阳*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dàng)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jì)。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祝捷
大雪飞,洗征尘。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怒斥张国焘,高歌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10、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歌唱伟大的*党。
背景:
《长征组歌》是*总*部原主任萧华上将在重病期间饱含热泪写下的诗歌,原来叫《长征组诗》。
长征时,萧华18岁,是少共师的政委。萧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中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诗稿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交由战友歌舞团排练。任务下达后,《长征组歌》的排练就在加班加点状态中紧张进行。
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廖汉生亲自挂帅督促,*部主任和参谋长坐镇排练现场。长征亲历者罗瑞卿、杨成武专程给演员们讲长征的故事,要求他们抓紧排练,做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态度。
排练现场有一幅很大的红军长征路线图,红箭头标出了每首歌曲在长征中所对应的具体位置。排练每一首歌,演职员都要学习选读红军回忆录来激发感情。
其间,周恩来总理几次到排练现场为大家加油鼓劲,对排练提出具体意见。《长征组歌》共分为十曲。
周恩来指出:第一曲《告别》,要唱出当时红军离开*苏区时沉重和无奈的心情,而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第六曲,“雪皑皑”一段,“官兵一致同甘苦,*理想高于天”要表现红军战士克服艰难困苦的钢铁意志,要用心去唱。一次,周恩来来到现场,为了不打扰大家,就坐在最后一排观看排练。
排练结束时,同志们发现了周恩来,顿时引起了轰动。周恩来走上台与演员们合影,指着担任指挥的表叔唐江幽默地说:“你的衣服全湿了,你这是十曲大会师了”。
后来战友歌舞团的同志都叫表叔为“大会师”。
经过近3个月的加班排练,1965年7月,战友歌舞团到天津人民礼堂演出,接受词作者萧华的审阅。萧华看完演出,流着热泪对演员们说:“没想到你们把《长征组歌》演绎得这么感人,谢谢你们!”
当年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大获成功,后在天津、上海、南京、太原等地公演,场场爆满。
到中南海演出时,马国光领唱“四渡赤水出奇兵”,唱到“*用兵真如神”时,*鼓掌了,说他唱得潇洒、活泼、幽默、风趣,手势很有神。
唱完,*问表叔唐江,领唱者叫什么名字。表叔说叫马国光。*幽默地说,就是国光苹果嘛!表叔介绍说,马国光还唱过“真是乐死人”。*说,听过听过,唱得也很好。
周恩来对《长征组歌》情有独钟。表叔回忆说,从排练、审查到公演,周恩来观看《长征组歌》不下10次。
1966年6月,周恩来出访东欧,点名《长征组歌》合唱队随同访问。战友歌舞团组织了18名合唱队员随访,除了文艺招待会的正式演出外,好几次周恩来亲自指挥演职人员和使馆同志一同高唱《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一段是周恩来的最爱,常常唱得大家热泪盈眶。
《长征组歌》在首都汇报演出时,周恩来接连三个晚上去看演出,每次看完后,他都同大家谈感受,交换意见。
有一次周恩来对几位作曲者说:“萧华同志的词写得好,你们谱的曲子也好,演唱得更好,尤其是二马一贾(指歌唱家马玉涛、马国光、贾世骏)唱得好,我看可以公演了,再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比如你们虽然冲破了合唱的城墙形式,但如何解决乐墙啊?否则,演奏压合唱,影响了听唱。”周恩来还请演员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唱。
1975年,在*的支持下,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决定复排公演《长征组歌》,并把它拍成电影艺术片搬上银幕。
当时,*建议萧华将部分歌词作变通修改,以利于《长征组歌》复出。萧华根据建议作了两处改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接受任务后,原班人马重新排练。
经过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出色演唱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精心拍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制作成电影,于1976年正式公映,在全国引起强烈共鸣,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
《长征组歌》 自1965年诞生后经过了多次修改,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并产生了3个相对稳定且广泛流传的版本,即1965年的公演版、1975年的复演版、1992年的舞蹈版。
其中,1975年版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观众最为熟悉,在歌词及最后“大会师”段落的处理等,与1965年公演版相比有较多改变。
而1992年版,在将歌词全部回归到最初的同时,增加了乐队编制、合唱人数与篇幅以及舞蹈元素。
《长征组歌》 不仅仅是一部大合唱,它的演出形式,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演唱过程中,合唱团员身着军装,根据歌词内容在台上变幻队形,年代感十足。
在这半个世纪的50多个春秋里,《长征组歌》已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50年间,这部受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家的亲切关怀、倾注和凝聚了几代艺术家心血的作品,以她那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50年来,《长征组歌》在国内外巡演总场已达1000多场,观众多达数百万人次,堪称中国音乐史和中国演出史上的一个奇迹,被称为20世纪华人音乐的经典。
《长征组歌》是永恒的情结,是不懈的追求,是崇高的信仰,是融入生命的歌。它刻骨铭心,深入骨髓!
《长征组歌》唱响50年了,红军长征胜利走进80周年。永远高唱《长征组歌》,就是要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用长征精神激励前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20:02
分别是:
《告别》、《*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
《长征组歌》在创作、排练、演出过程中,得到了周恩来、*、贺龙、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和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是倾注了领导、专家、群众心血的优秀艺术作品。
《长征组歌》于1966年奉周总理指示,列为他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赴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随访艺术团的重要剧目,尔后曾多次复排演出,并摄制成音乐艺术片,成为北京军区*部战友歌舞团30年来的重点保留节目。
长征组歌诞生记
自问世以来,《长征组歌》就显示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传遍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长征组歌》是在时任*总*部主任的萧华上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患病休养期间创作的《长征组诗》基础上谱曲完成的。
19年9月至11月,重病未愈的萧华,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楼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长征组诗》的创作中。
萧华按照长征的历史进程,从极其复杂的长征历史中选取了12个最具典型性的事件,安排了组诗的整体结构。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琢磨推敲,萧华终于完成了长征组诗的创作。初稿写出后,又经过近10次的反复修改,最终决定以毛*《七律·长征》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这组组诗命题。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首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连续演出30余场,场场爆满,在上海、南京、的演出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长征组歌》诞生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征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