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1:49
古代小孩长到二十岁就要加冠,《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男子长到二十岁时行加冠之礼,同时起别名(字),意味着从此就是大人了,社会与家庭都将按*来要求他。戴冠是*的标志,该戴冠而不戴,是"非礼"的。这在先秦时期看的尤为重要,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齐)景公……被(同披丿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宫门),刖跪(因罪被砍去脚的人,这儿的刖跪指守门人)击其马而返之,曰:'尔非吾君也'。景公惭(指羞愧的意思丿而不朝(上朝)"。刖跪批评景公的理由是他披发未冠。《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可见古人对戴冠的重视程度。
*冠礼
冠跟帽子形制不同,帽子是将头全部罩住,这是汉代以后的事儿。戴冠是指用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复在头顶上,其作用是把头发束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冠圈两旁有丝绳,在颌(下巴)下打结,把冠固定在头顶上。这两根丝绳叫做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颌下,称做緌(Wei),也起装饰作用。例如,《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卫国内乱,子路(孔子学生)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放下武器"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了。因为丝绳断后冠会掉下的,子路为绾绳子而丢了性命,所以孔子感叹说:“君子死必正其衣冠。“
宗庙
既然戴冠对人是如此重要,那么古人的加冠仪式同样隆重。其过程在《礼仪.土冠礼》记载的很祥细:冠礼在宗庙举行,既将加冠的青年的父亲先要用筮(古代占卜方法)决定行礼日期,并用筮占卜请哪一位宾来为青年加冠。确定后把日期通知宾家。到行礼那天,将加冠者立于房中,其父请宾进门,入庙就位。将加冠者出房入庙就位,然后行礼。宾把规定的服饰加于青年,共行三次,称为始加、再加、三加,于是以酒祝青年,青年由西阶下,去拜见其母亲。见母后,回到西阶以东,由宾给他起一个别号(名字的字),礼才算完成。
占卜
加冠行礼也就是戴冠过程,先把束在一起的头发在头顶上盘成髻,用緆(一种二尺二寸宽,六尺长的淄黑色〉帛)把发髻包住,然后加冠(冠套),加上冠后还要用簪左右横穿过冠圈和发髻加以固定,簪也叫笄(ji),女子无冠,但也用笄固定发髻。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指头发短而稀少,插簪就有了困难。
弱冠
古人把刚进入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弱冠",《曲礼上》:“二十曰弱冠”,王勃《滕王阁序》“等终军之弱冠,无路请缨“就是指将要行成年礼的人。一般冠礼是在贵族中间进行,平民百姓的冠却简单的多,叫帻巾。古代男子不戴冠的有四种人,小孩、平民、罪犯和异族人。而未行冠礼的黄毛小子头发任其下垂,称为髫(tiaO),《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髫发一般指童子。平民不戴冠,发髻上复以巾,一直盖到前额,叫帻,应劭《汉官仪》上说:"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可见古代并非人人都要举行加冠礼,实际上行成年礼是王公贵族的专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1:50
古代男子的成年礼是冠礼,是成年人里的一种高级代表形式,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理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带上礼貌,由于要穿戴的服饰有非常多,包括帽子,衣衫,靴子的等分为三道重要程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1:50
古代男子成年礼一般会进行加冠,就是用帽子将头部全部遮住,一般这种仪式会在宗庙进行,同时也会起一个别名,来表示这个男子已经成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1:51
古代男子到20岁就要行加冠礼意味着自己已经*,冠和帽子的形态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一样,也就是用冠圈套在发髻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1:51
古代男子到20岁就要进行加冠 ,*冠礼,宗庙,占卜,弱冠古代男子对成年礼非常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