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53
1.土壤潜育化
(1)土壤潜育化的过程、必要条件和形成阶段
1)土壤潜育化过程从农学上讲是一个由生物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成土过程;从农业地质学讲是一个农业地球化学成土过程。总之是使土壤潜育化而成为潜育化土壤。
2)土壤潜育化的必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分和丰富的有机质。
3)形成过程大致可分四个阶段。首先,有机质易分解部分在淹水条件下厌气分解消耗土壤中大量氧,氧化还原电位剧烈下降形成土壤中的强还原条件,产生有机和无机还原物质及一系列中间产物;其次,中间产物(包括酸类、低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硫化物和酚类化合物等)影响土壤中的铁、锰矿物溶解和活化,也能与铁、锰形成水溶性结合物,生成有机、无机还原物质,如CH4,H2S,H2和NH4等,并使氧化铁、氧化锰等还原形成不同形态的亚铁、亚锰等;其三,铁、锰活化的同时,有SiO2,Al2O3的溶解和迁移,以及有Ca,Mg和K等盐基离子的变化;最后导致粘粒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粘土矿物的蚀变,使土壤质地变差,以至使土壤粘重而降低通透性。
以上四个阶段使土壤成为潜育化土壤,对土壤的改变主要有五点:一是由亚铁、亚锰显示的青灰色而成为潜育化土壤典型的颜色,即所谓“潜育色”;二是一些微量元素被活化增加了可溶态;三是产生了有毒气体和化合物;四是粘粒及盐基离子变化增加了土壤的粘重性,通透性变差;五是改变了土体构型。
(2)潜育化土壤特点及其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对土壤潜育化特征的认识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农学界已有所定论,故对此只引述前人在洞庭湖区的研究资料。
前人对洞庭湖岳阳君山农场、华容新河乡及江汉地区洪湖小港的土壤潜育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关特征指针如表4-17,4-18所列,据湖南农科院的资料,洞庭湖区潜育化稻田产量为7024kg/hm2,潴育性稻田产量达8524~10024kg/hm2。因此潜育化稻田减少17%~30%。
表4-17 潜育化土壤和潴育性(脱潜)土壤的养分
潜育化土壤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一是活性锰和有机质都高于潴育性土壤,只有有效P较低,故从养分构成看,潜育化土壤并不比潴育性土壤差,故其减产的原因不是养分因素,可能主要是土壤质地变劣及有毒还原物质的增加;二是潜育化程度、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活性还原物质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增高。因此潜育化程度与地下水位关系很密切。这一点在地下水位与土体构型的变化中反映得很清楚(图4-4;照片4-8,4-9)。
表4-18 潜育化和潴育性(脱潜)土壤指针特征
图4-4 洞庭湖-江汉地区地下水位与土体构型关系图
A—耕作层;P—犁底层;W—潴育层;G—潜育层(剖面间连虚线为地下水位)
(3)三峡水库启用后土壤潜育化发展趋势
洞庭湖区土壤潜育化是比较严重的。据197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洞庭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有18.18万hm2,占全省潜育化稻田土壤面积的36.8%。其中常德市8万hm2、岳阳市5.28万hm2、益阳市4.9万hm2。1980年代以来,长江委为三峡工程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中蔡述明[4]1997年发表的专著对洞庭湖河网平原区的潜育化土壤,通过19年的Landsat-Tin假象彩色合成像片(比例尺1∶25万),叠加土壤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制作了湿地分布图;然后通过分析,并在典型地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按土壤水分情况和湿地特点,将土壤分为沼泽土、潜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渗育性水稻土,按面积量算得出潜育化水稻土20.94万公顷,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增加了近3万公顷。三峡水库启用前的论证前已述及,认为洞庭湖水位会升高,地下水位也随之升高,故潜育化水稻土将会增加到42.6万公顷。实际上三峡水库启用后,洞庭湖区水位和地下水位在枯水期大幅度降低,这将非常有利于土壤的脱潜育化,因而潜育化土壤将减少。但是由于洞庭湖在三峡水库启用后,处于泥沙淤积速率小于构造沉降速率而向扩大方向演化,又由于洞庭湖已被大堤圈围而无法扩大,只有增大水深或抬高水位,自然也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抬升,这一点又会加剧土壤潜育化程度。
总之,洞庭湖区土壤潜育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的农业地质环境问题,土壤潜育化的发展趋势并非三峡水库启用前所论证的那样启用后会趋重;而是从近期看是处于缓解趋势,但从长远看,也可能趋于严重。因此这是一个需要继续加强研究的重要问题。
照片4-4 2006年1月调弦口,长江水进不了华容河
照片4-5 2005年11月藕池河已断流
照片4-6 2005年12月虎渡河已断流
照片4-7 2005年11月松滋河已断流
照片4-8 安乡潜育化垸田地方水位小于30cm
照片4-9 南县潜育化垸田地下水位小于35cm
2.血吸虫疫区变化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女尸的肝、肠组织切片中发现了外形完整、内容物清晰的血吸虫卵,说明2000多年前的汉代在长沙地区就有了血吸虫病流行[19],而最早发现湖南血吸虫病例是190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报道的常德周家店一位18岁的痢疾病*便中检出有“日本血吸虫”卵[20],自此以后到1920年就不断有人报道常德、益阳、岳阳、华容等地发现血吸虫病患者[21]。以上说明在洞庭湖区很早以前就流行血吸虫病,时至今日,洞庭湖区仍是我国血吸虫最严重的疫区,血吸虫的寄主钉螺分布面积占全国总分布面积的48%[22]。其中岳阳、常德、益阳等三市2000年年底尚未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的县、市、区、场有25个,流行区人口328.66万,病人将近10万,钉螺面积1700余平方公里,可见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之严重,它严重地恶化洞庭湖区的农业地质环境。
血吸虫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它流行的区域即疫区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就有地质环境因素的制约,并且疫区又严重地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角度,研究血吸虫疫区的变化是不能回避的内容,研究是以收集有关血吸虫疫区资料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洞庭湖区地质环境近年来的变化来阐明血吸虫疫区的变化,并将其作为洞庭湖区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内容之一。与血吸虫疫区变化有关的农业地质环境的变化主要有三。
(1)三峡水库运行后枯水期洞庭湖水位大幅度下降扩展了钉螺分布范围
血吸虫必须寄生在钉螺中,有血吸虫寄生的钉螺称之为感染螺。钉螺繁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所产的卵必须有泥皮包果,否则不能成活,故在无法形成泥皮的水下及干燥地面钉螺就无法繁殖而绝灭。因此洞庭湖区的钉螺只能分布在枯水位和洪水位之间的洲滩上,因为它们之间可以形成泥皮有钉螺繁殖生存的条件。按多年统计资料,一般在4月上旬以前被水淹没的洲滩和6月底尚未淹没的洲滩才无钉螺分布。前已述及,三峡水库运行后,4月以前的2月、1月及前一年的12月、11月水位大幅度降低,洲滩不被淹没而有大面积出露,这就给钉螺扩展了生存繁殖的空间,从而扩大了疫区的范围。
(2)三峡水库运行后泥沙淤积量大减,使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芦苇滩向芦杂滩和草滩演化,而扩大血吸虫疫区
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23]按洞庭湖水系上、下游分为四个区,每个区选择两个湖滩调查钉螺和感染螺,1988年调查结果(表4-19)表明芦苇滩无感染螺分布,1998年又进行了调查(表4-20),也表明芦苇滩无感染螺分布,两度调查都只在草滩和芦杂滩有感染螺分布,也就是说草滩和芦杂滩是血吸虫疫区。前已述及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泥沙淤积量大减,只有运行前的(1/8)~(1/5),而构造沉降仍按原速率进行,如此洞庭湖生态系统演替将逆向进行(参见图4-5),亦即芦苇滩将向草滩演化,从而成为有感染螺血吸虫疫区。
表4-19 1988年不同洲滩植被感染螺密度
(3)“4350工程”退田还湖扩大了血吸虫疫区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和湖南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血吸虫病防治办公室对“4350工程”退田还湖的堤垸的钉螺扩散情况进行了调查。
1)206个双退垸(退田又退人)中调查41个,在退前有7个垸有钉螺,退后增加两个有9个垸有钉螺;钉螺面积退前是210.34公顷,退后达1079.74公顷,为退前的5.13倍。
表4-20 洞庭湖区血吸虫与水位高程、植被的关系
2)以澧县濠口、湘阴中山村、汉寿青山垸、华容集成垸4个退田还湖垸与未退田还湖的澧县昔阳村进行对比研究。4个退田还湖垸(废垸)活螺密度为显著增加(P<0.05),未退田还湖垸无明显增加(P>0.05)。
3)益阳资阳区民主垸1999年溃垸,对其中的曾明村和明朗村进行钉螺调查。活螺和阳性螺的密度,曾明村分别上升84.62%和73.17%,明朗村分别上升70.62%和83.74%。
以上资料表明,退田还湖垸和溃退垸由于“钉螺随着附着物顺水漂流而入”使其增大,大大加重了血吸虫疫情。
根据三峡水库运行后枯水期洞庭湖水位降低,泥沙淤积速率小于构造沉降速率而发生湿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以及“4350工程”退田还湖的实施,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将发生变化而趋于严重。
3.对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干扰
(1)生态系统演替的含义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包含着演替和进化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进化是指系统在长时间大尺度上的变化,它是地质气候等外部环境长期变迁影响的异源过程,以及生物群落新物种形成和出现的自源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的演替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它发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由于影响系统的条件的变化,从而使一个生态系统类型被另一个生态系统类型替代。
(2)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演替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演替分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演替。本书主要研究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演替,演替图示于图4-5。由图可知,自然湿地的非生命系统是水体-低位洲滩-中位洲滩-高位洲滩;生命系统则是与之对应的水生植被-草甸植被-森林植被。它们的演替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时主要就决定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构造沉降与泥沙淤积的相对关系;另一个是人为经济建设。
在自然状态下,当构造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时,洞庭湖生态系统进行正向演替,水体为洲滩替代,洲滩不断淤高,由白泥滩而低位洲滩而中位洲滩、高位洲滩;同时其生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之是洞庭湖萎缩向湿地沼泽化演化,这一演化已持续近200年直到三峡水库运行。三峡水库运行后构造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湿地生态系统将进行逆向演替。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生态系统演替,无论是正向,还是逆向,都是一个缓慢逐渐进行的过程,对生命系统而言都能够适应,不会出现生态灾难。
图4-5 洞庭湖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示意图
人为经济建设对生态系统演替的影响主要是指一些足可以改变相当范围自然条件的大型工程,例如三峡水库的建设和启用。三峡水库启用后,如前所述,枯水期洞庭湖水位下降严重,水体萎缩甚至干涸,洲滩裸露,如此就兴起了洲滩造林的热潮,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完全是人为演替。这种演替在短时期内就实现了,生命活动很难适应,如此就会造成生态灾难。
(3)不按自然规律发展杨树种植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人为演替
洞庭湖区发展杨树种植是增加农业收入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但必须遵守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因而对杨树的种植面积要适度。现就洞庭湖湿地杨树种植面积及其带来的影响等几个问题从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角度进行分析。
1)杨树种植面积有三种意见:
一是湖南省林业厅李遨夫高级工程师[24]通过调查和计算可种植杨树的面积是:
平垸行洪垸(巴垸、小垸、大垸)129万亩;不宜种植农作物的耕地200万亩;渠产旁、路旁、住宅旁250万亩;低产芦苇滩70万亩;水位28.5m以上湖洲100万亩;环湖丘岗和宜林荒山80万亩。以上共计830万亩,如果除掉一些意外因素,至少有530万亩可种植杨树。
二是湖南林科院袁正科研究员通过调查研究[25]认为可以种植杨树的面积有:垸内渠、路、村旁及空坪隙地73.95万亩;高位洲滩45.45万亩;蓄洪垸51.3万亩;平垸行洪垸24万亩。以上共计194.7万亩。
三是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提出杨树种植面积共计850万亩。
2)已形成杨树种植热潮。据由湖南省*、湖南省林业厅、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组织中国科学院、湖南有关高校、湖南有关部门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一次环洞庭湖科学考察(笔者参加了此次科考):洞庭湖区杨林栽植之风始自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湖区杨树栽植面积已达85万亩,目前已发展到300万亩,而且还有进一步蔓延和发展之势,如2005年沅江市计划新栽杨树30万亩,常德市则将杨树发展列入全市“五个一百万亩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之内”。杨树栽植在近几年发展之快,与枯水季节洞庭湖缺水、洲滩裸露有直接关系,而此又是三峡水库运行导致的结果,例如2005年2月南洞庭湖草滩以掘土机开沟垒垄栽植杨树(照片4-10,4-11)。
(4)人为演替的后果
1)杨树根系必在地下水位以上,枯水期一过,地下水位升高,根系就会腐烂,故杨树扎根不深(照片4-12,4-13),当其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倒伏,杨树不能成材。例如南洞庭湖的东南湖拐棍洲和东南洲南部,目平湖南部洲滩,东洞庭湖华容新生垸等地,因地势低,地下水位持高不下,胸径达8~14cm 时的杨树林大面积倒伏(照片4-14)。
2)完全是人为地将自然形成的草滩和芦苇滩变为林滩(照片4-15,4-16),这种人为演替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杨树栽植又未必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这正如环洞庭湖科学考察组给湖南*、省*、省*的《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第二条所说:“杨树在湖区的大面积栽植和泛滥,严重破坏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演替,威胁了鱼类、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洲滩湿地植场,成林后将造成湿地植被群落衰退乃至大面积死亡,造成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观,使得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难以预计的潜在病虫害威胁(见照片4-17),对本地物种生存所造成的危害,可能具有毁灭性。同时,林纸产业在洞庭湖周边的扩张也将造成湖区水质污染的加重。因此,严格控制杨树在湖区的蔓延,进行湖泊湿地生产经营的结构性调整,保护和恢复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我们建议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不影响湿地结构、功能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利用。在目前情况下,应认真落实‘三不准’整改措施,即立即禁止在‘保护区核心区、基本农田区和行洪信道’继续栽植杨树,同时还应严厉禁止在中低位滩地栽植杨树,特别是在低位滩地以挖沟排水的方式栽植杨树或芦苇。对于已经栽植的杨树应限期砍掉或清除,以恢复湖泊湿地自然景观面貌”。*省*对建议很重视,周伯华2006年5月9日批示“《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出自一批专家学者环洞庭湖的实地考察,读了很受启发,请泰波同志召集*、林业厅、农业厅、农办、环保局等单位认真研究,采纳建议,制定措施,形成文件,切实提高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4.土地沙化
沙化土地是泥沙淤积时因“急落沙、缓落泥”时所形成,故一般分布在沙道、洪道两侧呈断续的“念珠状”,此外在垸堤溃口附近也有分布。
沙化土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使渍田增多,堵塞航道、血吸虫疫情加重以及土地退化等方面,据调查[26],洞庭湖区每年因沙害导致的损失折合人民币达1.55亿元,其中受沙害村庄有3个,有耕地6.86万公顷(照片4-18)、草地1.88万m2(照片4-19)及公路、水渠遭受沙害。
照片4-10,4-11 南洞庭湖草滩开沟垒垄栽植杨树
照片4-12,4-13 杨树扎根不深
照片4-14 芦苇滩上种植杨树倒伏
照片4-15 草滩人为演替为林滩
照片4-16 草滩人为演替为林滩
照片4-17 杨树虫害
导致沙害的沙源主要是荆江三口分流带来的泥沙。三峡水库运行后,通过三口分流入湖并淤积的泥沙量大减(见表1-5和图1-8),只有运行前的(1/8)~(1/10)。因此对减轻洞庭湖区土地沙化非常有利。但是由于枯水季节地下水位洲滩下降幅度较大,使土地干燥,植被(作物)不易生长甚至不能成活,加之这一时期湖区风大,因而在当风地常常会发生“飞沙走石”,形成流动沙地。总的说来,三峡水库运行后大有利于沙化土地的改善。
5.农业鼠害
东方田鼠(Microius fortius)(照片4-20)是洞庭湖区重要的农业鼠害,一般情况下东方田鼠冬春季(11月~翌年4月)枯水期栖息在湖洲上,此一时期它的繁殖强度大,可以是20d繁殖一胎;春末夏初随着湖水水位上涨,洲滩逐渐淹没,东方田鼠以游泳方式向堤垸迁移,危害农作物(照片4-21),同时可能传播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疫[27]。
东方田鼠对垸田造成的农业鼠害与垸田防洪堤外湖中的洲滩有关。防洪堤外湖中有洲滩的垸田就有东方田鼠迁入垸内危害农田,防洪堤外湖中没有洲滩的垸田就基本没有发现东方田鼠的活动现象。东方田鼠对农田的危害程度与其在洲滩上繁殖的种群数量有关,而繁殖的种群数量又决定于冬春枯水期洲滩连续出露的天数。出露天数越多,东方田鼠的繁殖期就越长,种群数量也就越多,造成的农业鼠害就越严重。
三峡水库运行前邹邵林等对三峡水库运行后东方田鼠的农业鼠害进行过研究[28],他引述有关文献资料:“三峡水库1~6月增加下泄流量,水位上升,洲滩出露天数和出露面积减少,7~9月基本不改变下泄流量,洲滩出露情况不变;10~12月减少下泄流量,水位下降,洲滩出露天数和面积增加”。如此认为三峡水库运行后除10~12月外,其他时期不利于东方田鼠繁殖。但是三峡水库运行后的三年,观测资料证明,10月、11月、12月,1月、2月以及3月,即整个枯水期水位都降低,洲滩出露天数和面积都加大了,这就很有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大有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加,从而加重农业鼠害。事实上,自三峡水库运行后,农业鼠害有趋于严重之势,特别是2005年暴发了近10年以来最严重的鼠害。不得下组织灭鼠(照片4-22,4-23)。据报道[29],中科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组成专家组,赴洞庭湖区考察鼠害,发现东方田鼠暴发数量为近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仅南洞庭湖区鼠害面积就达6.8万亩,大堤两侧平均每平方米有鼠洞5~6个,多的有15个,每洞藏鼠5~10只,通过稻田赶鼠,目测鼠量每亩300~500只,多的达到1000只。造成如此严重鼠害的原因,专家认为2003年至2004年,洞庭湖处于低水状态,河滩、湖滩面积增大,有利于东方田鼠的繁殖。显然这与三峡水库运行后枯水期洞庭湖水量减少不无关系。
6.对洞庭湖防洪及防洪大堤工程地质的影响
三峡水库启用后,对洞庭湖区防洪总的说来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因而三峡水库运行在一些问题上,对防洪有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利。
1)三峡水库运行后泥沙淤积速率将大大小于构造沉降速率,如此会增大洞庭湖的湖容,这应该有利于防洪,但其实不然。图4-6是洞庭湖各个时期的水体示意图,能起调蓄洪水作用是高洪水位以下的汛期水体和蓄洪水位以下的蓄洪水体;虽然构造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会增加湖容,可是增加的湖容在汛期以前已被水体充满仅是增加了平水期水体而已,到汛期它已经不起作用了。因此因构造沉降大于泥沙淤积而增加的湖容对防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长远来讲还是有意义。
照片4-18 耕地沙化(南洞庭湖区)
照片4-19 草地沙化(南洞庭湖区)
照片4-20 东方田鼠
照片4-21 被东方田鼠啃掉的禾苗
照片4-22 群众灭鼠上交的鼠尾
照片4-23 洞庭湖畔灭鼠战
2)泥沙淤积速率小于构造沉降速率对防洪大堤的工程地质稳定性有不利影响,表现为两点:一是增加了防洪大堤堤脚与湖底的高差而影响了大堤的稳定性;二是荆江河道因三峡水库运行发生自上而下的长时间长距离沿程冲刷,河床在冲刷过程中,堤脚易遭淘刷,对大堤、护岸工程的稳定有不利影响。例如2006年3月华容县境内的下荆江天字一号河段有600m发生严重崩岸危及长江干堤(照片4-24),崩岸原因之一岳阳*江修防工程科吴文胜科长认为是三峡水库运行后,清水下泄,其挟沙能力增强,使下荆江河床冲刷严重所致[30]。
图4-6 洞庭湖各个时期水体示意图
照片4-24 长江大堤崩岸
7.枯水期农业用水问题
农业用水包括人畜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1)据朱翔等[31]提供的资料,西洞庭湖区的松澧地区,由于枯水季节松滋河断流,加上此时澧水河道流量小,水位低,导致松澧地区春灌缺水耕地达4.73万公顷,约41万人口饮用水困难。又据2005年3月省*环资委刘帅撰文指出华容县城所在地16万余人,日供水缺口0.5万~1万t,且以0.3万t/d增加;2006年1月10日华容县水利局副*刘阳春高级工程师提供的资料,华容县城一带生活用水一般要3万t/d,高峰时达5万t/d,现在根本满足不了,只能采取早、中、晚定时供水,而且缺水情况在枯水季节尤为严重。
对于枯水期的农业用水紧张问题,以往的论证都是以枯水期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增大,使长江和洞庭湖水位抬升而得到缓解。但是如前所述,这一论证与三峡水库运行后的实际恰恰相反,水位不但未抬升,反而大幅度降低,因此枯水期农业用水更趋紧张。
2)三峡建坝后水库里将形成一个容积达393亿m3的庞大水体,每年10月起水库开始蓄水,庞大的水体自身有较强的蓄冷作用,加之水库水温结构的影响,水库下泄多为底部的冷水,从而使大坝以下径流水温明显低于建坝之前。水库下泄径流的水温偏低,引入农田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这一点也是三峡水库运行后的一个不利影响因素。
以上七个方面是三峡水库运行后出现对农业影响的新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三峡水库启用按发电、航运需要进行长江流量调度而改变了洞庭湖的水文状况,其结果是枯水期水位降低而导致浅层地下水位的大幅度降低,因而它是一个农业地质环境评价问题。现实的洞庭湖水位和地下水位降低与三峡水库运行前有关部门进行的所有论证并由此而产生生态问题完全相反。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是一种创新,更有必要,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