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2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2:01

目前,我国专科*队伍数量尚不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发展专科*队伍,提高专科护理管理水平依然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可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一、国外专科*的培养与发展现状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科*培养、认证和使用制度。

美国的专科*可以分为初级专科*(Specialty Nurse,SN)和高级专科*(Advanced Practiced Nurse,APN)两个层次,其中初级专科*主要以继续教育形式培养,高级专科*以学历教育形式培养。就专科*使用而言,美国已经分化出Nurse Anesthetist、Nurse—midwife、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Nurse Practitioner等四种角色,涉及家庭或个人、*一老年学、儿科、新生儿、妇女健康/性健康、精神心理健康等六个领域,并且有一系列的专科*准人制度和认证组织。在美国,专科*在降低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急诊次数、促进疼痛管理、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患者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英国,专科*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实施护理操作和与患者沟通,进而更有效地实施护理,节约治疗费用。

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ryant-Lukosius等提出了高级临床护理实践(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角色的发展及评价模式PEPPA(the participatory evidence-informed patient-centered process for APN role development)。PEPPA模式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特别强调早期定义专科*的职责及计划好实施策略,以及长期多角度评价实施效果,如患者、家属及相关医护人员对专科*角色的满意度、候诊时间、门诊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住院率及卫生经济评价指标等。

二、国内专科*的培养与发展现状

我国内地的专科*培养工作已有10余年的历史。

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专科护理领域*培训大纲》,针对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等5 个专科护理领域,就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要点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

最新调查显示,专科*占比已达到10% 以上。专科护理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涵盖重症、急诊、伤口造口、手术室、老年、器官移植、肿瘤、糖尿病等 20多个领域。但目前,我国专科*的培训与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资格认证培训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专科*培训主要是以各省、直辖市为单位,由所在省市的卫生厅和护理学会指定机构培训专科*,具体培训计划和内容的设计由各培训机构自主制定,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的专科*培训机构和制度。

2、资格认证管理体系尚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专科*资格认证机构和制度,专科*不完全是由*部门或*部门授权的机构认定,而是多由各培训机构自行认证并颁发证书,由于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等各异,各机构的认证考核标准也不统一。另外,我国的专科*认证形式多为终身制,专科*取得证书后一劳永逸,缺乏再认证的监督和管理,不利于人才知识更新和动态管理。

3、认证后的使用尚不明确

目前,专科*发展中仍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专科*的使用与管理缺少相应的*支持,虽然有不少专科*活跃在临床一线,但是其管理模式等都还未有统一的*引导和相应规定。各医院缺乏规范化的专科*岗位设置,更缺少相应的专科*职称晋升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案。专科*应该承担临床工作者、教育者、科研者、管理者、咨询者等5个角色,但目前,国内大多数专科*只承担了临床工作者的角色,教育、科研、管理以及作为咨询者的能力被弱化和忽视。

由于我国*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服务领域、职责范围等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理之路,完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应国情的管理制度,打造精良的专科*人才梯队是目前国内专科护理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3:19

专科*培养目的及要求
  按照专科*的专业领域及主要角色功能,可将其简单划分为:临床实践、护理研究、护理教学、会诊、护理管理及变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专科*的培养目的则在于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此外,还可为社会人群提供健康指导、保健咨询等,提高其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生活管理能力等。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专科*的培养定位于硕士以上水平的教育,并认为研究生水平的教育才能与之期望的职能相适应。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基于硕士水平的专科*培养难以适应我国国情,目前我国对专科*的培养起点尚未有统一的要求。目前朱京慈等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首先必须具有*执业资格,其次培训者至少有3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再次学历要求以本科层次为主及具有一定的论文撰写能力,其中撰写论文也是培训考核中必备科目。
  李亚敏等和钮美娥等调查研究示我国*大多是大专起点的专科人才,很难选拔符合条件的人才进行专科*培训,对于ICU*的专科培训,建议降低学历层次要求,临床工作5年的*已经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可以作为首要的选拔对象,这样既可以保证充足的人才进行专科培训,也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使护理队伍更加专业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专科*通过培训可以建立知识共享的网络结构,提升业务科研能力,通过不断探索及研究,优化临床工作程序,改进临床工作技能,不断壮大护理队伍,提升专业拓展空间。我国的护理教育及专业培训起步相对较晚,通过全国专业培训机构的涌起,旨在十几年的时间可以形成属于我国特色的培养机构及认证方式。
培养形式和认证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较繁忙,难以满足培养专科*所需的时间,为保证专科*的培养质量,目前专科*的培养以脱产培训居多,形式上以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两部分为主。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专科护理领域*培训大纲》,针对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等5个专科护理领域,就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要点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
  钮美娥等对苏州地区ICU*的专科培训进行了集中式学习形式,其中理论学习以集中授课的方式,向学员传授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方面;实践课程则由课间见习和临床见习两部分组成;因此,最后考核必须达到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操作双过关才可通过考核。
  北京市ICU专科*的整个培训时间为3个月,其中理论培训1个月,临床实践2个月。学生需要在3个月中完成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临床实习和1篇本专业综述。
  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国家层面的资格认证形式,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护理学会承担起了认证责任。如北京市护理学会开始承担ICU专科*部分培养基地的审查和资格认证工作;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护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危重病学护理文凭*”可颁发ICU专科*文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