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2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40
甲型肝炎(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 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1周后才到达肝(甲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30日)。随即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于粪便之中。HAV在肝内复制的同时,亦进入血循环引起低浓度的病毒血症。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充分明了。HAV与其他肠道病毒不同,它并不引起细胞病变。另外,HAV大量复制丙从粪便中排出之后,肝细胞损伤才开始出现,提示HAV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的。被激活的T细胞所分泌的γ干扰素能促进HLA-1类抗原在肝细胞上表达,再由细胞毒性CD8+T细胞杀伤被HAV感染的靶细胞。在动物实验感染HAV中发现HAV与抗-HAV可同时存在于血清中,提示免疫复合物可能参与发病机制。 急性甲型肝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3期,总病程约2-4个月。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如下: 1.黄疸时期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2.黄疸期 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fx120提醒您,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肝。 细说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方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所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乙肝病毒是经过血液传播的 ,主要方式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等。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强,传染性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水、食品、密切接触),其他途径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等。
满意请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41
是由两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一般来说甲肝都属于急性的,而乙肝急性较少见,多属慢性的.从伤害程度上来说,甲肝在发病期其伤害程度更大,但是,通过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好转,并治愈.而乙肝对肝脏的破坏虽没那么大,但其是慢性的,出现肝功能异常时,治疗起来较麻烦,病程也更长,基本上不能根治,只能说控制其对肝细胞的损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41
1、传播途径的不同:甲肝是病从口入。乙肝可以注射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 2、潜伏期的不同:甲肝病毒最长潜伏期45天。乙肝病毒潜伏期最短45天最长160天。 3、治愈的不同:甲肝可以治愈,乙肝患者终生携带病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42
简单的说,甲肝好治疗.乙肝就没那么辛运了,要看自身的抵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