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0:11
1939年9月1日,汪伪*接收原芜湖县立医院,成立“安徽省芜湖病院”(由汪伪内政部直辖),委任叶洞朋为院长,院址在大菜市(今新芜路)。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安徽省*卫生处筹建“安徽省立芜湖医院”,系以接收日伪时期的芜湖病院和同仁医院门诊部合并而成,院址设在原芜湖病院,冯治任院长,有床位50张,职工28人。1946年12月,由于医院的房屋产权属交通银行,该行因业务发展需要收回房屋,故医院奉命迁入狮子山路旁土龙山。土龙山,原名鼍龙山,即今天裕中新村所在地,位于吉和北路东侧,原山高约20多米,形似鼍龙,因而得名。当年的鼍龙山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景色迷人。在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后,曾被外国传教士看中,在此建造别墅,日本人也在鼍龙山上开办诊所,日本投降后成了医院所在地。
医院迁入土龙山后,因原有的一幢3层楼房不能满足救治需要,另由善后救济总署拨来8座活动房,作为业务用房。全院员工54名,病床48张,1947年1月对外门诊,并收容病人住院。外科只能开下腹部手术,内科只能看普内,每日门诊约100人上下。
1947年秋,冯治辞职,*安徽省*卫生处派张骥接任院长,张骥曾任杜聿明的军医*,于前夕弃院仓促逃走。此时全院尚有23名员工,在代理院长王佑民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保护人民财产迎接人民*的到来。虽然此时医院四周竹围已摇摇欲坠,伙食亦无着落,但大家毫不气馁,积极组织“护院运动”,日夜巡视,监守医院财产。 芜湖后,1949年6月21日医院更名为“芜湖市市立医院”。时大军南进,全市接管工作忙碌万状,加之夏季病疫流行,原有48张病床全部住满。为救护更多的病患,增加到60多张床位,最多时连门诊都住满了患者。
1950年2月1日,医院更名为“芜湖市人民医院”。上半年,门诊和住院病人日渐增多,原有房屋已不敷用,把一座活动房子升高改建为三幢两层楼房,增设病床30张。1950年4月,接收市结核病防治所,并就地设立了二街门诊部,此时床位增至80张,人员增至120人。
医院于50年代分别以院办护校、护训班及半工半读医生*等形式培养出大量人才,其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市各医疗单位的骨干力量。
1951年,市*决定将教会遗留下来的“圣母院”全部房屋及留剩人员交由芜湖市人民医院接收。下半年,志愿军伤病员由康复医院转到地方医院,医院病床又扩大到250张,分为六个病室,即:内科两病室(含儿科),外科两病室(含妇科),肺科、传染科各一个病室,职工增至213人。12月份,市一院将土龙山所有房屋计1158.5平方米售给芜湖纺织厂,并在已接收的圣母院和主教楼以东,面临狮子山马路空地,新建“王”字形门诊部平房3幢,计15平方米。1953年6月开始迁入收治病人。此时芜湖人民医院已发展至268名员工,250张床位,日门诊量400-500人次的综合性医院。设有内、外、妇、儿、肺、五官、传染七个临床科室及药剂、化验、放射等医技科室。初期至50年代初,是医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两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当时芜湖市规模较大,设备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
1953年12月,医院改称为“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1958年冬至1959年4月,本市及大江南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蔓延,医院仅有20张传染病床不能满足需要,停收内科病人,将整个内科80张病床,专收流脑病人,仍不能解决问题。不得已采用一张床住两个小儿,婴儿则一张床横卧3-4人,最多时100张病床收住200个病人。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完成救治任务。1960年,床位增至350张,增设了妇产科、皮肤科。
1958年下半年,“大跃进”开始,医院职工每日工作10小时,学习2小时,星期日休息半天。内、外、儿科实行三班门诊制;肺科由每周3个半天门诊改为全天门诊;中医妇科等有门诊限额规定的,一律取消限额。同时在院南墙外设立1座小高炉炼铁,每天还抽出50人到文教高炉干砸铁矿石等劳动。
至“*”前,市一院已发展成为拥有300张病床、345名职工的综合性医院。 1973年2月12日,市革委会正式批复同意恢复医院。并改名为“芜湖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