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15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5-30 22:36
道德修养对个人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个人如何提高道德修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途径文章内容。
一、道德修养的根本是“知”“行”一致
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毛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低劣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些基本道理也都非常清楚,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很多高尚的、正确的东西没有在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表现在具体工作生活中,往往呈现出“两面性”。现实中,一些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到底,还是道德修养不到家,做人不够“真”,律己不够“严”。所以,加强道德修养和锤炼,关键还是要触及灵魂深处,警惕和防止“两面性”的问题。
1.坚定理想信念,警惕“双重信仰”
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总闸门”。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偏移,道德作风必然出现偏差。一个人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决定了他的脚步迈向哪、目标奔向哪。有的人表面信马列,实际信宗教,信迷信。也有的人嘴上说忠诚于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但实际上却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或者产生怀疑的情况。这些问题,其根本的问题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而最终会走入歧途。
2.培养健康情趣,纠正“双重追求”
生活情趣是一个人道德品行、思想修养和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检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尺。情趣人人都有,但格调各有不同。高尚的情趣爱好,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增进身心健康;低级的情趣爱好,必然涣散斗志,消磨意志,使人道德滑坡。大多数的人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的人盲目与其他人比较,越比心理越失衡,容易产生工作享乐两不误的错误心态,产生“高尚”与“低俗”并存的“双重追求”。可见,对个人的高尚情趣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
3.始终知恩图报,克服“双重心态”
“知恩图报”,是一句古语,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留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同志有一句著名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不忘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情,把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生他养他的祖国。由此可见,知恩图报,是一个人确定价值取向和生活道路的道德出发点,也是成就事业的一种内在动力。但有的人,当组织提拔使用时,信誓旦旦不忘党的培育重用之恩,可一旦时间长了,就忘却了自己的誓言,忘却了党的恩情,反过来怨组织,甚至干出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牢记人民的养育之恩。
二、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自觉“内化”
加强道德修养,不是说教的言词,而是具体的行动。加强道德修养,重要的是要勤于修德、自觉律己、自觉律德,把组织纪律、群众监督和道德要求化为自觉意志和信念,从人品道德、知识才能、工作态度和日常行为上注重人格的优化和形象的塑造。
1.学理明德
勤于广学而增智,厚于深思而积德。加强理论学习,既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前提,也是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十七大报告和近期召开的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学习是人的终生课题,在学习中提高人品道德。要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学深悟透,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从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和道德水准。
2.自律养德
加强道德修养固然离不开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但归根到底还要靠个人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靠自觉的纪律意识、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都是自律精神的表现。对每个人来讲,如何强化自律意识,就是要做到“三慎”:慎始、慎终、慎独。就是第一次,结束的时候和没人监督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作为个人一定要慎言、慎交、慎行。
3.敬畏守德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如果心里“无所畏”,做事“无所惧”,就非常危险了。中组部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讲话中曾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这“三个敬畏”,对于做人、做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这“三个敬畏”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敬畏党纪国法。天下事往往成功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忧惧之中,败于疏忽大意、骄傲自满、放纵怠慢之下。这是被实践检验的真理。
4.仿贤育德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古今中外,许多人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中,都注意给自己树立一种道德形象,以激励自己。文明办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方永刚,到舍己救人的模范军官孟祥斌,从忠诚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高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都值得我们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就是要以这些历史先贤、道德楷模、身边典型为参照系,见贤思齐、仿贤育德,以“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思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修养自己的道德和情操。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必须要到丰富的岗位实践中去培养和经受考验,这样才能不断以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觉悟参与实践,才能在工作生活中达到更高的境界。要坚持事业为重,自觉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道德修养要把本职岗位作为成就事业的平台,振奋精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拼搏劲头、忘我工作的热情、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加强道德修养,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把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主要是加强“四个修养”。
1.政治修养
政治修养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同志曾把政治上的坚定性叫做“真正的政治道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这也为我们每个人提出了政治修养的要求,加强政治修养是有具体的要求的,一个人不仅要加强理论信念的修养,还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仰。
2.人格修养
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人格修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尊自重。自尊自重是形成崇高人格的内助力。这就要求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名誉,都要固守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园,不论处于何时何地,始终能够做到荣辱经纬分明,廉耻界限清楚。另一个是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品格养成不是一蹴而就,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周恩来同志是联合国为其降半旗致哀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全心为民的人格修养。
3.心境修养
心境实质上就是一种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豁达的心智模式,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之一。胸襟决定心境,心境决定心态,心态影响状态。古人认为心境是一个人的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也应从这方面着眼。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磨炼与自我觉悟,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甚至磨难之后,就会胸襟超然,这就是一种心境。每个人都有个人抱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建业。但如果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就会因小失大。还是常讲的那句话,一戒骄,二戒傲,三戒躁,自以为了不起是骄,看不起别人是傲,对自己的境遇不满是躁。不要以短跑心态去跑长跑,要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气度,经受住正反两个方面的考验。
4.生活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从时间和空间上看,主要由“工作”和“生活”两部分组成。而且这两部分紧密相连,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日常生活是容易失守的地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具有无孔不入的劣根性,无不利用日常生活这个领域侵蚀人们的灵魂;日常生活是道德修养容易自我放松的领域。不健康的思想道德影响,多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毒化社会风气和人的思想。加上一些人缺乏防微杜渐的高度自觉性,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这样,日久年深,就难免由失态发展到失足,由小恶积成大恶。
5.纪律修养
以严格的纪律约行、束心、养性。每个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能在纪律条规中找到基本依据。目前,我国的法律条令法规日趋健全,只有不断加强纪律修养,自觉遵守和维护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才能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
一、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道德修养
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却不能仅仅看他表面上是否遵守了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更重要的还要看他是否能把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变成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地行动。
任何一种社会道德都是该社会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律的反映,都体现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对于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首先是一种外在的规律规范,它不可能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只有经过社会成员的认同吸纳,经过自己头脑中善恶斗争,社会道德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自律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而这个内化过程,只能是道德修养过程。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相比较而言,道德修养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独特。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根据这一点来看待人们道道德品质的形成问题,道德教育是外部条件,自觉的道德修养才是内部根据。因此,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个人只有从心底认同了社会主义、主义道德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自愿以它为道德生活准则和做人的原则,并勇于向自己头脑中一切腐朽丑恶的旧道德展开坚决的斗争,才能把外在的社会主义、主义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并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内化成一贯性、稳定性的道德品质。在人们道德评价中,人们依据道德品质自觉地遵守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同人在社会压力下被迫遵守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不同的。只有前者才能被看作是真正有道德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是一个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的人,高尚的道德品质,是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的结果。因此,要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把道德原则和规范变成自己自觉的道德品质和行动。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创造美好人生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而也是道德修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道德修养的根本目标和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进行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排除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澄清模糊认识,确立并强化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过程。换句话说,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进行价值评价和价值认同的过程,是把这些道德规范由外部约束变为内在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当一个人把个人人生实践放在如何满足社会需要和对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基点上,就能摆脱种种狭隘偏见与局限,把争取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统一起来,自觉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对我们人生的道路、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甚至起着决定的作用。许多前辈之所以能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是和他们在长期实践中进行艰苦不懈的自我修养,牢固地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不开的。当然,队伍中也有一些人,由于放松自我修养和改造,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经不起金钱和享乐的诱惑,结果走上了腐化、堕落的道路。我们应引以为戒,坚持自我修养,终生保持高风亮节。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道德修养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意气风发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用自己的创新精神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加强道德修养尤为必要。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随着发达国家一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以及文化成果的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浸透进来,这些腐朽落后的思想道德意识,直接冲击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影响了优秀道德人格的养成。另外,中国的改革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旧的已经打破,新的正在建立,但还远未完善和成熟起来,这中间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于是一些封建道德残余,便趁机沉渣泛起,兴风作浪,污染社会道德空气,腐蚀人们的灵魂。再者,市场经济具有二重性,它既带来了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思想的和道德观念的更新,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经济规律所产生的一些弱点和消极方面。这些弱点和消极方面,如果缺乏引导和约束,很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使人们在经济大潮中腐化堕落下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9:44
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校准人生坐标、奋斗方向,是摆在每一名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党员干部务必着力在十个方面下工夫。
1、要做终身学习的人
学习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必定是一个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学习能够使人进步,令人踏实、有底气,让人赢得比较优势,使人生更有品质、更富光彩。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让学习成为自己的兴趣、精神需要和生活方式。
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首先,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上的坚定。对党员干部而言,懂理论、讲*对个人成长十分重要。只有牢牢掌握党的理论和*,才不会犯原则性、方向性的错误。
其次,要学习现代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要坚持从实践中学习。经历是财富,实践出真知,要重视在实践中增长个人才干。要通过学习积累知识、丰富思想,理清思路、增强本领,做一个明白人、清醒的人、有智慧的人。
2、要做充满*的人
*是指一个人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充沛旺盛的精力、乐观自信的精神勤奋工作、开创事业的劲头。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向前的精神状态,时刻准备着,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紧紧把握住;始终洋溢着工作*、生活*。
奋勇向前,生命才会更有意义,人生才会更有价值,事业才会更有成就。尤其在面对繁重任务、应对复杂局面时,党员干部更需要有一种面对困难敢于挑战、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争先的*和勇气。
3、要做能经受考验的人
在人生的旅程中,各种工作、生活上的考验就像不速之客,总是不期而至。尤其对党员干部来说,考验和磨炼往往伴随自己的一生,必须经得住挑战、顶得住压力、受得住委屈、保持住韧劲。党员干部既要经受住逆境的考验,也要经受住顺境的考验。
面对逆境要坚定信心,遇到非议不自卑、遇到苦难不失志,能够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相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面对顺境,要沉稳宁静,做出成绩、听到赞扬时不得意忘形,时刻想着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广的胸怀博采众长。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做到淡泊坦然、静水流深,才能在各种风浪考验中砥砺前行。
4、要做心胸宽广的人
只有心胸宽广,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一个人胸怀是否宽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事业成就的大小,以及幸福指数的高低。个人能力再强,但是胸襟不宽广、不能容人容事,单*匹马也难成大事。
党员干部要与人为善,乐于看到别人成功;要保持平常心,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多为他人着想。只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态平和、豁达宽容,才能广交朋友,营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
5、要做谦虚低调的人
谦虚是美德,低调是智慧。具有谦虚低调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礼、进退有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党员干部谦虚低调,更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得到群众的支持。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要自足自满、停步不前。
因此,党员干部对待自己应有自知之明,面对成绩不自负自傲,面对缺点和问题不文过饰非,而是主动、认真地改正不足,争取更大进步。
6、要做实事求是的人
党员干部应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问题、办事情,应根据事情的本来面目、真实状况判断是非曲直,从实践出发,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先驱李大钊有段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空谈、不作秀、不作假,力戒骄躁、急躁、浮躁,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少说多干、厚积薄发。
7、要做勇于创新的人
勇于创新,是当今时代每一名党员干部成就事业的基本要素。一个因循守旧、总是原地踏步的人,往往会变得固执而没有生气,最终在各种竞争中被淘汰。党员干部要不断追求思想上的进步、知识上的进步、能力上的进步、工作上的进步
在工作中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敢于做前人没有完成的事、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追求创造性思考、创造性工作、创造性落实。
8、要做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党员干部更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既要为已经拥有的一切而感恩,也要为在工作中苦苦追求、艰辛探索的奋斗过程感恩。
因为这个过程能让人收获难得的人生经历。党员干部要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在心中深深扎根。
9、要做严于自律的人
自律,应时刻伴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可以说,人离开了自我约束,就不可能走好人生之路。做人缺乏自律就会失德,做事缺乏自律就会失误,甚至违法乱纪。只有严于律己、正视自己的过错并努力改正,才是一个对事业、对集体、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
才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一个让人信任和令人信服的人。党员干部要在*上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立场、坚守*信念;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标准定得更高一些,而不能敷衍应付、得过且过;在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始慎终慎独慎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0、要做团结协作的人
成功的事业,离不开志同道合的伙伴,离不开团结和谐的集体,离不开和睦相处的团队。团结共事是事业的需要,同时也是难得的缘分、难忘的历程、人生的幸运。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团结和谐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一种责任来追求、一种行为来养成。
但讲团结不是和稀泥、做老好人,要防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化”团结、不讲原则随波逐流的“表面化”团结、以个人为中心划圈的“狭隘化”团结、以私利为取向的“功利化”团结;要增强团结意识、大局意识。
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合作共事;要讲感情、讲友谊,多沟通、多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利用团队的力量做好工作、促进事业、实现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21:02
1、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从目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来看,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就需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做出努力:
一、应该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上。我们既不否定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社会价值,所以正确的正位,就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善于把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善于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体现自我价值。
二、维系道德良心。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我们就很有必要从“四个心”入手,从培养“四个心”入手,这“四个心”就是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
三、优良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做善事你要不断做,你不乱扔垃圾你不断实践,把认识落实到行为,行为沉淀为习惯,习惯升华为信念。
2、道德修养释义: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它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内省”、“自省”、“洁身”、“澡身”、“修身”等表示道德上的修养。北宋理学家程颢第一次正式使用“修养”这一概念,认为“修养之所以引年,国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圣贤,皆功夫到这里则有此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