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20:50
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始皇消灭的是韩国。为何首选目标是韩国?
除了韩国的国力赢弱,数次被绑上秦国的战车,成了秦王政的掌中玩物之外,还有一个推动因素,就是秦王政想得到心仪已久的一个人:韩非子。
于是,韩非子成为秦王政的坐上宾。不幸的是,随后就被李斯毒杀。
根据史*载,韩非子是以使者的身份,去秦国游说的。那么,游说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投敌还是为了殉国?
1、韩非子为何在韩国不受重用
韩王安上台后,面临着一个烂摊子。自前2年秦克韩9城、斩首5万后,韩国一直采取守势,尤其是经历长平之战,作为抗秦伙伴的赵国也已有心无力。派水工郑国想消耗秦国的国力,未曾想却贡献了一个水利大工程,也奉献了一个大粮仓。
韩非子是韩王安的儿子,特殊的身份使他有面陈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机会,但韩王安不肯采纳。为何不采纳?来看一个事实:前244年蒙骜攻韩克12城;3年后楚赵魏韩卫联合攻秦大败。在韩王安的眼里秦国太过强大,断不肯相信结巴儿子有啥起死回生的好办法。
说到底,韩非子的刑名法术之学不被父王重用,是他的学说与韩国主流不合拍。前推100余年,韩昭侯重用申不害为相,变法图强。申不害的变法强调“术”治,虽然加强了君主集权,但也让韩国君主醉心于权谋之术、驭人之术。有术无法的韩国变法,兴盛局面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2、韩非子为何被秦王政赏识
在自己国家不受重用,韩非子只好把满腹才华用来著书。恰好让秦王政看到了:唉呀,这是举世罕见人才,此人能让我见一面,我死而无憾!为何如此受秦王政赏识?因为太对口味了!秦王政心怀天下,当东方六国君王还浑浑噩噩混吃等死时,雄心壮志的他已规划了秦王朝的未来蓝图。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一创始作法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规划。只是同样师承荀卿的李斯,对此没有系统性阐述,而韩非子的著书横空出世,解决了秦王政的心结,醍醐灌顶,指出了方向。从统一全国后,秦始皇推行的国策来看,基本采用了韩非子的思想。
3、韩非子去出使秦国目的是什么
据史料载,前233年,曾寄希望于名将李牧创造奇迹的韩王安,发现赵国只能自保而无暇他顾时,在秦国使臣李斯重压下,*作出缓兵之计:纳地于秦,献上国玺,要求成为秦国藩属。指望李牧来续命,不如靠自己。为达成这一目标,“遣非使秦”,让儿子韩非子出使秦国。
韩非子见到秦王政,继续表达他的思想。但因为天生结巴,口才欠佳,不善表达。史载,秦王政“悦之,未信用”,终于见到心仪已久的人,但形象上多少让秦王政有些失望,没有胜任并重用他。这个记载让人生疑:韩非子是充当游说使者的,怎么跟“信”、“用”扯上关系。
解答这个问题不难。只要看过李斯的《谏逐客书》就明白,秦王政因为此书早已确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思想,因此不难想象,韩非子在秦国受重用是大概率的事。
4、韩非子究竟为何被李斯毒杀
韩非子之历来被认为是李斯妒贤嫉能的结果。先是因为韩非子建议不伐韩而伐赵,与姚贾联手谗害、诋毁,又在秦王政犹豫之时送上毒药,韩非子最终只好自杀。对于韩非子之死,司马光的评价很较中肯: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韩非子在韩国危难之际,随李斯赴秦,为秦王政得天下出谋划策,却要先通过铲灭韩国来实现自己的主张,这本是无法逃避的罪过,哪里值得可怜。多么痛的领悟!你是来充当使者还是来投敌?也许,喝下毒药那一刻,韩非子的心结才彻底解开,李斯的毒杀其实是对他的成全。
韩非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人们并无祖国的概念,伍子胥在吴国挂印封侯,回过头来打楚国,没有人觉得不妥;东方六国的士子争相赴秦,帮秦国谋划全天下,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国家。因此,韩非子之死没有一点殉国的意思,反而更像是求取荣华富贵不成,在李斯同学开导下的自行了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22:08
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很多人觉得韩非子应该是冰冷、极端、功利,但实际上韩非子从儒家门下出身,他内心是怀着炙热而美好的理想,他以利益而非仁义来规范社会,并不代表他是一个绝对功利的人,而是他知道用仁义规范不了大多数人。
史料只是简单的记载韩非子是“韩之诸公子也”,并没有详细的描写他的出身,很多后人根据韩非子生活的年代推测他是韩桓惠王之子、末代韩王安的兄弟。也有推测韩非子实际是韩釐王之子,韩桓惠王的兄弟。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子和李斯一同师从于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在后天接受约束教育,才能真正地纠正人性的恶,最好的方法是贴近好的君子,而法律也同样具有这样约束人的性质,所以韩非子的依法治国、依法治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是荀子思想的延伸拓展。
在韩非子的思想中,依法治国是富国强兵的唯一途径,在连横合纵之说大行其道的年代,韩非子提出了“王术不恃外之不乱也,恃其不可乐也”这样的言论。国家安定从来不能寄希望于别的国家不侵略自己,要让别的国家不敢侵略自己。
韩非子提出了法律要公之于众,让民众人人知法,法制要公平公正,不得徇私枉法。
法不阿贵,绳不扰曲;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堂重臣。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还提出了君主要达到大权独揽,就要对下面的权力分化,不要让他们聚在一起。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韩非子本人在*上并没有多少作为,他的贡献在于继承和发展了法家的理论,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家学说系统,这也是韩非子得以名传千古的主要原因。
最后韩非子蒙难而亡的直接作俑者是李斯和姚贾,他们两人的目的或者是为秦国利益谋划,或者是嫉妒韩非才华。其次是嬴政,他欣赏韩非,但韩非的出身和立场,也注定了与秦王最终只能成为敌人。
韩非在出使秦国时,已然明白此行凶险,但他来到秦国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不顾个人安危,争取一切机会,为那个对自己并不是太好的韩国谋取利益。可以说虽然法家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但韩非子的所作为表明他心中还有一腔热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23:43
说起韩非子各位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高中历史书上那幅帅气的头像和历史书上那一句“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可就是这么一位帅气有才的"集大成者"的命运却令人惋惜,只能说生不逢时啊!说起韩非子的身份,那也是背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这两个随便拎出来一放,都令*为惊叹,更何况秦国相国李斯还是他的师弟,那韩非子该是怎样一名人物啊!
韩非子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口吃,因此说话十分费劲儿。但有句话说得好:“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不会说没关系啊,咱还能写嘛!所以韩非子的文笔那可是一等一的好。而在思想上呢,继承了前人百家思想的精华,继往开来,既深得老子思想的精髓,又传承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前辈的思想,“法术势”并重,做到集法家之大成,能做到这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呢!
只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块宝物放在家中韩王安却没有这样的慧眼,甚至还因为韩非子口吃而嫌弃他,对于韩非子多次上谏通通视而不见,依旧该吃就吃,该玩儿就玩儿,也丝毫不顾及大厦将倾的韩国。韩非子对此十分心累,但爱国如他,桑海求学归来后并未如师弟李斯一样投奔强国,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效力。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一路走到黑,殊死一搏。
对此韩非子的友人堂溪公曾劝告过他,遵循古礼,安分守己而不要做什么革新,例如立法术、设规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会招致杀身之祸。韩非子听了有些不开心,反驳道,我知道我这么做是对天下百姓有好处却不做那岂不是卑鄙吗?我知道您一心爱护我,但您这么说确实伤了我的心。韩非子这一番话虽然耿直,却有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的味道,堂溪公也了解韩非子,至此以后也不再说什么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1:34
韩非子作为一名韩国的贵族,有能力却口吃,也不受重用,奋斗了半生终于被秦始皇嬴政所赏识,却得罪了秦国不少臣子而被害死于秦狱。
说起韩非子各位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高中历史书上那幅帅气的头像和历史书上那一句“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可就是这么一位帅气有才的"集大成者"的命运却令人惋惜,只能说生不逢时啊!
说起韩非子的身份,那也是背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这两个随便拎出来一放,都令*为惊叹,更何况秦国相国李斯还是他的师弟,那韩非子该是怎样一名人物啊!
韩非子
韩非子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口吃,因此说话十分费劲儿。但有句话说得好:“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不会说没关系啊,咱还能写嘛!所以韩非子的文笔那可是一等一的好。而在思想上呢,继承了前人百家思想的精华,继往开来,既深得老子思想的精髓,又传承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前辈的思想,“法术势”并重,做到集法家之大成,能做到这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呢!
只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块宝物放在家中韩王安却没有这样的慧眼,甚至还因为韩非子口吃而嫌弃他,对于韩非子多次上谏通通视而不见,依旧该吃就吃,该玩儿就玩儿,也丝毫不顾及大厦将倾的韩国。韩非子对此十分心累,但爱国如他,桑海求学归来后并未如师弟李斯一样投奔强国,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效力。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一路走到黑,殊死一搏。
对此韩非子的友人堂溪公曾劝告过他,遵循古礼,安分守己而不要做什么革新,例如立法术、设规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会招致杀身之祸。韩非子听了有些不开心,反驳道,我知道我这么做是对天下百姓有好处却不做那岂不是卑鄙吗?我知道您一心爱护我,但您这么说确实伤了我的心。韩非子这一番话虽然耿直,却有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的味道,堂溪公也了解韩非子,至此以后也不再说什么了。
韩非子
说起韩非子,那肯定得说一说韩非子的铁杆粉丝——秦始皇嬴政了。嬴政在建立秦朝后的*仍受韩非子思想的影响,就连秦始皇一直没有立皇后这件事,据说也是受了韩非子思想的影响。因为韩非子说,最不敢相信的就是你老婆,想陷害你最容易得手的也是你老婆。你想啊,你口渴的时候你老婆给你倒杯水,水里放点东西;你饿的时候你老婆给你煮碗面,面里放点东西那不是神不知鬼不觉么?何况就算你在沐浴洗澡时你老婆想弄死你也不是不可能。秦始皇听了韩非子的分析,吓得到死都没敢立皇后。
当韩非子的作品传到秦国后,秦始皇嬴政在废寝忘食下将韩非子的著作读了个遍,感叹道,我要是能与他交往,死而无憾了!说罢,便做了一件只有在当今霸道总裁小说里男主角才有可能做的事情——攻打韩国*韩王安交出韩非子。懦弱如韩王然乖乖地将这个不受宠的儿子拱手交出,美其名曰:“使秦”。说是这么说,能不能回来还是一回事呢,只要能保韩国一时平安就好了,韩王如是想。而事实上,韩非子此去就再也没回韩国。
韩非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3:42
韩非身为韩国宗族,虽天生口吃,却善于写作。他首先是一个始终“为韩"的爱国者,而同时又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理论家。他亲自目睹了韩国的削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劝谏进言,但都未被停用。于是他又写了《难言》、《和氏》等进奏韩王,以和氏献璞自比,再次劝韩王听纳谏言,运用法术来治国图强。韩非认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使众庶之道也。”所以他坚决表示:为了民众的“资利",决不怕“乱主暗上之患祸”。对于韩王不修明法制,不求贤任能、奖励耕战、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却反而听信不实之浮谈,尊重儒侠,放任工商牟利买官,他十分愤慨不满。
于是他又针对时弊,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写成了《孤愤》、《五蠹》等十多万字文章,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愤懑化成了千古不朽的光辉篇章。同时,他为了谋求强国方咯,曾在荀况入楚后就学于荀子。他的同学李斯看见他的文章后,自叹不如。后来李斯学成帝王之术后,不愿"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而离开故土入秦求*厚禄去了。而韩非仍在报效自己宗国。不过,他直到韩王安即位之后才被重视。韩王安二年(公元前237年),曾与韩非研究削弱秦国的策略。
韩王安五年(公元前234年),秦王政看见了《孤愤》、《五蠹》等文章,深有感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矣!"李斯说:"此韩非之所著书也。"于是秦国猛攻韩国,韩王只得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上书秦王,主张保存韩国,当即遭到李斯的反对,所以秦国没有信任使用他。更由于韩非在秦王面前说了姚贾的坏话,所以李斯与姚贾合谋陷害韩非,在秦国面前说他“终为韩,不为秦”,劝秦王“以过法诛之"。秦王听信了二人之言,便把韩非交给狱吏去惩治。于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王申诉,但终未如愿。等到后来秦王觉悟反悔,派人去赦免韩非时,他早已死在云阳(位于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的狱中了。
韩非死后,他的学说受到了秦王政的高度赞赏,这也直接促成了秦王的反儒意识与君主*主义的策略,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专割主义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韩非尽管被杀害了,但他的*理论却并未因人亡而被灭。相反,他的学说成为了执勤的方略。也可以这样认为:韩非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在中国延续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度的建立,把中国的历央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主宰了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