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夏虫不可以语冰’那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04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40

意思就是一种虫子如果它生命周期只有夏天这几个月,你跟它说冰是什么东西,它是不会知道的,它想象不出来那个东西,因为它的生命周期从来不经过冬天

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原文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启示: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其实大都能理解这句话的都是智者。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到夏之外的景色,就像哥白尼或者伽利略在发现新的科学发现后,四周却很难有理解他们的人,于是盲者嘲之。木耳永远都分辨不出低音和高音,如果夏虫能够多活一季,也许就能多走一步,看出圈外的善恶,懂得更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40

其实,这句话完整的版本应该是: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也;曲士不可语于道,束于教也。”不过,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冰冻的事,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拘限;井里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的事,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拘限;乡下的书生不可能和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教养的束缚。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把所有的道理都要跟人讲清楚的,因为,这要看你所面对的对象,是不是可以“谈”。倘若是一个夏虫,你去跟他说冰,那他知道是什么东西呢?一个在井底的蛙,去谈什么辽阔的天空,那是没有意义的。这让我想起民间的一句俗语:“别跟疯子吵架,否则旁人会把你也看成是疯子的。”虽然说得很俗,但道理有相通之处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41

夏虫不可以语冰
释义
出处
典故
译文
成语寓意
例句
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

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3]出处: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夏虫不可以语冰

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

出处
《庄子集释》

释义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

类型
概念


释义
“井蛙“句是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后遂用“夏虫不可以语冰”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典故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

译文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溢出来;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会减少而流尽;海水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江河,不可计数。

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从天地之间生成形态,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念会被别人看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梯米在大仓里吗?

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1]

成语寓意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其实大都能理解这句话的都是智者。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到夏之外的景色,就像哥白尼或者伽利略在发现新的科学发现后,四周却很难有理解他们的人,于是盲者嘲之。木耳永远都分辨不出低音和高音,如果夏虫能够多活一季,也许就能多走一步,看出圈外的善恶,懂得更多。[2]

例句
《资治通鉴晋纪五惠帝》中有以下故事,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曰: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童霜威心想:“‘夏虫不可以语冰’,我怎么同你说呢?‘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就少说几句算了!”(王火《战争和人》三卷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41

1,这句话完整的版本应该是: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也;曲士不可语于道,束于教也。”不过,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冰冻的事,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拘限;井里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的事,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拘限;乡下的书生不可能和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教养的束缚。
2,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把所有的道理都要跟人讲清楚的,因为,这要看你所面对的对象,是不是可以“谈”,倘若是一个夏虫,你去跟他说冰,那他知道是什么东西呢?一个在井底的蛙,去谈什么辽阔的天空,那是没有意义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42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

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出处】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引申】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其实大都能理解这句话的都是智者。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到夏之外的景色,就像哥白尼或者伽利略在发现新的科学发现后,四周却很难有理解他们的人,于是盲者嘲之。木耳永远都分辨不出低音和高音,如果夏虫能够多活一季,也许就能多走一步,看出圈外的善恶,懂得更多。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