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古诗讲解登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0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4 03:15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登高》;

【作者】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首诗,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首联对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两个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

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加难以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登高》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0:23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1:41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大乱虽止,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他又贫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