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0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5

登高杜甫七言律诗赏析

【-七言律诗 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题解: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6

因为杜甫的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写景写物,表达出了自己悲伤的情绪,而且,把律诗的各项标准发挥到了极致,对照工整,抒尽人生悲凉,所以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

一、《庆余年》与《登高》
热门电视剧《庆余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部作品发生在架空的朝代,讲述了一位现代的少年穿越到了古代后,发生的一些历险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古代的范闲未能找到心爱的姑娘,应邀参加世子举办的诗会,但是他并没有找到这个鸡腿姑娘,失望之下,心情不好,凭借着在现代的记忆写下了杜甫的《登高》,一举拔得头筹。在这个故事中,大家都以为这首诗是范闲写的,于是对他敬佩不已。

二、通篇对偶,写景写物
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是因为他通篇对偶,写景写物,动人心弦,感*彩很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首联是局部的近景,颔联是整体的原景。后四句写了登高所感,围绕着自己悲凉的身世,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体弱的悲哀之情。其中,颈联谈到身世,暗示自己的穷困潦倒,尾联再作申述,以哀愁的形象结尾,抒发了杜甫晚年的悲凉情感。

三、把律诗的标准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把律诗的标准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抒情的时候没有直接抒情,而是曲回婉转又抑扬顿挫。首联哀猿猴、哀鸟,颔联哀物、哀时,颈联哀身世、哀命运,尾联哀年华、哀一生。全诗专注于一个“哀”字,没有一句话离开了这个字,并且对仗工整,例如风急天高与渚清沙白,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凡繁霜鬓与浊酒杯等。这八句话一一对照,写得如此工整,短短56个字,道尽杜甫一生的悲凉,所以才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什么想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6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7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文学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到唐朝时,七律已经成熟,格律严密,诗句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没两句为一联,共四联,而此诗被誉为七言律诗第一,比七步诗还绝,至今难以超越。

七律能够在唐朝快速由定型走向成熟,得益于杜甫。在初唐时,文人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后又有王维、李颀、岑参等人刻意锤炼,*上尚且纯熟,不过有名的诗人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的作品出现。

诗人杜甫就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风土人情、时事政论、身世抱负、文物古迹,皆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从而使得七言律诗这一诗体的价值可以与古诗、绝句处在同一高度。

而杜甫的七律之作《登高》被誉为是七言律诗第一,至今难以超越,《登高》原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此时杜甫已经56岁,已经经历了人生中的诸多变故,过得极度困窘。这一年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四年,但各地军阀却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杜甫本来投靠了严武幕府,奈何严武不久病逝,杜甫*离开经营了5、6年的成都草堂,然后乘船南下,年老的杜甫也可以被病魔缠身,身体一日比一日消瘦,到了夔(kuí))州后,受到了当地都督的照顾。

不过杜甫待在夔州的三年时间里,过的十分困苦,一日他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遥望远方,想起往昔种种,心中别是一番滋味,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由此而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