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早期识别4-5岁孤独症儿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4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0 14:08

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在运动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普通儿童的这种进步,让最初发育差距没那么明显的孤独症儿童显现出明显的差距。

针对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和关注下列现象。

对小伙伴不感兴趣。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对小伙伴没有什么兴趣,如果把他们放到小伙伴中间,可能没有多长时间,他们就会一个人溜到一边去了。当然,有的孤独症儿童也喜欢往小朋友群里凑,但是他们多半是对小朋友手中的某样玩具感兴趣,或者是对某位小朋友的衣服上的一个小修饰物感兴趣,或者也有的确实是对某个小朋友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非常的简单,只是上去搂抱一下小朋友,或者只是看看,再或者只是碰碰小朋友而已,而且表现得手脚笨拙,出手没深没浅,经常会碰疼小朋友,使得小朋友大声叫喊、提出反抗。

很少能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已经能够用口头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绪情感。而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表情比较单一,说话的时候从来不会运用手势、表情或者身体语言。孤独症儿童在表达和沟通上只有单一的语言形式,因为他们的语言多半都会有一些发育滞后,所以在沟通和交流上就出现了极大的障碍。

不在意他人的感受。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因为移情能力的发育,已经能够感受别人的情绪体验,还会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因为神经元受损,不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因此他们也不会在意他人的感受。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哪怕周围的人吵架到了快打起来的地步,孤独症儿童还是“漠不关心”地站在一旁。当然,也有一类孤独症儿童,他们会对一些人的感受有反应甚至过于敏感,但是这种敏感和在意也主要是集中在跟他们在一起时间长的人身上,如父母、家庭老师、训练师等。而且,该类儿童也只是在意简单的高兴和生气两种情绪,因为他们基本上很难理解和感受更为复杂的情绪。

吐字不清晰。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发音基本准确、成熟,所以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普通*是基本上感觉不出有什么发音问题的。但是,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多半都有吐字不清的问题;有的即使吐字清晰度还行,但是声音非常小、非常轻,让除他(她)亲人之外的其他人很难明白他(她)所说的话的意思;有的儿童说话的声调非常奇怪,好像是外国人在说中文的感觉,而且语调比较单一,没有常人的抑扬顿挫,多半都是用同一个调子在说话,他(她)的语言也只有经常和他(她)在一起的人才能听懂,其他大多数人都听不懂他(她)讲话的内容。

词汇简单,词汇量比较少。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词汇量可达到2000多个,对词义的了解比较深刻和全面。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的词汇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停留在以满足生活需求为主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水平上,他们会用简单的动词和名词,但是形容词、副词、感叹词等就用得非常少,所以他们的词汇组成的语言和表达的思想都是非常单一的。与同年龄的普通儿童相比,这一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功能比较高的孤独症儿童,由于他们记忆力比较好,可能会将一些书本上的句子原封不动背下来,有时候运用的场合与情境还比较吻合,但是这些儿童很少用自己已经知道的语言去充分地表达一件事或者一种情感。

句式表达简单。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在使用简单语句的基础上,语言逐渐连贯起来,复杂句的使用数量有所增加。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即使是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其语言也比较简单,表达基本上以简单句式为主,很少用到复合句式。他们可能会说“妈妈,饿了,吃面包”,而普通儿童可能会比较连贯地使用连词组成复合句,如“妈妈,我饿了,所以我想吃面包”。

自我意识较差。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而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的自我意识却非常薄弱,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这个个体的存在。所以尽管都4~5岁了,这些孩子还是很少用“我”这个代词来描述跟自己相关的信息,例如,当被问到“某某某是谁的妈妈”时,孩子可能会回答“是某某某(自己的名字)的妈妈”,而不会把自己的名字转换*称代词“我”。因为对主体“我”没有意识,所以孩子在代词的使用上经常会出现“你”、“我”、“他”的混用。如果跟孩子说“你吃饼干吗?”孩子会说“你吃饼干”,其实他(她)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吃饼干”。

自制能力较差。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能以他人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制能力开始发展;而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却缺少相应的自制力,所以表现出来的是当他们想得到一个东西或者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被满足,就会很激烈地发脾气、大声哭闹甚至自伤。他们不像普通孩子那样能意识到其实用语言或者其他温和的方法也有可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或者普通孩子会发展出一种自我安慰的能力,当一个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会自己找一个理由安慰自己,如“下次爸爸有钱了,再给我买”,从而不会出现特别激烈的情绪问题。当然,有的家庭可能因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导致普通儿童也有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情绪问题。

不会遵守规则。4~5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已经能够运用社会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会按顺序排队和轮流等待,愿意遵守团体游戏的规则。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因为从来不会在意他人的感受,很难理解社会行为规范这种抽象的概念,更不用说去遵循了。他们不管在哪里都恍若进入了“无人的境地”,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比如,在超市买东西时,他们会直接打开包装吃起来,他们既不知道买完东西应该付完钱才能打开,也不知道还需要排队等着交钱。有的孤独症儿童上厕所时,不管前面排了多长的队伍,都会直接冲到最前边,甚至有的孤独症儿童还会在别人没有提好裤子从单间厕所里出来的时候就直接冲进去脱裤子撒尿,全然不会在意他人还没有完成整个上厕所的过程。

不会功能性地使用玩具。随着精细动作、大肌肉动作等能力的发展以及想象力的发育,4~5岁学龄前期儿童已经非常热衷于玩玩具,而且他们玩玩具的方法非常丰富。他们会把一个纸盒当作娃娃睡觉的地方,会把娃娃的小碗、小勺等用品放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当作是娃娃的家,他们还会在吃饭前去照顾他(她)的娃娃,给它们喂饭,哄它们睡觉。他们已经能用积木凭想象搭出自己喜欢的各种造型及花样来,例如,搭高楼给爷爷奶奶住、给小兔子搭个家等。而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想象力的缺乏、行为兴趣的局限,很少会功能性地使用玩具。他们如果喜欢玩娃娃,可能只是将娃娃拿在手上而已,或者最多是去摸摸娃娃身上的衣服、抠抠娃娃会眨的眼睛。如果此时娃娃的胳膊不小心断了,孤独症儿童仍然是面无表情的样子,而普通儿童此时则是很心疼的样子,会赶紧把娃娃抱起来说“啊,你受伤了,我给你抹点药,我给你治病”。如果孤独症儿童玩积木,要不就是手中拿着固定的一两块积木不放,要不就是将积木单一地垒高或者排成长条,他们只是排积木本身,很少把它跟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而普通儿童可能一边摆,一边还会说“啊,我给爸爸盖了一座大高楼,他可以在里面上班了”。

没有内部语言。4~5岁学龄前期儿童的语言正处在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阶段,所以他们经常会用自言自语的表达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思考活动外化出来。而同年龄孤独症儿童的自言自语与普通儿童的情况不一样,他们自言自语的多半是某几个他们感兴趣的字眼或者是某一句话。如果仔细听他们自言自语的话语内容,就会发现其中多半都是零碎的字词或片句,很少有连贯性或者逻辑性的言语内容。所以他们的自言自语没有代表他们内心的思考活动,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内心的思考活动本来就是没有逻辑性和功能性的,他们的自言自语更像是一种让自己的某个感官感觉舒服的自我刺激行为。如果普通儿童的自言自语被他人听到或者打断了,他们会露出很羞涩的表情,然后中断自言自语。而孤独症儿童哪怕就是自言自语被打断了,他们也是面无表情的,或者他们根本不管他人的打断,继续自言自语。

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4~5岁的学龄前期儿童的思考逐渐由具体到抽象,慢慢建立了基本的时间与数字概念。此时的儿童能理解10以内的具体数字概念,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顺序,能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而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对于时间等抽象概念很难理解,他们的表述中很少出现带有表示时间的词汇。有个别孤独症儿童可能擅长推算万年历,无论说到哪个时间,他们都能快速地推算出那天的阴历是多少、星期几。但是,他们对时间的运用或者理解还是以时间数字为主,而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相对时间。普通儿童很少用到客观的具体日期,而都是以现在为参照点的相对时间,如“昨天”、“今天”、“明天”、“以前”等。

生活自理能力差。随着手部能力的发育及控制能力的进步,4~5岁学龄前期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在上完厕所后,会自行擦拭;在洗完澡之后,会使用毛巾擦干身体;在没有*的协助下,他们能从饮水机中取水喝。他们不需要提醒,每天会在特定的时间自动地穿衣服等。孤独症儿童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精细动作发育比较迟缓,或者即使是手部能力发育得不错,也很少功能性地使用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差,很难意识到能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是一件非常令人自豪的、表明自我成长的事情。他们只图自己身体的舒适,会一味地依赖大人来替他们完成本应该属于自己完成的事情。

缺乏好奇心。4~5岁的学龄前期儿童因为活动范围扩大,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摸摸、看看、尝尝、摆弄摆弄。他们经常提问题,涉及范围很广,并且希望大人能够给予回答。他们积极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且有了了解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探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化并且进行分类比较,这就是普通儿童的认知能力高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对外界的事物缺乏兴趣,很少动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一个比较突出的标志就是这些孩子很少问父母问题,尤其是“为什么”的问题。这些孤独症儿童多半的时间都花在关注一些常人不会感兴趣的、比较枯燥的事物上,比如某人衣服上的某粒扣子、某个饰物或地上的某个小纸片等。

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不强。4~5岁学龄前期儿童的大肌肉发育较为迅速,动作发展明显飞跃,肌肉力量和耐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同年龄的孤独症儿童大动作能力一般较弱,即使大动作能力本身并不滞后的孩子,其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也不强。一个孤独症儿童可能会跑步,而且跑步速度也还不错,但是他(她)很难自己沿着跑道跑,总是跑一会儿就做别的事情或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不会朝着一个固定的目标跑过去。

动作协调性差。4~5岁的学龄前期儿童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在肢体运动协调方面常常显示出惊人的能力,闪转腾挪、攀爬跑跳等都能运用自如;他们的平衡感大大增强,可以做出一些需要相当复杂的肌肉控制技巧的动作;他们能学会手脚同时用力,进行全身性的活动,如跳绳,而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这一项体育运动难度相当大,一般4~5岁的孤独症儿童很少能够学会跳绳。如果他们能学会跳绳,一般也是在好几年之后,而且通常要经过比较艰苦的训练才能完成它。

对外界不闻不问。其实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孤独症儿童,一个特别典型的特征就是对他人呼唤自己充耳不闻,就好像别人喊的人跟自己没有一点儿关系一样。普通儿童可能也会出现别人喊他(她)而不应的时候,但是他(她)多半会回头看一眼,或者说虽然他(她)这次没有应,但是下次稍微把声音提高一点,他(她)立即就会回答,甚至还会跑到叫他(她)的人身边,看有什么事情。

而孤独症儿童,虽然也会出现呼名有反应的时候,但是这种时候通常比较少,最多只占20%~30%,哪怕叫他(她)的人提高嗓门嚷,他们也像没有听见一样。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