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25
是的。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辛亥*以后,孙中山不再面临满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档案均以本名“孙文”署名。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的开拓者,中华*和中国*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他对祖国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
居翠亨期间,在他倡议下,村里采取了一些兴革乡政的措施,“如教育、防盗、街灯、清道、防病,皆为筹办”。 为破除封建迷信,他又与同村好友陆皓东毁坏了北帝庙偶像。这种渎神行为遭到村民的指责,他*赴。年底,孙中山在入*教。
1883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的*、*和*,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
扩展资料:
孙中山青少年时曾信*教,当时极端排斥中华民间信仰与道教等信仰,否定神佛有灵,还打断神像之手。孙中山早年游家乡北帝庙时曾折断佛手。十三岁时在夏威夷读书曾接触西方*教传教士,后来又在教会学校读书,对*教产生兴趣,在拔萃书室受洗加入*教。
从事*事业成立兴中会后,利用宗教进行*。*成立后,主张政教分立、宗教自由,注意宗教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功效,于是说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1918年南京栖霞寺重修,孙中山率先“捐银币万元”。
予于耶稣教之信心,随研究科学而薄弱。予在医学校时,颇感耶稣教之不合伦理,固不安于心,遂至翻阅哲学书籍。当时予之所信,大倾于进化论”,他指出:“宗教的感觉,专是服从古人的经传。古人所说的话,不管他是对不对,总是服从,所以说是迷信。
就宗教和科学比较起来,科学自然较优”。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成,既*形,当从人形更进化而人于神圣。是故欲造*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人类是由极单简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以至于猩猩,更进而*。
晚年就西方对中国的宗教侵略抨击:“他们用*力和经济力来掠夺中国人的物质还不算,又用宗教来耗夺中国人的精神。一班神甫牧师倚仗着他们的国力,包庇教民,干预词讼,欺压其教以外的人,无所不至,受其虐者忍心刺骨。”
1966年,宋庆龄致函友人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信中否认了孙中山是一个虔诚的*徒,明确表示她和孙中山俩人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宋庆龄回忆道:“孙中山明确地告诉我,他从来不信甚么上帝,他也不相信传教士(他们不是“伪善者”就是“受了误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孙中山信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25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中山)人,*家,中国*缔造者之一。 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25
孙文是孙中山真正的名字,中山樵是化名。蒋介石也是,真名叫蒋中正,介石是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26
孙文是他的原名,字载之,号逸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6:27
孙中山的原名叫孙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