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4:30
启发如下:
1、大禹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体现了其伟大的责任心。
2、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有“三过家门 而不入”的敬业精神外,更重要的是他采取了与其父鲧迥乎不同的治水方法。因此,要勇于开拓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大禹治水时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5、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值得所有人为之学习。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体现了其敢于“舍得”的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5:48
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禹之子启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大禹治水: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大禹治水带来的启示:“水宜疏不宜堵”,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
“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一心扑在工作上,才能把工作做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22
要学会引导。对待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人与人交流也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不闻不问。要疏导。不要闭门造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9:14
大禹治水是著名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带给我们的精神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多想解决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了大禹舍小我才能有大我的情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1:22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里这十三里他到处奔走曾经多次路过自已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你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