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7:05
上面的太复杂,我简单说一下:
(一)相同点:
1、都是清朝的*奉皇帝的命令进行收集和编纂的
2、都含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多数方面
3、都是钦定的官方书籍
(二)不同点我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古今图书集成》VS《四库全书》
朝代:康熙VS乾隆
历时:28年VS 9年
类型:巨型类书VS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来源:资料VS文献
(这点需要说明,所谓资料是指成书的和不成书的都有,而文献主要是指成书的)
分类:6编32典VS 4部44类66属
侧重点:各家篇幅比例平均VS儒家占主导
编纂人数:人数较少VS数量庞大
清朝要编纂两套图书总集的原因:
1、《古今图书集成》是采取各家思想所占总书比例平均的做法(只是大致上的平均),至乾隆年间,统治阶级需要更进一步地控制文人思想,加大了儒家文化的比例,使儒家思想巩固了主导性地位。
2、上面的是我高中历史老师给我的解释,个人觉得还和康熙与乾隆的个性有关。
康熙是一个文化修养非常高的人,他对各方面知识都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所以在他治下修出的典籍,就有了这种“平均”的直观印象。
而乾隆,在他的手上查出了清朝最多的*,他对所谓“异”文化有天生的排斥;再加上这个家伙有严重的大头症(看他“十全”的称号就知道了),喜欢显摆,想要立不世之功,所以就又在文化领域横插了一杆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18:2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目录》四十卷,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最大的一部铜活字印本。原版刻印编纂者为蒋廷锡,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印本。实际上《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原编纂人是陈梦雷(1651-1723)。陈梦雷,康熙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福建闽县人。
陈梦雷作为皇三子胤祉的老师,被雍正皇帝以“招摇过市,不法甚多”之罪名流放塞外,不久即病逝于戍途。雍正皇帝将《古今图书集成》之功归于圣祖康熙,另派蒋廷锡任总纂,重新整理。书成之后,在《古今图书集成》的前面加了“钦定”两个字,此书就变成蒋廷锡奉敕主编了。可怜陈梦雷“不揣蚊力负山,以一人独肩斯任”,仅在五年内完成了这部巨著,满怀自信地认为,较之前代《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广大精详,何止十倍。到了最后竟然连名字都未署上,真有点死不瞑目。
雍正四年排印的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由于卷帙浩繁,只印成部,另样书一部。在宫内文渊阁、皇极殿、乾清宫各存藏一部外,乾隆时在存藏《四库全书》的其它六阁各藏一部,又颁赐在朝显宦,以及纂修《四库全书》时江浙进呈图书超过500部的藏书家各一部。传世至今的更为稀少。
陕西省图书馆收藏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是乾隆皇帝赐给清朝开国后首位陕西籍状元、时任当朝军机大臣王杰之书。此书几经辗转,已有散佚。起初,告老还乡的陕西韩城人王杰因此书系皇帝赏赐,恐家藏有所不敬,于是恭奉于同州府(今大荔县)丰登书院,使家乡士子,共沾恩泽。1905年大荔地方名人尚镇圭先生因受孙中山先生之命策动西北*,就在故乡同州创办府中学堂,并将丰登书院并入,《古今图书集成》也就归由府中学堂保存。到了1910年,陕西巡抚恩寿在西安府枣茨巷(今早慈巷)设立存古学堂。为了充实该学堂藏书,陕西提学使余?于次年饬令同州知府,调《古今图书集成》以备用。尚镇圭先生为地方考虑,不同意调拨,先后面见同州知府和陕西提学使,以府中学堂缺乏图书为由,极为拒绝调《古今图书集成》入西安。迫不得已,提学使余?承诺拨银三千两给同州府中学堂,作为购置新书之用,方使融通。适逢此时,武吕爆发,西安亦揭竿响应,情急之中,调书之事遂搁置不提。
辛亥*之后,陕西,秦陇复汉军协统陈树藩军驻扎同州,以府中学堂为兵营。兵荒马乱,军纪不整,加上士兵无知,珍贵的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成了陈树藩士兵休息时顺手拈来的枕头,因此而散佚无数。面对珍贵典籍佚失,有识之士无不扼腕痛惜。后来大荔县知事朱霞轩和地方士绅田命初等出资,从民间收购散佚以补缺,然终究未能全部收回。1928年,宋哲元任陕西省代*时,嘱咐教育厅将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运来西安,由省*保管。任教育厅*的黄统见军阀混战,局势混乱,不敢茫然服从,就此事商诸陕西督学刘国安。刘怕不测,以为不妥。故采取拖延推诿之策。加之中原大战在即,宋无暇敦促仔细,遂未付诸实施。时至1931年,陕西省*在同州府中学堂旧址设立第二师范学校,《古今图书集成》又归第二师范学校保管。
面对珍贵典籍怎样保管和由谁保管,以免再遭遗失的问题,陕西文化界知名人士刘安国和梁午峰等,经过缜密考虑,从长计议,建议同州师范(1934年第二师范改名)校长马凤岗,将《古今图书集成》运来西安,以便更好的保存和管理。当此之时,抗日战争即将爆发,马凤岗校长从长远着想,欣然同意。1937年5月《古今图书集成》运至西安,正式交由省立西京图书馆(今陕西省图书馆)珍藏。
至此,雍正四年(1726)刻印的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找到了它的最后归宿。这也是陕西仅存的一部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虽有残缺(现存4448册),但它仍不失陕西省图书馆珍贵善本的美名。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 3503种,9309卷,约10亿字。本次出版的<<四库全书精编》精选了《四库全书》之精华,以便于读者诵读为宗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是中国学术史上并驾齐驱的三部巨著,有学者称,它是《永乐大典》的后继者,《四库全书》的先导者。作为国图的镇馆之宝之一,《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共10000卷,目录40卷,分装5020册,共计522函,共6117部。该书最初由清代学者陈梦雷主持,编撰于康熙,成于雍正,历时28年,是我国铜活字印刷史上规模最大的图书,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
:《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规模很大,动用*、文士两千多人,总计三亿七千万字,它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早300年。其中所引材料一字不改,保存了宋元前大量文献资料。可惜的是因数量太多,未能刻版。正本约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至乾隆时尚存9 678册。后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次浩劫,《永乐大典》只剩册。后,经多方搜集,现藏215册(世界上现存三百七十多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关于《古今图书集成》,教材从时间、性质、数量、价值几方面作了介绍。教师不必再补充。该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