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不强悍的八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制度的崩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1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2:49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八旗军入关前后确实是东亚第一劲旅,虽然人数和体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其核心力量绝对是优于明军和关内农民军的。当然,有句俗话说的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女真军也并非天生就非常厉害,而是通过适当的军事组织以及严格的赏罚、军纪塑造出来的强兵。

其实,只要看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努尔哈赤的一开始的创业部分,也可以清楚地知道所谓“勇猛善战”绝不是天生的,女真人的战斗力也曾有过非常差的时候,停留在了部落武装打群架的水平,实在算不上什么精锐之师。

就比如万历十一年(1583年)的玛尔墩之战,努尔哈赤率兵400人,战车3辆(所谓战车就是指楯车),士兵在楯车的掩护下进攻,被城上扔下的飞石所阻拦,结果努尔哈赤所带去的士兵居然就怂了,缩头缩脑不敢往上冲。《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城上飞石击之,复用木撞其车,前车被摧,后车相继,二车俱坏,众皆蔽于一车之后,缩首不敢上攻。”

眼看着这场仗要完,努尔哈赤干脆自己用自己高超的箭术,射倒对方5人,对面更是不可思议,损失5个人,居然就被吓到了,作鸟兽散了。努尔哈赤用一己之力将手下的400士兵变成了观众,而对方的战斗力也实在低得可怜。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除此以外,还有更夸张的,万历十三年(1585年)努尔哈赤率兵500攻打哲陈部,途遇大水,只带80人前往。对方带着800人来应战。然后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就出现了,临战时刻,努尔哈赤手下两位主要将领都怂了,急得努尔哈赤大骂:“汝等在家,每自称雄于族中,今见敌兵,何故心怯,解甲与人?”从史料上看,努尔哈赤完全失去了对部队的约束力,明明有80个人,向前冲锋的居然只有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4个人,冲入敌阵后,大开无双,斩杀哲陈部20人,而哲陈部的800“大军”居然又溃了。“四人奋勇步射,直入重围,混杀敌兵二十人,遂败其兵。八百人不能抵当,皆涉浑河而走。”

这和日后风发潮涌的八旗军完全沾不上边。也无怪乎这个时候的女真人向西打不过蒙古,向南打不过明朝,还被明朝搞出了“成化犁庭”这样差点灭族的事件。

而努尔哈赤为了将这些类似于散兵游勇的部落武装打造成一支像样的军队,决定改革建州女真的军事组织,以史料表明早在万历十七年(15年),努尔哈赤已经在为打造一支精兵努力着。《李朝实录》记载:“老乙可赤则自中称王,其弟则称船将。多造弓矢等物,分其军四运:一曰环刀军,二曰铁鎚军,三曰串赤军,四曰能射军。间间练习,胁制群胡,从令者馈酒,违令者斩头,将为报仇中原之计云云。”

有四点值得注意:一、“多造弓矢等物”说明建州女真已经有组织的建立了自己的军事产业。二、军事组织架构开始以战术划分。三、“间间练习”说明训练频率很高。四、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赏罚制度,约束自己的队伍。努尔哈赤的部属就在这个时候想职业军队发展,而成果也非常显著,就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经过他调教的建州女真兵大败以科尔沁为首的3万九部联军。

而努尔哈赤的强军之路还在继续稳定地走下去,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据李朝使臣出访女真部的记录来看,努尔哈赤对军队的训练强度有增无减,每天训练是常态,还不惜以绑架等方式增加打造兵器的工匠,扩大军事产业,“方调到各处鞑子,日逐出城操练。又广拘达匠打造弓箭等器”。而正是此时通过严密的组织纪律以及高强度的训练,女真军的已经变成了善战之军,《李朝实录》记载:“老可赤副将领骑兵三千余名整立道下,或带弓矢,或持*杖,步军六千余名,成三行列立。相公进迫阵前,有一骑不意高声,骑军整立不动,而相公一行及我国人等惊惶失色,胡人拍手大笑。”

这件事发生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李朝使者访问建州部,使者的马匹受惊高叫,努尔哈赤军队居然能做到“整立不动”,不仅士兵心理素质好,而且很显然马匹也经过严格的训练不至于受惊乱跑,可见建州女真军的训练水平已经非常高了。这一点不仅李朝人有深刻的体会,就连东北李家都感觉到建州女真战斗力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李如梅就指出女真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远高于同时期的日本军和蒙古人,不可轻视,“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西北虽有鞑子,皆不如此贼”。

而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随着建州女真幅员益广,部众增多,建立起八旗制度,颁布了更为详尽军令和赏罚条例,而军事产业也是相当发达,在万历末年达到了“铁工所居延袤数里”的程度,一支令行禁止、战力强悍、装备精良的八旗军正式成型。《明经世文编》说:“大抵此酋励志四十年,尊礼谋士,厚养健卒,博咨密议,简练训齐。其制器、选士、政教、服习,不合于法者鲜矣。”

所以,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七年(15年)开始就致力于强军工作,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反明,磨了整整29年的刀,其战斗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说是精锐之师一点也不过分。

至于说明军、农民军遇到清军一触即溃,这可能是后金(清)的胜利太过耀眼的缘故,事实上清军有过不少失败记录,清朝自己的官方档案也承认过这一点。

爱新觉罗·多铎

就比如说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旗军绕道入关,清朝和硕豫亲王多铎率军路过中后所想要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合兵一处,半道上被祖大寿兵从后偷袭,蒙古兵和满八旗兵一时被打懵,蒙古兵和部分满八旗兵败退,大部八旗军且战且退,当然好在还算训练有素,迅速组织反击,才站住阵脚,多铎部因为偷袭,战死9人,失马30匹。战后,多铎被降级处罚。还有《明史》记载,明将贺世贤在辽、沈战役前也多次突击击败过八旗军。

以上都是明军打赢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宁锦战役、北京的广渠门之战、松锦会战中,洪承畴的前期反击战等等就一一不提及了,所以明军碰上八旗军一触即溃的说法实在是有失公正的。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是明军获胜的战例大部分都是小规模战术级别的获胜,但是一旦到了几万、十几万这样的大型战役,大部分时候会大败。

其实这和明军军制发生恶变有关,因为在明朝的中后期,在卫所制败坏的情况下,明军尤其是九边明军逐渐衍生出了“家丁制度”这个怪胎,所谓家丁制度,就是一开始将领将原先的卫所兵选取其中强壮敢战者严格训练,待以厚饷做为自己的亲随部队,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丁不仅仅局限于汉人,还会招募边外蒙古人和女真人加入,所以在明朝中后期,面对蒙古人的入侵,将领往往带着少数由汉人、蒙古人、女真人组成的少数家丁部队纵横于战场,而普通的正兵则成了摆设。萨尔浒会战时的名将杜松所带西北边军号称“雄于诸镇”,然而这支强军的冲锋破敌的主力居然是由蒙古人组成的家丁。《明经世文编》说:“榆林武卒素称雄于诸镇,然冲锋破敌,大抵皆恃夷丁。”

而在隆庆二年(1568年)之前,九边使用蒙古人组成的家丁已经成为常态化,所谓“各边纳真夷人之降,以充家丁冲战之用,行之已久”。

这个制度广泛普及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具体有二:

一、就是忽视了广大正兵的待遇和训练,广大士兵自然是战斗力低下,而家丁人数又少,面对数万的精锐八旗军自然是不够用的,在广大正兵战斗力无法提升的情况下自然难以抵挡八旗军,这就是为何明军在大规模战役中败多胜少的原因,因为战役规模越大,对部队整体素质要求越高,明军的“少数精锐+大部分散兵游勇”的模式显然肯定打不过全员精锐的八旗军的。

八旗铠甲

二、长期指挥小规模的家丁作战使明军将领失去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就比如说贺世贤就由于习惯于家丁作战,做为沈阳城的统领7万军人的守城主将,面对少数女真军的诱战,居然“亲率丁千,出城逆击”,最后落得个惨败身死的下场。

这就是为何明军与八旗军一旦进行大规模战役几乎每战必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八旗军的整体战斗素质比明军肯定是要好的,否则明军松锦会战聚集的九边精锐也不会被八旗军全歼不是吗?精锐尚且如此,关内明军大部分当然大部分也不是八旗军的对手,畏敌如虎的事情那是时有发生。

就比如后金军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第六次破塞攻明,贺人龙部中途哗变。左良玉部接到勤王通知的四个月后,居然还在河南,孙传庭干脆让他就别来了,“奉调四月,敌已北遁,犹淹河南,臣因咨部止之”。就连向称精锐的关宁军祖宽部让他从临清支援济南,居然走了七八天还没走到,让孙传庭感到十分绝望,大骂“宽等之罪可胜诛哉!”

至于李自成辖下的农民军,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其实和明军的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军内部有大量的家眷和勤杂人员,战兵数量占比不高。就比如说李自成和罗汝才合攻开封的时候,人数虽有百万规模,但是实际可战之兵不过13万人罢了。《豫变纪略》记载:“计闯、曹二营,步贼约十万,马贼三万,每一贼有马三匹,胁从之徒近百万。”而真正的精锐不过就是标营6万人,未发现成体系的炮兵部队,所以无论是在兵员素质上或装备上和清军比起来处于全面下风,硬实力差距明显,所以面对清军一路败退也是情理之中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