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3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规定。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 [佛制],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 [非佛制]学习沙弥律仪 [佛制]、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 [佛制]。 [非佛制]去俗姓,改姓释,并由*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三)对于出家的学历要求,并不是很多人说的要大学学历。国家没规定有(只是担任住持的僧人,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要求也不是太严格),各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实际有许多还是小学文化出家)。(非佛制) (四)关于戒肉食(非佛制)的问题,在比丘(尼)戒中没有规定。因为在佛陀时代,是实行乞食制度。要到什么吃什么,所以包括肉食,以示对饮食不起分别。在中国没有乞食的环境,所以中国佛教创立了农禅制度。因为可以自己选择种东西吃,所以就没必要再吃肉,体现大乘行者的慈悲情怀。素食作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也为东南亚的上座部大德所称赞。因为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至今仍然乞食,当然就是要吃肉。在五戒,八关斋戒和比丘(尼)戒中吃肉都不算犯戒,因为没有关于不准吃肉的戒律。对于中国佛教的素食传统的形成,梁武帝确实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佛教戒律中所规定的不准吃荤的“荤”,原来是指大葱、小葱,野蒜,大蒜和韭菜。因为其生吃生憎,熟吃生淫。对于《显识论》中说连牛奶和鸡蛋也不该吃,只是高僧的论,不是经。照不照做随你。但是如果有慈悲心的话,你自己想到众生的死是吃不下的。出世修行的三主要道包括出离心,慈悲心,正知正见。可见慈悲心对于修行的重要。 (五)关于酒的问题。戒酒(佛制)是佛教戒律的根本大戒(迷惑心志,障碍修行),但也是为佛陀所特别开许的戒条。就是说虽然是大戒,但为治病是可以少量服用的(喝前先向长住大众说明)。 (六)对于僧人“是一种职业,人家还能结婚,没个月还开工资呢”。等现象在日本已经出现,中国还没有。说明佛陀所指的末法世界的现象已经出现。魔王波旬的子孙已经穿上僧衣败坏僧团,这是无法避免的。凡是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佛法也不例外,也会消亡。但怎样才能延长正法住世时间呢?佛说“我灭度后,以戒为师”。对于说“修心就好,守不守戒律都一样,不要执着事相”的邪见一定要抵制。 以上,除注明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据在《四分律藏》中 ,由于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弥不得阅读《四分律》,所以具体经典出处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内容也不够全面,但希望为想了解出家方法的人有所帮助。 虽然如上所说,出家有很多*。但现在许多大德为广育僧才,绍隆佛种,已经对出家条件的*降低了很多。为想出家的人提供了很大方便。 了解以上的条件以后,如果你还愿意出家的话。你可以先找你们当地寺院联系一下,看你觉得哪个寺院适合你,你再去和寺院相关部门联系出家事宜。一般寺院在出家前会对要出家者考察一年。要出家者被寺院考察期间的生活称为“发心”。发心期间主要看发心的人是否适合出家,并学习相关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