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06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即白天以靠近地平线的天空为背景,能清楚看出视角大于20度的地面灰暗目标物的轮廓并辨认出它是什么物体,夜间能清楚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以m(米)为单位。能见度的大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①目标物与衬托它的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差异愈大(小),能见距离愈大(小)。但这种亮度差异通常变化不大。
②大气透明度。观测者与目标物间的气层能减弱前述的亮度差异。大气透明度愈差(好),能见距离愈小(大)。
所以能见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透明度的好坏。而雾、烟、沙尘、大雪、毛毛雨等天气现象可使大气浑浊,透明度变小。
按照航空的需要,能见度可分为两类:
①地面能见度,反映近地面水平方向能见距离的情况。而不同方向的能见度又常是不同的。一般气象台、站所报告的是能见度的代表值“有效能见度”(测站视野一半以上范围都能达到的能见距离)。航行活动中主要掌握跑道上的能见度和某方位的最小能见度。
②空中能见度,又称“飞行能见度”。能见度是决定机场开放或关闭的条件之一,也是决定航空器起飞、着陆时按目视飞行规则或按仪表飞行规则操作的依据之一。低能见度给目视飞行造成困难,是影响安全起飞和着陆的一种气象条件。
测量大气能见度一般可用目测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大气透射仪、激光能见度自动测量仪等测量仪器测量。目前,能见度的观测大都还是以人工目测为主,规范性、客观性相对较差。大气透射仪是通过光束透过两固定点之间的大气柱直接测量气柱透射率,以此来推算能见度的值,这种方法要求光束通过足够长的大气柱,测量的可靠性受光源及其他硬件系统工作稳定性的影响,一般只适用于中等以下能见度的观测,而在雨、雾等低能见度天气,会因水汽吸收等复杂条件造成较大误差。而激光能见度自动测量仪是通过激光测量大气消光系数的方法来推算能见度,相对而言,较为客观和准确,但这种仪器成本昂贵、维护费用高、操作复杂,而且,在雨、雾天也难以进行正常观测,因而难以推广。中国科技大学研制的数字摄像法自动测量能见度的仪器系统,通过数字化摄像机直接摄取选定目标物及其背景的图象,然后将图象从图象采集卡传到计算机,通过对所获取的图象进行分析处理,能自动获取能见度的数值。这种方法测量得到的能见度数值和用激光雷达观测的能见度值比较接近。一般能见度按如下划分标准:
1.能见度20-30公里 能见度极好 视野清晰
2.能见度15-25公里 能见度好 视野较清晰
3.能见度10-20公里 能见度一般
4.能见度5-15公里 能见度较差 视野不清晰
5.能见度1-10公里 轻雾 能见度差 视野不清晰
6.能见度0.3-1公里 大雾 能见度很差
7.能见度小于0.3公里 重雾 能见度极差
8.能见度小于0.1公里 浓雾 能见度极差
9 能见度不足100米通常被认为为零
能见度与飞行活动有密切关系,能见度不好是飞行活动中严重的视程障碍,直接给目视飞行造成困难,甚至会危及飞行安全。空军气象台预报的能见度通常是1、2、4、6、8、10和10公里以上几个等级。当能见度在4公里以下时就称为复杂气象;当能见度大于10公里,就认为能见度很好了。能见度也是决定本机场开放还是关闭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地面导航设备较差的机场,在能见度小于0.8公里时就要关闭。国际民航组织根据机场的导航设备,规定了飞机进入机场着陆的三类最低标准,分为非精密直线进近的最低标准、目视盘旋进近的最低标准、I类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Ⅱ类精密进近最低标准和Ⅲ类精密进近最低标准。目前国际民航组织统一规定的精密进近天气标准如下:
Ⅰ类:跑道视程800米,决断高60米;
Ⅱ类:跑道视程400米,决断高30米;
Ⅲ类:A,跑道视程200米;
B,跑道视程50米;
C,跑道视程0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07
能见度这个量词是对雾霾天气或环境的一个量度标准,能见度5米-是指人正常视力的情况下,在雾霾天气环境下能够看清楚5米处的人或物。以这样一个标准来恒量天气状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07
什么叫能见度5米请问这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我来说一下你的这个问题,你说的是什么叫能见度5米,请问这是怎么出来的呢?具体的说能见度就是有雾的天气,大雾的天气情况下雾很大,你从站的地方看到对面的距离只有在5米之内能看见,而5米之外就看不见,整个就是雾蒙蒙一片,所以这个就叫能见度,具体是怎么测试的呢?是可估计的预算吧,最准确的应该是拿尺子去量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08
五米的距离内可以看得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09
能见度5米就是,你只能看得到五米内的东西,超过五米的话就看不见了,一般大雾天气可能会有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