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信仰”的八百字文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6:36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什么是信仰
黑暗中一道闪光划破黑暗,死去的耶稣从棺木中做起来,用复活来宣布他的永生。这是电影【耶稣受难记】最后的一段片段。看过这部电影后,我久久不能平静,陷入深深地思考中。
在今天的地球上,先进的发达国家基本都信仰教或天主教,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信仰的是佛教、教、印度教还有主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电影【耶稣受难记】中我感受到一种无私的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爱”,或者一句话“牺牲自己,关爱他人,无所求”。这是与其他宗教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
教主张人人平等,无论男女老幼,高低贵贱。佛教也宣称众生平等,但是等级观念很强,除了看不起低等种姓的人外,也看不起女性。可以讲这是佛教产生时的社会认知水平造成的,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
教为了体现关爱他人的精神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在印度特蕾莎修女的身上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很多传教士为了传播主的福音,冒着生命危险,翻越千山万水把主关于“爱”的话语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影响了那么多人的生活。
佛教并不强调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佛教徒重视的是内修,修成正果,即成为得道高僧。佛教也宣称普渡众生,但是这种主张并不要求佛教徒现实社会中帮助有困难的人。而是对生活困难的人解释因果福报的理论,让人们安天乐命,服从命运,放弃反抗。因此佛教历来被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佛教产生两千多年,能触及世人生活的内容不多,也就是说佛教主张出世,而非入世。
教主张关爱他人,用爱来化解人世间太多的怨恨。所以要求徒要入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困苦的人们。给缺衣少食的人送去衣食,给精神空虚的人提供安慰,给孤独寂寞的人送去温暖,给无钱治病的病患送去医药,给临终之人送去关爱。徒所有的作为都是无偿的,不求回报的,他们的精神充满神的感召。据我所知,做临终安慰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需要极大的耐受能力,而且做过之后久久会有一种空虚无助之感,这种牺牲是难以言喻的,但是为了传播主的爱,他们去做了。这比直接送钱送物要伟大的多。
儒教与教都主张要爱人,但爱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儒教的爱有亲属之爱、朋友之爱、夫妻之爱等等。教的爱无阶级无范围,即博爱。耶稣至死还在宽恕杀死自己的人。儒教与佛教一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儒教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等思想,给社会各等级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儒教思想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强调“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甚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封建糟粕。儒教的思想理论严格禁锢了民众的头脑,扼杀了充满丰富情感的人性,受到了历史的批判。
主义理论本身是美好的,但是他的阶级性太强,将人类社会主观地划为几个阶级,使人们之间充满仇恨。理论上强调一致性,客观上泯灭了人性,在诞生后的不长时间内就发生了许多问题。其理论能否变为现实受到广泛质疑。
佛教主要以宣喻为手段,以出世为目的,通过因果福报理论来劝诱民众消极地接受压迫,麻醉民众向往自由的心灵;儒教以言论为手段,以参政为目的。创造出一套主义理论,要求民众服从君主的,很少有反抗的言论;主义以为手段,以参政为目的。创造出一套的理论,并进而希望通过政治斗争来改变和控制民众的思想观念,进而实现理想中的主义社会。上述三种理论都缺少“爱”的内涵,佛教循循善诱,使人迷迷糊糊中产生厌世思想;儒教谆谆教诲,把读书人都教成了利欲熏心,欺世盗名之辈;主义思想上纲上线,给民众的思想通上了高压线,实现了“万众一心”的虚假繁荣。教则不然,教教义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爱”。他总是强调平等地为别人着想,用“爱”来改变别人的观念,不强迫,不利诱,不欺哄,更不主张徒参与政治(历史上虽有参政者但不是教义所主张)。有人说教也教人忍受,打了左脸还得把右脸递上去。这是一种误解,虽也教人忍受别人的掌掴,但这不是教人顺从,更不是服从,而是教人不要以暴抑暴,要以“爱”来化解仇恨,感化敌人。这表明徒在暴力前决不妥协,又不能对敌人施加暴力,所以只能忍受施暴者的恶行。本人就是受尽酷刑后,为人类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教从耶稣一人开始,用爱的力量感化了千千万万的人,从而实现了大多数人受真善美的教育而生活,但是是会永远存在的,还有一小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感化,但是他们正成为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重点,被控制在很小的比例里。整个社会由于信教成员占绝大多数而进入良性循环。
而佛教、教、印度教还有主义占优势的国家,人们生活在愚昧贫困落后的生活中,自私野蛮,暴力欺诈充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水平参差不齐,社会中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社会分配不公导致人们之间充满憎恶和仇恨。除物质生活水平低下外,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更是一片荒漠。为了统治方便,人们的言论受到很大的,人们观察外界生活的视线受到阻挡,孩子们受到畸形的教育,能出国的人很少有回来的。事实胜于雄辩,人们用脚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小部分人,使用这种强制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愚昧的人们在这种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冷漠,重复过着几千年不变的僵冷生活,难怪会有几位出国归来的智者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吧”。整个社会由于绝大多数人的愚昧而一直处于恶性循环。
教提倡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在这种平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自然法学说,在这种学说基础上西方法哲学家们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平等、博爱”、“人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等思想主张,从而在西方英美国家真正实现了“法治”。
教用“爱”的精神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升华了人类的情感,同时也承认人性中恶的一面,最终促成了政治法律制度的改善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完善。放眼世界,凡是教盛行的国家多是民主法治国家,人们享浴在的“爱”的怀抱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彼此坦诚,幸福美好的天堂就在人间。    
作为一位为人类指明前进方向,给人类带来幸福生活,并为此受到痛苦折磨乃至付出生命的“神”,他无疑是应当永远受到人类的尊敬和信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