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及病理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0:1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22:40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肿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慢性炎症,由Kessler于1972年首先报道。由于该病少见、对其缺乏足够认识,临床上误诊误治的情况常有发生。为提高对GM的诊治水平,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特点作一介绍。
1、病因及发病机理
迄今为止,GM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已有较多研究。一般认为GM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患者服用避孕药有关;Kiefer等报道与棒状杆菌感染有关;Brown等认为是乳汁所致的免疫反应和局部超敏反应;FletcHER等认为该病与高泌乳素血症等体内激素失衡或感染、化学刺激引起的小叶肉芽肿炎症有关;另外GM还与霉菌和放线菌感染有关;外伤、性激素、抗抑郁药等可能为诱发因素。GM具体发病机制虽无统一的认识,不过综合各种学说可以发现,异常激素如避孕药含有的雌激素可刺激乳腺导管的发育:孕激素可刺激乳腺小叶腺泡的发育;泌乳素能促进乳汁的分泌,高水平的泌乳素引起乳汁分泌至腺泡,但因缺乏后叶催产素,不能使乳汁从乳腺小叶排入输乳管,从而引起乳汁在小叶内的淤积,使脂质类物质分解的产物在小叶局部发生超敏反应和免疫反应,形成小叶肉芽肿炎症。
2、临床特点
GM患者多为已婚、经产的妇女,大部分于发病前1~6年内哺乳经历,平均年龄约32岁。GM病程长短不一,最短1天,最长者可达数年,但绝大部分在半年以内。病变常发于单侧乳腺 ,除乳晕区外的其他部位均可发生,但以外上象限为多见。肿块是GM的主要表现,单发、突现、快速增大是其特点;肿块质硬,长径多在1.5~10 cm之间,巨大者可累及整个乳房;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可与皮肤或周围组织粘连;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但多不明显,皮温不高,可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多数GM有乳房疼痛,常为隐痛,少有剧痛。全身症状往往不明显,少数可伴有低热、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关节痛及皮肤红斑等。若不及时治疗,GM可于短期内(2周左右)出现脓肿。脓肿可大可小,可单发或多发,以多发微脓肿常见;多发者脓肿间通常有潜行的窦道相关联。若任其发展,大约1月后,可致皮肤溃破、溢脓,此起彼伏,形成窦道,经久不愈,使乳房外形严重毁损。
3、病理特点
GM组织学检查可见切面弥漫分布粟粒至黄豆大小的暗红色结节,部分结节中心可见小囊腔。镜下可见病变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小叶的末梢导管或腺泡大部分消失,并常见嗜中性粒细胞灶,即微脓肿。偶见小灶性坏死,但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不见结核杆菌,无明显的泡沫细胞及扩张的导管。细胞学检查可见到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郎罕巨细胞或异物巨细胞、核碎片、上皮细胞等。
GM虽然少见,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哺乳障碍以及滥用性激素等,GM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由于GM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治困难,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凡遇育龄期女性、突然出现增长迅速的乳房肿块者,应想到GM可能,B超及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