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说,侯耀文先生能被称为“泰斗”吗?姜昆能被称为“大师”吗?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9:28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提起《买猴》这块活,老观众大多会不约而同地回想起相声泰斗马三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的经典演绎。甚至不少“相家”还知道当初就因为说了这段相声,致使马三立的艺术生涯三起三落。《买猴》既是马三立新相声的杰出代表,也是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实,素以犯犬著称的已故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也曾经对这段脍炙人口的佳作进行过二度创作。

侯耀文的《新买猴》也是从老友见面、公司采购入活,并且编排了“侯采购”的角色,这一称谓其实是为底包袱埋下的伏笔。至于买猴的缘由与马三爷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马三爷在表演过程中运用了较大的篇幅对“马大哈”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通过对“马大哈”上班迟到、给去锦州道办货的采购员写错通知单、给食品厂和家具厂贴错标签等等一系列细节的描摹,使一个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也为后来写错“猴牌香皂”做了合理铺垫。而侯耀文的版本由于晚会演出时长,仅仅交代了出错的人物“马小哈”,并没对其进行深入的描述与塑造,“马小哈”口齿不清的特点与工作马虎也没产生必然关联。

侯、马的两版《买猴》在情节上较为相似,在收到买猴儿的消息后,都是没有核实直奔东北,遇到了同一个村长,开了相同的大会。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侯耀文在此处巧妙地融入了对马三爷的砸挂包袱颇具亮点。

随后又辗转到全国各地买猴儿。马三爷使这段的路线是从东北到武汉,再坐江船奔四川。侯耀文则是从东北到广东,再到海南岛、深圳、珠海、蛇口等特区,最后去了趟四川,这才回北京。马三爷是按通知买了五十只猴,侯耀文则是逛了一圈没买猴,这样的设计给接下来引出底包袱做了铺垫。

从段子的整体效果来看,侯耀文明显要略逊于师爷辈的马三立。首先是铺垫较少,表意不明。马三爷通过多个情节刻画出丰满立体的“马大哈”形象,铺平垫稳,包袱使得更响。而侯耀文仅仅蜻蜓点水般地描述了下写错文书是“马大哈”的儿子“马小哈”,铺垫不够瓷实,这也使得节目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是对于底包袱的处理,马三爷对底包袱的设计是“幸亏是买猴牌儿肥皂,要是买白熊香皂,我准上北冰洋了!”段子结尾荒诞不经,令人捧腹。而侯先生的底是自己故意按通知去采购并借旅游消费、去广东吃基围虾闹肚子,最后被冠以“猴拉稀”的外号。这个底既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前面塑造的“侯采购”形象吻合。

侯耀文演绎的《新买猴》虽说存在不少细节瑕疵,但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受演出时长所限,他在处理这块活时尽可能精简铺垫,让包袱更典型突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犯犬的表演优势。原本段子中讽刺的仅是工作不负责的马虎人,而侯耀文这版中又加入了对爱钻空子、好占便宜这类小人物的辛辣讽刺。

相声门里历来就有“一遍拆洗一遍新”的说法,能让一段时隔近半个世纪的相声段子再次搬上舞台,且符合当下观众欣赏口味,已是难能可贵的创新。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两个人都可以,因为都是比较有艺术成就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他们都可以被这样称。因为他们的艺术和各个领域都非常的优秀。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我认为侯耀文先生可以被称为泰斗,姜昆也能被称为大师,因为他们的艺术成就都非常的高,给后人的启迪都非常的多。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