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鹰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0:5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3:17

1928年,傅鹰的博士论文在美国获得好评,一家化学公司以丰厚待遇邀请他,但他与女友张锦商议后决定回国,他们坚信:“留学国家的钱是用来为祖国效力的,留在美国工作是对不起中国人的。”1929年,他应沈阳东北大学之邀回到祖国,途中他填词赠予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张锦,表达了回国整理山河、共同努力的决心。


回国后,傅鹰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和重庆大学任教。在日本侵略期间,他们夫妇在重庆大学过着简朴生活,同时教育张锦的侄儿张存浩(后来的物理化学家)。1939年起,傅鹰夫妇转往厦门大学任教,傅鹰还担任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器重他们,但傅鹰拒绝了CC派的拉拢,坚定地表示不加入。


1944年,傅鹰夫妇无奈再次赴美,傅鹰在密执安大学进行研究,张锦则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傅鹰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始终牵挂着祖国。1949年,得知中国形势后,他们决定立即回国。经过艰难的斗争,1950年8月,他们离开美国,回到新生的中国,受到的热烈欢迎。


回到北京后,傅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在北大、清华和北京石油学院任教,直至生命的最后。他的妻子张锦也一同贡献于教育事业,他们夫妇的辛勤付出在燕园持续了25年,成为了“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的生动写照。




扩展资料

傅鹰,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在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胶体化学第一个教研室,并培养了第一批研究生。他襟怀坦荡,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党和人民的诤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3:22

1928年,傅鹰的博士论文在美国获得好评,一家化学公司以丰厚待遇邀请他,但他与女友张锦商议后决定回国,他们坚信:“留学国家的钱是用来为祖国效力的,留在美国工作是对不起中国人的。”1929年,他应沈阳东北大学之邀回到祖国,途中他填词赠予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张锦,表达了回国整理山河、共同努力的决心。


回国后,傅鹰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和重庆大学任教。在日本侵略期间,他们夫妇在重庆大学过着简朴生活,同时教育张锦的侄儿张存浩(后来的物理化学家)。1939年起,傅鹰夫妇转往厦门大学任教,傅鹰还担任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器重他们,但傅鹰拒绝了CC派的拉拢,坚定地表示不加入。


1944年,傅鹰夫妇无奈再次赴美,傅鹰在密执安大学进行研究,张锦则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傅鹰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始终牵挂着祖国。1949年,得知中国形势后,他们决定立即回国。经过艰难的斗争,1950年8月,他们离开美国,回到新生的中国,受到的热烈欢迎。


回到北京后,傅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在北大、清华和北京石油学院任教,直至生命的最后。他的妻子张锦也一同贡献于教育事业,他们夫妇的辛勤付出在燕园持续了25年,成为了“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的生动写照。




扩展资料

傅鹰,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在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胶体化学第一个教研室,并培养了第一批研究生。他襟怀坦荡,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党和人民的诤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