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文<<蜀市三贾>>的译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6:0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7:45

翻译:四川有三个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人专门进优质药材,按照进价确定卖出价,不虚报价格,更不过多

  地取得赢利。(其中)一人优质不优质的都进货,他售价的高低,只看买者的需求(程度来定),然后用优质品或次品来

  应对他们。(其中)一人不进优质品,只求多,卖的价钱也便宜,要求多就多一点,不计较。于是(人们)争着到他那(

  买药),他店铺的门坎每个月换一次。过了一年就非常富了。那兼顾优质品和次品的商人,前往他那买药的稍微少些,过

  了两年也富了。那专门进幼稚品的商人,中午时的店铺就如同在晚上,早晨有吃晚餐不足。

  郁离子见了叹道:“当今为官的,也如此啊!从前楚国边远的三个县的三个县官。其中一个廉洁却不能得到上司的提

  拔,他离任的时候,没有钱租赁坐船,人们都笑话他认为他蠢。其中一个选择方便获取的利益就取,人们不责怪他的攫取

  反而称赞他贤能。其中一个没有利益不(榨)取的,获得的利益用来交给上级(官吏),他将下级官吏和士卒当成儿子一

  样将富人象宾客一样地对待,便不到三年,升迁被任命为长官法纪的职务,就是百姓也称赞他的善良。这不是怪事吗!”
  【简析】
  刘基是从三个卖药材的三种不同经营手段得到了三种不同结果,说及到了三个当县官的三种不同的当法而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读来很有意思。 第一个卖药的讲究诚信,结果连饭也吃不上了。第二个则狡猾一点,好药、孬药都卖,你给高价,我给你好的,真的;你给低价,我就给你孬的、假的。“惟买者之欲”,这话听起来好听,可真正买了孬药、假药,就很危险了。但这个商人用这小手腕,干了两年也发了财。第三个卖药的则不仅是狡猾,而且是狡诈了;老百姓只图便宜,不知底里,争着买他的孬药、假药,所以他一年多就发了大财。 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不仅在商场存在这种“诚信者垮台、奸诈者发财”的怪现象,就是在官场亦然。文章的后半部分就写了官场的情况。第一个县官,就是因为廉洁自律,不被他的上司赏识。其中的缘由,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一是上司少了为他进贡的;二是你不贪就显出我来了;三是你不贪,少不了同僚的谗言。所以,廉洁被视为大逆,人们就会笑你傻瓜。这种人的结局当然只会是很惨的了。第二个县官“聪明”些,他比较注意机会、注意场合:有机会捞就捞,有条件贪就贪,办得比较诡密,不是那么放肆。文中“人不尤其取”一句很耐人寻味。人们为什么认为他贪污不是错呢?这只能解释为在那时代、那社会是无官不贪吧?“贪”是他们立官之本。人们已经熟知了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第三个当县官的,那就更“聪明”了:他猛贪剧敛,但他并不独吞,他拿出一部分甚或大部去巴结上头,买通关节,用民脂民膏作为自己晋升的资本;另一方面又很关照他的下属,目的无非是为他不义之举效力;再是善待那些有钱人,以便能更痛快地榨点油水。这第三个当县官的真可谓是奸诈之极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又腾达起来。 文章就是以这小小的篇幅对当时社会只有奸诈作伪才能发财升官、诚信廉洁反而不能立足的荒谬现象进行了揭露、批判,作者的胆识和勇气是可嘉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7:51

有3个四川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位专卖好药,预算实进成本与卖价相近,不少价,也不肯赚钱太多。

另一位不管好药、差药都收来卖,价格的高低随顾客的心意,相应地把好药或差药卖给他。第三位不求好药,只管多收,卖价低廉,买的人请求增加一点就多给也一些药,从不计较,于是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到他那里去买,以致也家的门槛一月一换,一年多之后他就成了大富翁。

那个兼卖好药与差药的商人,上他门的顾客稍少一些,但两年之后也富起来。

那个专卖好药的商人,他的店铺大白天也像夜晚一样冷清,生意萧条,以致他有了早餐,没有夜食。

郁离子对此感叹道:“如今当官的人也像这样啊!从前楚国边境三县有三个县官,其中一个很廉洁但不得上司的欢心,当他离职的时候,连雇船的钱都没有,人们无不笑他,认为他是傻子,另一位有了机会就贪污,人们并不恨他,反而称赞他贤明能干。第三位无所不贪,用来巴结上司。他对待部属爪牙如儿子,对待富家大户像贵宾,没到三年就得荐举,提升到管理法制的官府上任,即使老百姓也称赞他好,这不也是很奇怪的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