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鱼病防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8:3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1 14:05

淡水白鲳鱼的疾病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腐皮病和白皮病的处理技术。首先,我们来了解腐皮病的病原和症状。这种疾病由细菌引起,病鱼皮肤发炎,严重时鳞片会脱落,肌肉出现腐烂,病鱼游动缓慢,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死亡。防治策略包括在鱼种转移时避免伤害,并使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全池消毒。


白皮病则由白皮假单细菌引发。初期症状为体表、背鳍、尾鳍和额部轻微发白,鳞片易脱落。病情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可能出现打转,游动明显变慢,甚至呈现倒挂状。该病的死亡率极高,3天内可达60%以上。防治措施包括操作时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同样使用1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此外,还可以采用12.5毫克/升的金霉素溶液或25毫克/升的土霉素溶液进行30分钟的病鱼浸浴。在越冬期间,控制水温在25~27℃,池水盐度维持在0.5‰~1‰,这对于预防白皮病也十分重要。




扩展资料

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省经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