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8: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回鹘文,又名回纥文,是古代维吾尔族使用的拼音文字,活跃于8至15世纪的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其文献主要在哈密、吐鲁番和甘肃地区被近代发现,如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和13世纪的《蒙鞑备录》都有记载。回鹘文的形成基于窣利文字母,具体起源年代尚无定论。10世纪后,尽管南部的回鹘人已改用阿拉伯字母,但回鹘文仍有使用,例如17世纪的《金光明经》回鹘文译本就证实了这一点。回鹘文字母有18至23个,其中部分代表元音和辅音,字母形式多样,包括词首、词中和词末。早期文献中有字母表示多个语音,后期通过点或圈进行区分。书写体分楷书和草书,楷书用于经典,草书则用于一般文书,书写方向起初由右至左,后改为从左至右。
元代,回鹘文字母被蒙古族采纳,发展成今天的蒙古文。满族在16世纪以后,也仿照蒙古文创造了满文。回鹘文文献丰富多样,包括宗教典籍(如佛教、摩尼教、景教)、医学著作、文学作品、公文、契约,甚至有《福乐智慧》等。这些文献在欧洲也有广泛的研究,如德国人J.克拉普罗特和匈牙利人H.万伯里的著作。19世纪末,人B.B.拉德洛夫翻译并出版了《福乐智慧》。20世纪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古发现大量回鹘文文献,如1930年袁复礼在发现的《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残本,以及近年来哈密县出土的《弥勒会见记》等。
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文字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或其他友好邻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