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9: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人们谈认中药的好处,首先想到的是中药无毒、副作用。有人认为中药没有毒性,可以多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药与西药相比,总的来说中药的毒性的确是小一些,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药没有毒性,更不能说多吃一些没有害处。实际上中药中有毒或毒性很大的药物也并非少数,如生附子、生川乌和生草乌、马前子、蝎子、斑蝥、蟾酥、朱砂、硫磺等。有相当一部分中药如半夏、附子、川乌,为了减少其毒性,使用前必须经过炮制处理。有些中药在常用剂量时无毒性作用,但服用剂量过大也会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如白果、杏仁服用过量后会出现发烧、呕吐、腹泻、惊厥、抽搐、四肢强直、瞳孔散大,脉弱而乱、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如不及时抢救,很容易发生死亡。也有很多成药注明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老年体弱者慎用等,所以说中药也不能乱用,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是药三分毒,在用量、炮制、配伍、辨证施治等方面掌握正确方法,方能够化险为夷。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用药可以提高对病症的疗效,不适当的用药则可能令患者受到药物毒副作用的损害。一些中药久煎可去毒。
专家的说法可以概括为四。
一是中药炮制可去毒或减毒。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晒干、烘焙、浸泡及各种煎制时间火候等等,不同制作方法会有不同的药性,同时也是为了降低毒性。52种促癌植物中的巴豆、了哥王;苦杏仁就都是如此。有关资料早就指出,只是巴豆油才是一种促癌剂,有入从中分离出了一种促癌成分。但实际使用巴豆时,是将巴豆反复去油后,烘干研成粉,制成巴豆霜供使用。苦杏仁的尖和皮含有氢氰酸有毒成分,入药的苦杏仁因此都是去皮去尖的。了哥王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煎时有久煎的特殊要求,需煮3~4小时以去毒,方能服用。
二是合理配伍组方可抑制毒性。配伍,是指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配伍合理,可增强药效,降低药物毒性,反之则降低药效甚至增大毒性。如半夏是毒的,但与甘草同用,就无毒。实验证明:甘草提取物对于诱变致癌物一苯并芘、萘胺,以及大黄、番泻叶的乙醇提取物的诱变性具有抑制作用。中药文献则认为,甘草调和诸药,具有解毒作用。因此中药方剂中80%以上含有甘草。
三是控制用量以避毒。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早在1979年就规定,现代中药材中的毒药应用有严格,其中生巴豆、生狼毒、生甘遂等都榜上有名。如生甘遂,每次的药量仅0.5~1.5克,蔓陀罗是0.3-0.6克。有毒的药,控制在一定的用量之内就不会出问题。而且,很多有毒之药目前都很少用了。如52种中的巴豆、甘遂、芜花、狼毒、蔓陀罗、红花大戟等,如今在医生所开的处方中已难觅踪迹。以毒攻毒促癌植物可治痛四是以毒攻毒。现代医学已用芥子气(氮芥)冶癌症,用砒霜治白血病,这都已不是新闻。但现有的资料也说明,所有抗痛药物对多种实验动物都有致畸和基因诱变作用。如砒石可以治癌,但长期使用,其砷类化合物可能会致皮肤癌、支气管癌、肺癌等。
药物会否致癌,还取决于动物遗传倾向,给药方式、剂量、伴发的病变、肌体的营养;有否促癌物质的跟进,等等,并非一接触就会得癌症,这些因素与药物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由医生来把握。治疗时会尽可能发挥药物有益的一面,抑制其毒性的一面。就像自然环境中从来都存在着各种致癌因素,但并非人人生癌一样,不必谈虎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