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22: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9:09
一、基本概念
首先是受精。受精是精子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妊娠为胚胎和胎儿在宫腔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胎盘自母体娩出,是妊娠的结束。妊娠期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孕卵在宫腔内着床,胎盘及胎儿生长发育成熟排出体外之前的时间。整个妊娠期约有280天,又称40个孕周,可分为3个时期: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
早孕期是指停经至怀孕12周+6天,中孕期是指妊娠13周至妊娠27周+6天,孕晚期是妊娠28周后。
二、妊娠期局部变化
(一)外阴、阴道的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包括外阴、阴道的变化。第一,外阴伸展性增强,局部充血,皮肤增厚,大小阴唇色素沉着,大阴唇的血管增多,以及结缔组织变松软。第二,阴道伸展性增强,阴道黏膜着色增厚,皱褶增多,结缔组织变松软。第三,阴道的防御功能增强。
阴道的脱落细胞增多,分泌物呈糊状。阴道的酸碱度也发生改变。由于受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元聚集,经过乳酸杆菌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的酸碱度增强,有利于防止细菌感染。
(二)子宫的变化
首先是停经,子宫逐渐地增大、变软,孕12周时,子宫增大超出了盆腔。孕晚期由于盆腔左侧有乙状结肠,子宫多有不同程度的右旋。第二是宫腔容积增大,由非孕期的10ml增大到足月妊娠1500ml。子宫颊部也被拉长变薄,孕12周开始逐渐拉长,由非孕期的1cm到足月的7-10cm。子宫颈血管增多,水肿呈紫蓝色改变,颈管的腺体分泌物增多形成粘液拴,防止细菌的侵入。
(三)卵巢的变化
卵巢停止排卵,体积略微增大,妊娠10周前由黄体产生雌孕激素维持妊娠,10周后黄体功能由胎盘取代。
(四)乳房的变化
早孕期乳房明显的增大、充血,乳头有着色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形成萌式结节,胎盘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管的发育,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垂体生成素、胎盘生成素等都参与乳腺发育完善,为哺乳做好准备。晚孕期乳房会有淡黄色的稀薄的初乳流出。此时应注意乳房的护理,避免过度的刺激乳头,以免引起宫缩。
三、妊娠期的全身变化
(一)循环系统的变化
1、妊娠期心脏的变化
心脏位置发生了改变,由于膈肌升高,使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脏容量的增加,从早孕期到妊娠的末期约增加10左右,同时血流量和血流的速度也增加,孕晚期心率一般每分钟可以增加10-15次。
心排出量和血容量的增加。首先心排出量的增加是从怀孕10周开始到怀孕32周、34周之间达到高峰,高峰一直维持到分娩,临产后,特别是在第二产程,心排出量又有明显的增加。血容量的增加从妊娠6周开始,孕32周到34周达到高峰,血容量的增加是1500ml,约增加35,其中血浆增加1000ml,红细胞增加500ml,使妊娠期极易出现生理性的贫血。
2、静脉压的改变
妊娠使盆腔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子宫右旋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易发生下肢及会阴静脉曲张、痔疮。长时间仰卧位时,还可以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使血压下降,称为仰卧综合征,也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3、血液成分的改变
首先是红细胞的改变,妊娠期骨髓不断地产生红细胞,红细胞轻度增多,但较血容量的增加比较少。由于血液稀释,孕期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为了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母体各个器官生理变化和适应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到了孕中晚期,应该注意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的摄入。第二是凝血因素的改变。
凝血因子均增加,血小板无明显的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血浆蛋白的变化,妊娠期主要是清蛋白减少,由于血液稀释,自早孕开始降低,到了中孕,血浆蛋白约为60-65g/L,一直维持到分娩。
(二)泌尿系统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率均有所增加,妊娠期由于代谢产物增加,加大了母体的肾脏负担,肾血流量比非孕期要增加35,肾小球的滤过率比非孕期增加50。由于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受体位的影响,仰卧位时尿量增加,所以在孕期的夜尿有所增加。
早孕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孕妇常常出现尿频,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增大超出了盆腔,一般在孕12周时,上述症状会消失。到了孕晚期,由于胎先露下降入盆,孕妇再次可以出现尿频、尿液外溢的现象,主要是胎先露再次压迫膀胱造成。由于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和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不能相应地增加,约有15的孕妇出现尿糖,应该与妊娠期的糖尿病相鉴别。
妊娠期受孕激素的影响,泌尿系统的平滑肌张力降低,孕中期肾盂、输尿管轻度扩张,可以出现尿液逆流的现象,孕妇容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
(三)呼吸系统的改变
早孕期胸廓加宽加大,横膈上升,呼吸时横膈活动的幅度也会增加。孕中期肺的通气量增加大于耗氧量,有利于提供为孕妇和胎儿氧。孕晚期孕妇是以胸式呼吸为主,气体交换保持不减。由于膈肌上升,孕妇呼吸较深,平卧后有呼吸困难,应该选择侧卧位或者是垫高头部,以缓解症状。
(四)消化系统的改变
早孕期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一般在孕12周消失。孕中晚期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消化道的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少和减弱,胃排空的时间延长,孕妇常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感,由于膈肌上升,胃部受压,幽门的扩张肌松驰,胃内的容物也会反流到食管的下部,引起胃的烧灼感;肠蠕动减弱,出现便秘。
(五)妊娠期的其他变化
1、体重的变化
孕期的体重增长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子宫、乳房、血液、组织液,以及脂肪的堆积,最理想的孕期平均增长是12.5公斤。
2、矿物质的需求量增加
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在孕期应当注意矿物质的补充。
3、皮肤的改变
孕激素增多的影响,使黑色素增多,皮肤出现色素沉着,以及妊娠斑。
四、小结
整个妊娠期是280天,即40个孕周,母体的各个系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功能的调节,是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分娩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为了适应这些生理变化,应当做好孕期的营养管理,以确保母婴健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9:14
一、基本概念
首先是受精。受精是精子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妊娠为胚胎和胎儿在宫腔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胎盘自母体娩出,是妊娠的结束。妊娠期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孕卵在宫腔内着床,胎盘及胎儿生长发育成熟排出体外之前的时间。整个妊娠期约有280天,又称40个孕周,可分为3个时期: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
早孕期是指停经至怀孕12周+6天,中孕期是指妊娠13周至妊娠27周+6天,孕晚期是妊娠28周后。
二、妊娠期局部变化
(一)外阴、阴道的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包括外阴、阴道的变化。第一,外阴伸展性增强,局部充血,皮肤增厚,大小阴唇色素沉着,大阴唇的血管增多,以及结缔组织变松软。第二,阴道伸展性增强,阴道黏膜着色增厚,皱褶增多,结缔组织变松软。第三,阴道的防御功能增强。
阴道的脱落细胞增多,分泌物呈糊状。阴道的酸碱度也发生改变。由于受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元聚集,经过乳酸杆菌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的酸碱度增强,有利于防止细菌感染。
(二)子宫的变化
首先是停经,子宫逐渐地增大、变软,孕12周时,子宫增大超出了盆腔。孕晚期由于盆腔左侧有乙状结肠,子宫多有不同程度的右旋。第二是宫腔容积增大,由非孕期的10ml增大到足月妊娠1500ml。子宫颊部也被拉长变薄,孕12周开始逐渐拉长,由非孕期的1cm到足月的7-10cm。子宫颈血管增多,水肿呈紫蓝色改变,颈管的腺体分泌物增多形成粘液拴,防止细菌的侵入。
(三)卵巢的变化
卵巢停止排卵,体积略微增大,妊娠10周前由黄体产生雌孕激素维持妊娠,10周后黄体功能由胎盘取代。
(四)乳房的变化
早孕期乳房明显的增大、充血,乳头有着色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形成萌式结节,胎盘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管的发育,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垂体生成素、胎盘生成素等都参与乳腺发育完善,为哺乳做好准备。晚孕期乳房会有淡黄色的稀薄的初乳流出。此时应注意乳房的护理,避免过度的刺激乳头,以免引起宫缩。
三、妊娠期的全身变化
(一)循环系统的变化
1、妊娠期心脏的变化
心脏位置发生了改变,由于膈肌升高,使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脏容量的增加,从早孕期到妊娠的末期约增加10左右,同时血流量和血流的速度也增加,孕晚期心率一般每分钟可以增加10-15次。
心排出量和血容量的增加。首先心排出量的增加是从怀孕10周开始到怀孕32周、34周之间达到高峰,高峰一直维持到分娩,临产后,特别是在第二产程,心排出量又有明显的增加。血容量的增加从妊娠6周开始,孕32周到34周达到高峰,血容量的增加是1500ml,约增加35,其中血浆增加1000ml,红细胞增加500ml,使妊娠期极易出现生理性的贫血。
2、静脉压的改变
妊娠使盆腔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子宫右旋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易发生下肢及会阴静脉曲张、痔疮。长时间仰卧位时,还可以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使血压下降,称为仰卧综合征,也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3、血液成分的改变
首先是红细胞的改变,妊娠期骨髓不断地产生红细胞,红细胞轻度增多,但较血容量的增加比较少。由于血液稀释,孕期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为了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母体各个器官生理变化和适应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到了孕中晚期,应该注意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的摄入。第二是凝血因素的改变。
凝血因子均增加,血小板无明显的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血浆蛋白的变化,妊娠期主要是清蛋白减少,由于血液稀释,自早孕开始降低,到了中孕,血浆蛋白约为60-65g/L,一直维持到分娩。
(二)泌尿系统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率均有所增加,妊娠期由于代谢产物增加,加大了母体的肾脏负担,肾血流量比非孕期要增加35,肾小球的滤过率比非孕期增加50。由于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受体位的影响,仰卧位时尿量增加,所以在孕期的夜尿有所增加。
早孕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孕妇常常出现尿频,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增大超出了盆腔,一般在孕12周时,上述症状会消失。到了孕晚期,由于胎先露下降入盆,孕妇再次可以出现尿频、尿液外溢的现象,主要是胎先露再次压迫膀胱造成。由于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和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不能相应地增加,约有15的孕妇出现尿糖,应该与妊娠期的糖尿病相鉴别。
妊娠期受孕激素的影响,泌尿系统的平滑肌张力降低,孕中期肾盂、输尿管轻度扩张,可以出现尿液逆流的现象,孕妇容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
(三)呼吸系统的改变
早孕期胸廓加宽加大,横膈上升,呼吸时横膈活动的幅度也会增加。孕中期肺的通气量增加大于耗氧量,有利于提供为孕妇和胎儿氧。孕晚期孕妇是以胸式呼吸为主,气体交换保持不减。由于膈肌上升,孕妇呼吸较深,平卧后有呼吸困难,应该选择侧卧位或者是垫高头部,以缓解症状。
(四)消化系统的改变
早孕期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一般在孕12周消失。孕中晚期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消化道的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少和减弱,胃排空的时间延长,孕妇常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感,由于膈肌上升,胃部受压,幽门的扩张肌松驰,胃内的容物也会反流到食管的下部,引起胃的烧灼感;肠蠕动减弱,出现便秘。
(五)妊娠期的其他变化
1、体重的变化
孕期的体重增长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子宫、乳房、血液、组织液,以及脂肪的堆积,最理想的孕期平均增长是12.5公斤。
2、矿物质的需求量增加
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在孕期应当注意矿物质的补充。
3、皮肤的改变
孕激素增多的影响,使黑色素增多,皮肤出现色素沉着,以及妊娠斑。
四、小结
整个妊娠期是280天,即40个孕周,母体的各个系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功能的调节,是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分娩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为了适应这些生理变化,应当做好孕期的营养管理,以确保母婴健康。